徐飛 王明剛 鐘曉紅
[摘要]目的:尋找一種簡單有效的修復紅唇口哨畸形的方法。方法:采用紅唇缺損中央兩側對偶三角瓣易位轉移修復口哨畸形,設計時盡量在紅唇濕區設計切口。結果:6例輕中度紅唇口哨畸形經過上述方法手術后,缺損得以修復,紅唇豐滿,外形滿意,切口瘢痕不顯。結論:對偶三角瓣易位成形術是糾正輕中度紅唇口哨畸形的理想方法。
[關鍵詞]對偶三角瓣;口哨畸形;修復
[中圖分類號]R7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6-0930-02
唇位于面部中心區域,其具有獨特的色澤、外形和生理功能,任何細小畸形都引人注目[1]。紅唇中央區部分組織缺損是臨床常見畸形之一[2],最常見于唇裂術后。不僅影響美觀與功能,亦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可導致自卑及其他心理問題。目前,修復口哨畸形的方法有很多,但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筆者應用缺損中央兩側的對偶三角瓣易位轉移修復口哨畸形,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所有病例均為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應用缺損中央兩側的對偶三角瓣易位轉移修復輕中度紅唇口哨畸形的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齡11~36歲,平均24歲。面部萎縮致紅唇凹陷畸形1例。余5例均為唇裂術后繼發紅唇凹陷畸形。臨床表現為唇珠缺失,紅唇缺損,呈口哨畸形,兩側紅唇對稱或不對稱,但厚度基本正常。
1.2手術方法:手術采用局部麻醉,用美藍設計缺損中線(bd)兩側對偶三角瓣,畫出切口線(ab、bd、cd),11號尖刀片切開唇粘膜達口輪匝肌平面,銳性分離形成對偶三角瓣(三角瓣ab''''d及三角瓣cd''''b),兩瓣交錯易位,用5-0絲線將b''''點縫合于c點,d''''點縫合于a點,余切口間斷縫合。切口處涂以金霉素藥膏,暴露護理,術后7天拆線(如圖1)。
2結果
本組患者6例,切口全部Ⅰ期愈合,缺損得以修復,紅唇豐滿,唇珠隆起。術后隨訪3~6個月,所有患者上唇動態及靜態畸形較術前均明顯改善,紅唇外形滿意,切口瘢痕不明顯。
典型病例:某女,23歲,因左面部、左鼻翼先天性發育不良伴紅唇中度口哨畸形入院。查體:左側面頰、左鼻翼皮膚軟組織萎縮,上唇中央偏左,紅唇組織缺損,呈中度口哨畸形。在局麻下行雙側對偶三角瓣易位轉移修復術,術后隨訪6個月,缺損矯形滿意,瘢痕不明顯(如圖2~3)。
4討論
口哨畸形是整形外科常見畸形之一。此類畸形表現為唇珠缺失或唇珠過小,外形不清,中央唇部閉合時上下閉合不全,呈“吹口哨”樣。口哨唇畸形常繼發于雙側或單側唇裂一期修補時,手術醫師對術式的選擇不當、切口感染或操作失誤,其嚴重程度與術者選擇的術式及醫師對該方法操作技巧的熟練程序密切相關[3]。此外,上唇外傷、唇部自身先天性發育不良及面癱均可致紅唇凹陷畸形。有學者[4]依據上頜前門齒牙冠及相應牙齦暴露的程度將口哨畸形分為Ⅳ級。Ⅰ級:牙冠顯露1/2;Ⅱ級:牙冠全顯露或牙冠全顯露伴顯露近中縱行牙冠1/2~2/3;Ⅲ級:牙冠全顯露和相應牙齦顯露1/2或牙冠全顯露伴相應牙齦顯露1/2及牙冠顯露2/3以上;Ⅳ級:牙冠及相應牙齦全顯露伴近中牙冠縱顯露2/3以上。
修復口哨畸形的手術方法有很多,其修復標準是外形豐滿,膚色協調,且不妨礙正常的張口閉口功能[5]。經典的修復方式(Brown法或Barsky法)需在原瘢痕處做切口,重新行一次唇裂修復術,從而使得口哨畸形得以修復。但手術操作復雜,損傷大,恢復時間長。阿貝氏瓣[6]在較嚴重的口哨畸形的修復中有著較好的手術效果,但該法需行兩次手術,間隔需要10余天,期間患者不能張口,影響患者生活,且在下唇部增加了額外的手術切口。Oyama等[7]設計的下唇動脈軸形粘膜瓣修復上唇唇珠缺損,可以一次完成手術,且下唇皮膚無瘢痕,但僅報道了兩例患者,還需進一步驗證。雙側唇復合組織瓣推進法修復紅唇缺損效果滿意,但應用受限于缺損所在的部位,對于明顯偏至一側的上唇缺損,近口角側可供滑行移動的正常組織較少,需利用大量近唇珠側組織向缺損區移動,易造成唇珠偏斜移位、缺損側過緊、兩側不對稱。Antonio[8]等使用缺損兩側縱行摳輪匝肌瓣交叉插入缺損兩側唇粘膜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但該法不僅破壞了口輪匝肌的連續性,且需在白唇部做切口,遺留瘢痕,影響美觀。Waterhouse采用游離真皮復合組織填充填[9-10];游離真皮復合組織不易存活且往往需要二次手術修整。有學者[11]報道,采用自體顆粒脂肪移植修復紅唇缺損, 但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
