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包裝設計主要是指商品包裝設計者為達到吸引消費者、推銷商品的目的,結合產品的性質和特點而將不同的材料、色彩、文字等元素進行美的形式設計的一種藝術創造活動。根據商品設計內容的不同可以將現代包裝設計分為包裝造型設計、裝潢設計以及結構設計三種類型。
商品包裝設計應當注重不同民族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審美心理,滿足不同國家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傳統的造型結構追求圓滿、喜慶和對稱,這主要源于我國傳統文化中所具有的含蓄細膩的性格特征和傳統的審美觀點。一般來說,我國傳統造型傾向與飽滿的立體型和寓意深刻的平面型。
包裝結構設計是在確定設計包裝造型的基礎上,選擇相應的包裝材料對包裝進行設計。包裝造型設計是通過一定的組織結構和手段表現出來。這些結構、造型和表現手段構成了特定的包裝造型的外在形式。
現代商品的包裝畢竟不是古董亦非純工藝品,而是一種修飾物。所以,在現代包裝材料選取上一般很少使用天然材料,而以仿天然材料的現代材料為主。當然,這些仿天然材料與現代設計理念、工藝相結合同樣能使商品的包裝既安全衛生,又不失民族特色。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元素對現代包裝裝潢設計同樣具有深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色彩、文字以及圖形等設計方面。
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最先打動消費者的是色彩,恰當的視覺刺激能使消費者產生豐富的想象,進而引起消費者產生與包裝設計者所期望的心理感受與共鳴。因而,色彩在包裝設計中具有關鍵的作用。現代包裝設計中色彩的恰當運用不僅能為消費者營造一種美的視覺效果,引起消費者購買的欲望,而且能增強商品的易識別性,有效的傳達商品的重要信息,幫助企業塑造良好的市場形象,甚至能形成一種品牌文化和民族文化。
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色彩具有極強的裝飾性,雖然各民族的審美習慣不同,但在色彩運用上卻具有極強的共性,即都以紅、黃、藍、白、黑五色為主,這五色理論在現代包裝設計中同樣適用。
文字在商品的包裝設計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它既是商品表達信息的重要依托形式,也是消費者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文字在包裝設計中的作用主要有品牌形象文字、功能介紹性文字以及廣告宣傳性文字。現代商品包裝設計中的文字設計主要表現在對文字字體的設計和運用上。現代包裝設計中文字字體主要可分為三種:印刷字體、書法字體和美術字體。漢字由于具有象形與會意雙重特性,所以為現代商品的包裝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特別是其中的書法字體更是將漢字的裝飾功能推到了極致的境地。首先,書法中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特性,具有極強的民族性,因而在包裝設計中使用書法獲得國人的認可和接受;其次,書法具有抽象與具體、情感性與象征性的統一,享有“有情的圖畫,無聲的樂章”的美譽,尤其是書法在書寫時產生的“飛白”效果更是其他字體難以企及的,所以,精心設計的字體能使商品的包裝設計產生奇特的效果。如,“西湖龍井茶”的字體設計就為人營造了一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閑云野鶴、一杯茶”的美景。
圖形是現代包裝設計中主要元素之一,在激烈的商品競爭中對于增強商品的表達效果具有同樣的重要性。傳統的圖形是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文化觀念的物化形式和傳播載體,對于不同的地區和民族來說承載著不同的內涵與寓意。如我國傳統文化中,喜歡用“松鶴延年”、“壽比南山”來表達長壽的美好愿望;喜歡用“一帆風順”表達平安;用“馬上封侯”表達加官進爵之意等,所以在現代包裝設計中設計師們也非常注重傳統文化對圖形設計的影響,在進行包裝設計時也將傳統圖形運用到設計中。但各民族各國家的傳統文化不同,傳統圖形的寓意也不完全相同,因而,在進行圖形設計時要注重區分不同國家地區的消費者的不同審美習慣,選擇那些既能反映商品信息,又能符合當地消費者審美心理的圖形。
現代社會中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豐富與提高,人們的審美觀、價值觀和消費觀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商品包裝設計也不能再局限于陳舊的理念和常規性的設計方式,隨著現代包裝材料的研發與創新,種類豐富的、多樣性的包裝材料為設計師們提供了物質基礎,抽象、夸張等藝術概念的加入更為包裝設計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現代商品包裝設計對于商品的重要性絕不亞于廣告,但在商品包裝藝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1.商品包裝粗糙。商品的包裝設計是造型、結構和裝潢設計三者的有機結合。現代社會中隨著包裝材料、包裝方法的不斷更新,越來越多的商品包裝在使用包裝材料時,不能根據商品的特性與需求選取包裝材料,存在著包裝材質選取粗糙的現象,無法滿足人們對包裝的需求。
2.商品過度包裝。為追求包裝的奢華一些包裝在設計時不能有效的突出商品的特性,而是一味的堆砌民族元素與精華,造成了“喧賓奪主”與過度包裝的現象,
3.隨意照搬國外包裝設計。由于西方國家包裝行業開始較早,而我國起步較晚,所以在進行商品包裝設計時一些設計師盲目的照搬西方國家的設計。這種現象既忽視了我國與西方國家之間民族文化、生活習慣的不同,也使我國的包裝設計失去了生命力。
世界上每一個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制約,形成與其他民族不同的語言、習慣、道德、思維、價值和審美觀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與眾不同的民族本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現代包裝設計國際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商品的包裝設計達到吸引消費者、占領國內外市場。一個品牌要想在世界的任何的地方立足首要的選擇就是“入鄉隨俗”,根據該地區人們的風俗習慣、民族風情以及生活習慣,在商品的包裝設計上融入本土文化,唯有如此才能獲取該地區消費者的認可。本土化是現代包裝設計走向國際化的最有效的方法。
總之,在中國民族文化環境和土壤中形成的本土化包裝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親和協調,相融相合,講究自然純樸,追求人與自然渾然—體的造型效果。現代商品的包裝設計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浸潤和支撐;飽含傳統文化的包裝設計既能凸現商品的獨特意蘊,又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并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因而,在進行包裝設計時必須充分注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運用,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色彩、圖形、文字等元素融入包裝設計之中,這樣才能使消費者認可并喜歡中國商品,同時這也是中國包裝設計實現與世界包裝設計接軌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郄建業.張堃.包裝設計中傳統設計元素的挖掘[J].包裝工程,2005,26(8):168-171.
[2]谷林.民族傳統文化對包裝設計的影響[J].包裝世界,2008,29(1):73-75.
[3]王安霞.鄧麗.從消費心理學看趣味性包裝設計 [J].包裝工程,2007,28(11):151-153.
[4]李珂.現代包裝設計中的“中國語言”探析[J].包裝工程,2008,29(5):167-168.
[5]羅勝京.中國傳統和諧思想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J]藝術百家,2009(2):78-79.
[6]鄧英.對包裝設計現狀的思考與探索[J].包裝工程,2007,09(5):192-193.
(作者簡介:王超英,安陽工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