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韶明
30歲的好友很認真地談了一次戀愛,結果無疾而終。她說自己在男友面前真的很努力,說話做事都很小心翼翼。怕男友不高興,她每做一件事每說一句話都要尋思半天;每次約會回來,還要回放一下細節,看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妥的地方,以便下次改進。
后來,她給我念短信。他們認識3個月,發有上千條短信。她是挑著念的,內容無非是些去哪里約會、出差為什么不打電話之類的瑣事,她均稱之為可能分手的線索,要逐一排查。那股認真勁兒,就像要解數學題一樣,而且有解不出來誓不罷休的架勢。
這時我想起高中時的一個好朋友,學習特別勤奮。在我仍處于叛逆躁動期的時候,她下決心要考上名牌大學,以她的實力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說起她的刻苦,誰都會汗顏:早上你來,她低頭學習;下課你出去,她沒離開過凳子;等你背著書包走了,她依然保持著同樣的姿勢。
模擬考的時候,她的潛力在目標的刺激下越來越瘋狂,把我們遠遠地甩在了后面。令人奇怪的是,到了高考,她居然連二本都沒過。第二年高考,她還是最后時刻的落榜生。如同一顆眾望所歸的果子,平時長得最鮮艷,卻總在最后一刻夭折。
不得不說,她們都很認真,甚至太認真了??墒呛芏嗍虑椋皇窃秸J真就越能成功的。比如戀愛、學習以及許許多多的事情。當你對某一件事情過于用力或意念過于集中的時候,反而容易把事情搞砸。
有沒有類似的感受:平時傳球、接球水到渠成,可到了真正比賽的時候卻總是容易出這樣那樣的紕漏;約會的時候,如果見的是一個你不感興趣的人,通常你會侃侃而談,可見到你喜歡的人的時候,你反倒會感到不自在……
我們都知道,在給小小的縫衣針穿線的時候,你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線越不容易穿過去;反而是抬頭換一個眼神后,就能輕輕松松地把線穿過去了。做事也一樣,當你心無旁騖、目不轉睛的時候,那些平素可以輕松完成的事情就像故意跟你作對一樣,在你面前玩這樣那樣的鬼把戲,讓你恨得咬牙切齒??墒?,當你決定放棄的時候,事情的發展又突然會柳暗花明,這就是“穿針心理”。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目的顫抖”。
“目的顫抖”這四個字很形象。你小心翼翼地端著一個杯子,杯里盛著信心滿滿的目標,可是當你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那兒的時候,目標不會變得很強大,反而會變得很脆弱。脆弱到你的手一抖,目標就粉身碎骨了。其實,它本可以安然地呆在某個角落,等待時機成熟的時候瓜熟蒂落。
不止一位演員說過,之所以走上演藝之路,純粹是陪朋友考試,結果誤打誤撞進了演藝圈;也見過不少取得成功的人,他們不過是低頭做事而已,根本沒想過什么遠大的前途。
其實我的好友本可以安然地享受她的戀愛,而不是見男朋友像見老板一樣,把自己弄得畏首畏尾。結果也沒那么可怕,就算這次失敗了,以后總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我的中學同學本可以把目標暫時擱置一下,考試就是考試,它跟美好未來是不能完全劃等號的。把所有希望都拴在一場考試上,考試本身就已經變得不堪重負。
所以,別讓目的占據你全部的內心。一個人不能沒有目的,它是引領你前行的探照燈,借著它你可以看得更遠;但是,如果把目的綁在自己身上,它只會變成一個沙袋,把你壓得喘不過氣來。
人的很多壓力都是自己主動附加在身上的,因為對某種事物太在乎、太看重了,才會把自己弄得很沉重、很緊張。人一緊張,就會出現心跳加速、焦慮、精力分散等不良反應,這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會使才能無法正常發揮,最終導致失敗的結果。
不妨把目的放遠一點。你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過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結果。當你覺得自己一直處在過程中的時候,可能某天就會與目標不期而遇。
或者把自己放遠一點。所有的一切都是歷史,包括你正在經歷的。當你覺得一直在經歷歷史的時候,目標已經被你不知不覺地跨了過去。
盡量用平常心去做事,做到盡心盡力就可以了,不要太去關注事情的結果是什么。當你忘掉結果的時候,才容易進入最佳狀態。
你還在揣著目標四處碰壁嗎?放下吧,這樣自己才可以輕裝上路。
關節點:目的顫抖
當你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那兒的時候,目標不會變得很強大,反而會變得很脆弱。脆弱到你的手一抖,目標就粉身碎骨了。
一個人不能沒有目的,它是引領你前行的探照燈,借著它你可以看得更遠;但是,如果把目的綁在自己身上,它只會變成一個沙袋,把你壓得喘不過氣來。
當你忘掉結果的時候,才容易進入最佳狀態。
(以上內容摘自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生活中的心理學》,未完待續。)
(編輯:北北shinvan9803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