筆者利用對偶三角瓣易位成形術,與既往方法比較,該法操作簡單實用,有著以下優點:①應用范圍廣:該法適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口哨畸形,尤其適用于輕中度口哨畸形,且不受紅唇缺損部位限制;②操作簡單,損傷小:該法一次手術即可完成,且所有操作均在缺損區兩側,無需解剖血管,對組織損傷小;③術后護理簡單,術后恢復期短,對患者生活影響較小;④術后不遺留瘢痕:切口設計于隱蔽的紅唇濕唇,術后瘢痕全隱蔽于紅唇濕唇粘膜;⑤該法采用同類組織修復缺損,術后唇色澤、外形及質地均一致。
應用對偶三角瓣易位成形術時應注意如下問題:①該術式僅適用于輕中度凹陷畸形,對于嚴重凹陷畸形,由于缺損組織較多,需應用其他方法修復;②根據缺損組織的多少,靈活設計對偶三角瓣的大小及角度;③術中應考慮到局部麻醉致上唇腫脹,術后消腫等情況,需要適度矯枉過正。
[參考文獻]
[1]Vega,JB M,Oziel M,et al.A new design of a crosslip vermilion flap[J].Ann Plast,1996,36(2):197-200.
[2]李光早,張 莉,徐 靜,等.改良Matsuo''''s法矯正口哨唇畸形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8):1138-1140.
[3]Martin TJ,Zhang Y,Rhee JS.Options for upper lip reconstruction:asurvey-based analysis[J].Dermatol Surg,2008,34(12):l652-1658.
[4]翦新春,雷榮昌,尹 乒,等.雙側唇裂或唇腭裂修復后口哨畸形的分級與修復[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5,21(4):261-263.
[5]王琪影,王喜梅,劉林嶓,等.局部皮瓣在唇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3):365-367.
[6]Millard DR.Abbe flap in mucosal pedicle[J].Ann Plast Surg,1979,3(6):544-548.
[7]Oyama T,Yoshimura Y,Onoda M,et a1.One-stage vermilion switchflap procedure for the correction of thin lips 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cleft lips[J].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10,63(3):e248-252.
[8]Antonio GA,Assuncao,Lidia MF,RicardoL Mondelli,et al.Bilateral cleft lip and whistling deformity:The X flap procedure for its correction[J].Plast Reconstr Surg,2006,117(6):1986-1991.
[9]Patcl IA,Hal IPN.Free dmils-fat graft to correct the whistle deformity inpatients with cleft lip[J].Br J Plast Surge,2004,57:160-164.
[10]Waterhouse N.The correction of secondary cleft lip deformities using dermafat grafts[J].Br J Plasl Surg,2004,57:592.
[11]高 慧,陳 湖,李 燕,等.自體顆粒脂肪移植修復唇裂術后紅唇缺損[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12):1879.
[收稿日期]2012-02-09[修回日期]2012-03-21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