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荒的自然王國里,老鷹當是禽類和小動物的霸主了。一般說來,弱小的動物在它的面前只能俯首待斃,成為它口中餐腹中食了。然而,弱小動物也是不甘心失敗和滅亡的。它們為了生存,本能地和老鷹抗衡、爭斗。老鷹也不是常勝將軍,敗在獵物下的記錄也是屢見不鮮的。筆者耳聞目睹了老鷹和它的獵物們大戰的場面,覺得實在耐人尋味。
燕子戲鷹
一天中午,我和家人正在吃午飯。突然,有人喊:“老鷹叼小雞嘍!”我忙放下碗筷,出門觀瞧。可不,一只老鷹正緩慢地從西北方向飛來,它的爪下一團毛絨絨的東西在撲打掙扎,同時傳來“咕——咕——”的尖叫聲。人們一時失措,有的大喊大叫,有的敲擊銅盆、銅鑼恐嚇老鷹,但都無濟于事。老鷹好像久經沙場似的,對這種陣勢已習以為常,不以為然了。這時,天空中聚滿了燕子,足有二三十只,唧唧喳喳,把老鷹團團圍住。有的啄老鷹的頭,有的銜老鷹的膀,有的上下翻飛,阻止老鷹前行;有的左右橫飛,干擾老鷹的視野。老鷹左突右沖,怎么也沖不出重圍,突不破燕陣,人們也被這少見的場面驚呆了。好事者又紛紛敲擊銅盆、銅鑼來,為燕子吶喊助威。終于,老鷹經不住燕子的攻擊,放開爪下的獵物,狼狽逃掉了。墜在地上的小雞嚇得破了膽兒,撲打著翅膀,一溜兒煙地鉆進雞窩,再也不敢出來了。而空中的燕子們,仍在上下翻飛,叫得更歡了。那相互祝賀、歡慶勝利的場面實在感人。連老人們都說,燕子集會救小雞,長這么大頭一次看見。
兔子蹬鷹
兔子是老鷹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老鷹逮兔子,像玩兒似的,隨心所欲。可那都是些沒有見過世面的稚兔,才成為它爪下的犧牲品。若碰見狡猾的老野兔,就不那么輕而易舉了。
我伯父是老獵手,目睹過鷹兔大戰的場面。那是只母野兔,領著四只小兔在山邊草中嬉戲。突然,空中一個黑影箭一樣地扎下來,母野兔耳朵尖,沒等老鷹扎到地面,便領著小兔奔跑起來。老鷹在空中緊緊追趕。實在逃不脫了,母野兔就領著四只小兔索性停住了。坐以待斃嗎?伯父想,老鷹俯沖下來,要啄母野兔的眼睛。只見母野兔在地上打個滾兒,背靠地,腹朝天,四爪緊縮,縮成一個毛絨團兒。就在老鷹伸出利爪的一剎那,奇跡出現了:母野兔猛地彈出兩條長長的后肢,像彈棉球似的,把老鷹蹬出一米多遠,蹬掉老鷹的一些羽毛。這招兒真夠厲害的,老鷹吃了大虧,可它不甘心,又俯沖下來,這回母野兔沒像上次那樣仰臥,而是前爪平伸,后肢緊縮,伏在地上一動不動。老鷹撲下來的一瞬間,母野兔嗖地往前一躥,又猛地揚起后肢,像馬蹄子似的,后肢重重地踢在老鷹的頭上。可能是用力過猛,母野兔的身子倒立起來。緊接著,一個漂亮的后滾翻,又恢復原態,動作是那么連貫輕松,又是那么老練,老鷹被蹬暈了,仰翻在地上,折騰了半天,才扇動起沉重的翅膀,搖搖擺擺地逃命去了。母野兔像凱旋的將軍似的,搖搖大耳朵,抖抖身上的塵土,目送著老鷹歸去,又領著四只小兔嬉戲起來。伯父打了一輩子獵,沒見過這種場面,這回算開眼了。他不忍心讓這只母野兔和它的子女再死在槍口下,背起獵槍,兩手空空地回到家里。我們問其根源,伯父才說了他的見聞。全家人聽了,也頗感新奇,都說伯父這樣做對。
花蛇墜鷹
