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務院辦公廳近日下發《關于完善省級以下郵政監管體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在27個省(區、市)按照市(地)行政區劃設置332個市(地)郵政管理局,在4個直轄市和海南省(除海口市、三亞市)跨區域設置25個郵政監管派出機構。
回顧我國郵政監管發展歷程發現,2005年,我國實施郵政體制改革,開始實行政企分離,在剝離企業職能、資產和人員的基礎上重組國家郵政局,并設立由其垂直管理的31個省(區、市)郵政管理局,履行行業管理和市場監管等職責。2009年,修訂的郵政法首次將快遞業務納入市場監管,并明確和強化了郵政部門的監管職責。
但面對當下新的形勢和要求,省級以下郵政監管缺乏組織保障的問題日益突出,現行郵政監管體制難以適應實際工作需求,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此次國務院決定設立地市一級郵政管理局,這是郵政體制改革的一件大事,將為新時期郵政業,尤其是快遞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通知》要求,在市(地)一級設立郵政管理局,機構的規格比照同級政府部門管理機構確定。其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郵政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郵政服務標準,研究擬訂本地區郵政發展規劃,監督管理本地區郵政市場以及郵政普遍服務和機要通信等特殊服務的實施,負責行業安全生產監管、統計等工作,保障郵政通信與信息安全,承辦上級郵政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通知》指出,在各地設置市(地)一級郵政管理局,縣一級原則上不單獨設置郵政監管機構,一些業務集中、情況特殊的地方,可依托縣級交通運輸部門承擔有關監管工作,或由上級郵政管理部門設置派出機構履行監管職責,具體形式由上級郵政管理部門與地方政府協商確定。將郵政管理體制由目前的中央垂直管理調整為中央和地方雙重管理、以中央為主,省(區、市)及市(地)郵政管理局由上級郵政管理部門與所在地人民政府雙重管理,郵政業務、機構編制、干部、財務等以上級郵政管理部門管理為主,主要負責人兼任同級交通運輸部門副職領導。
《通知》還要求,地方政府將郵政設施的布局和建設納入本地城鄉規劃,對郵政普遍服務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統籌協調和指導郵政管理部門與相關方面的工作,將郵政管理相關工作納入地方政府工作考核體系。地方交通運輸部門要根據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協助做好郵政管理相關工作,統籌協調本地郵政行業規劃與交通運輸規劃的銜接,促進郵政與交通運輸資源的整合。整體實施工作要在2012年年底前完成。
(孫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