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對海淀而言,既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更是一個迎接挑戰的現實考驗。海淀區將舉區域之力,聚萬眾之智,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攻堅戰。
2012年6月1日,海淀區召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動員大會,標志著海淀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正式啟動。
大會部署了創建全國文明區的各項任務,凝聚了共識,號召全區廣大人民群眾為創建工作加油鼓勁,提振信心。中央文明辦協調組組長涂更新,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首都文明辦主任陳冬,區四套班子領導隋振江、孫文鍇、彭興業等,以及區文明委駐區單位領導出席了會議。區屬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駐區部隊、高校志愿者代表,以及公共文明引導員代表參加會議。
全國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區,是城市和城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在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黨的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成效突出,能夠在全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綜合性的榮譽稱號。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對海淀而言,既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更是一個迎接挑戰的現實考驗。海淀區將舉區域之力,聚萬眾之智,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攻堅戰。
從首都文明城區
到全國文明城區
近年來,海淀區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2011年,海淀區大力開展創建首都文明區工作,通過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創建活動,令“人人都是海淀形象,個個都是文明力量”的觀念深入人心,人人知禮、懂禮、明禮、講禮、行禮的良好風尚進一步形成,精神文明建設得到顯著加強。
2011年,海淀區第二次榮膺“首都文明區”稱號,并獲得中央文明辦提名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資格”獎項。為推進海淀區在更高層次上又好又快發展,2012年,海淀區委、區政府決定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海淀區將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為契機,充分發揮駐區中央單位、市屬單位、駐區高校、駐區部隊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拓寬工作領域,整合各方力量,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區與踐行“北京精神”結合起來,把文明創建工作與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結合起來。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動員大會上,海淀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區文明委主任孫文鍇部署了未來三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
2012年為啟動之年,將總結創建首都文明區工作經驗,研究創建工作形勢和現狀,完善創建工作機制,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確定創建工作任務和措施,制定創建工作規劃,形成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行動方案。
2013年為深化之年,將完善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機制,結合區情特點,把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與改善民生,城鄉協調發展,優化發展環境,完善社會動員機制和監督機制,提升區域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城市管理,不斷提升海淀區公共文明指數,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
2014年為迎檢之年,海淀區將建立和完善迎檢工作機制,豐富創建工作內涵,提煉特色和亮點,展示創建成果,定期開展自評自查,做好成效鞏固與查漏補缺工作,營造迎檢氛圍,全面落實迎檢事宜;2015年,中央文明辦評選結果公布后,海淀區將召開全區大會,對創建工作進行全面總結表彰。
通過“三步走”,海淀區將重點完成“四個著力提升”的創建任務:著力提升管理文明,著力提升公共文明,著力提升文化文明,著力提升生態文明。
按照《海淀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2012年工作計劃》,今年,海淀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將緊緊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大力實施“九項工程”,分別為:宣傳輿論傳播工程、文明素質提升工程、未成年人領航工程、文化建設繁榮工程、城鄉環境優化工程、城市管理提升工程、社會平安維穩工程、行政效能提升工程及普惠民生推進工程。
孫文鍇動員全區上下立即進入狀態,卯足干勁,進一步增強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志在必得的信心,堅決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區這場攻堅戰。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
工作任重道遠
如今,全國城市及直轄市的城區達700多個,而全國文明城市及城區卻的的確確是少而精。
中央文明委每三年表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區。自2005年中央文明委開始表彰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到2011年一共經歷了2005年、2008年、2011年的三屆表彰,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及文明城區稱號只有50個。
北京作為國家首都和首善之地,已經有西城、東城、朝陽3個城區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區榮譽稱號。去年年底,海淀區也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區的提名資格。
可以說,根據當前的形勢,海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有其獨特的優勢。
首先,海淀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獲得了區委區政府和四套班子的高度重視以及強有力的支持。作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和諧的有效抓手和最新載體,海淀區已經將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擺上了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的議事日程。
其次,海淀區高校云集,高科技企業眾多,駐區機關單位眾多,駐區部隊眾多,擁有大量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海淀區創建文明城區得天獨厚的資源。
但是,海淀區創建全國文明區工作也同樣任重而道遠。
據中央文明辦協調組組長涂更新介紹,全國文明城市的評選過程,將經歷實地暗訪、入戶調查、網絡調查、材料審核、全國公示、中央表彰等六個階段。城區范圍之內的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城市管理情況都將成為全國城區測評的量化指標。區委區政府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效,及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等城市建設管理內容,也將被作為測評的重要參考。
“全國文明城區究竟是如何評選出來的?一句話就是市民說了算。”涂更新強調。這其中包含兩層含義:首先,市民作為城區的主體,他們的一言一行體現出來的文明程度決定了城區的文明程度;其次,老百姓對文明城區的評價、對政府創建工作的評價才是最有力的測評標準。如何創城、利民、惠民,群眾的意見將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
海淀區區委書記隋振江認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涉及的領域廣、范圍大、內容多、要求高,需要全區上下方方面面通力合作,要以“大海淀”的思維統籌調動全區資源,動員群眾。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動員大會上,隋振江就海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提出了五點要求。一是高點定位,凝聚共識。要充分認識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重大意義,要以全局視野、高點定位準確把握新形勢下海淀發展的新規律、新特點和新要求,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心,積極推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深入開展。二是堅定信心,迎接挑戰。必須認清創建工作的艱巨性,把弱項補強、短板接長,才能打贏創建全國文明城區這場硬仗。三是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把基礎工作與重點任務結合起來,把長遠目標與階段成果結合起來,集中物力財力,全面推進創建工作落實。四是健全機制,規范運作。文明城區創建要著力構建“大海淀、大創建”的工作格局,推動全區各項工作全面開展。五是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未來,海淀區人民將以更高的工作標準、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全力以赴落實好各項創建任務,為海淀區創建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