五年前的一天,去鄉下的弟弟拾回來一只好大的鷹,有十多斤重。全家皆大驚:你咋逮的?弟弟一笑:“它掉到我眼前的!”“別聽他的,又瞎吹了!”弟媳瞥他一眼,不愿聽。“真的,你聽我說。”弟弟一本正經地講述起來。“我剛爬上一個山坡,老遠就見一只鷹在道上撲騰。我加快腳步,跑到跟前一看,是老鷹和‘野雞脖子(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蛇)打架。我覺得稀奇,蛇怕老鷹,誰都知道。老鷹吃蛇,就像吃面條似的,哪有敢和它斗的?別看它只有八尺長,半個身子都立起來了,挺著尖腦袋,噴著紅舌頭,等著老鷹往前撲。老鷹并不急于撲它,而是用巨大的膀子來回撲打著,專掃‘野雞脖子的頭。‘野雞脖子也不示弱,不管鷹怎樣撲打它的頭,就像根棍子似的,一掃一搖晃。老鷹不耐煩了,伸出爪抓住‘野雞脖子,就像甩鞭子似的,把它重重地甩在地上,翻白了,不動了。我想完了,‘野雞脖子也斗不過老鷹嘍!就在老鷹準備吃它時,‘野雞脖子突然揚起頭,一打挺,把老鷹的爪子纏住了。原來它是裝死!老鷹一驚,扇動著翅膀沖向天空。可只一會兒就重重地摔在我的眼前。我一瞅,‘野雞脖子還纏繞著老鷹不撒口呢,便拾根樹枝條兒,猛抽幾下,把它抽死了,老鷹被我拾回來了,誰能相信鷹能被蛇咬死?不可思議吧?”弟弟說完,感慨一番,全家人也似信非信。可擺在眼前的,畢竟是只被蛇咬死的老鷹!
黑魚拽鷹
離我家三十里遠有個黑魚泡,遠近聞名。老人傳說,泡里的黑魚成了精,能騰云駕霧,越到下雨天叫得越歡。黑魚能成精?我卻不信,下雨天聽到一種像牛叫的聲音,倒是真的。可誰知是不是黑魚叫的呢?黑魚泡里的魚多得很,除了黑魚,還有鯰魚、鯽魚和柳根子魚。每逢星期天或節假日,我必帶著鉤竿在這里坐上一天半天的,每次都滿載而歸。十年前的一天,我正坐在泡子邊垂釣,一只老鷹嗖地從我的頭上掠過,把我嚇了一跳。驚魂未定,只見老鷹向泡子中間沖去。呀,泡子中間有個黑色的東西在掀浪,是大黑魚吧?我正想著,老鷹已接近水面,伸出兩只利爪,猛地往水中叨去,可能是叨住黑魚了,要不它怎么光撲棱膀兒,飛不起來呢?也沒看見魚,只見泡子中間水花直翻。眨眼的工夫,老鷹的身子已墜入水里一半兒了,兩只膀子使勁兒地撲打著水面,就是掙不出去。過了一會兒,老鷹的膀子梢也不見了,光見水面上翻浪花。又過了一會兒,水面上的浪花也沒有了,只有幾根羽毛飄著。我看傻了,顧不得釣魚了,直勾勾地瞧著泡子中間那片水面。剛才還是水翻浪卷的,現在卻風平浪靜了,靜得像沒發生什么事情一樣。我想,老鷹一定是讓黑魚的家族們會餐掉了。它們是有意挑逗老鷹上圈套兒,還是無意中想換口味呢?不管怎么說,黑魚能嘗到天上的野味兒,也夠有福氣的了。那次回去,我把親眼見黑魚拽鷹的經過向朋友們講了,有的信,有的不信。唉,信不信由你們,反正我想告訴你這是真的。
作者簡介:劉國林,1950年出生,中國作家協會黑龍江分會會員。1978年以來,創作地域散文六百多篇,先后在《人民日報》、《青年文學》、《散文》、《兒童文學》、《萌芽》、《少年文藝》、《北方文學》、《北大荒文學》、《青海湖》、《雪蓮》、《四川文學》、《作品》、《青春》、《山西文學》、《廈門文學》、《黃河文學》等報刊發表散文作品近三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