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潔
摘要: 本文針對學校圖書館自動化軟件平臺的現狀,結合目前高等學校數字資源建設與數據中心管理的需求,特別是云計算時代的來臨,探討數字圖書館公共服務平臺系統建設與功能分析的問題。
關鍵詞: 數字圖書館云計算數字資源
1.圖書館自動化軟件平臺的現狀
數字圖書館是以數據庫技術、全文檢索技術等為支撐,以建設圖書館資源數字化加工,信息智能采集與整合,信息內容管理,信息發布與全文檢索,個性化信息服務等應用系統為應用目的,構建數字圖書館信息采集、信息管理與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館藏文獻存儲的數字化,知識服務的智能化,館際資源共享的最大化。一個典型的高校數字圖書館網絡運行的應用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校園網范圍內的高速圖書資源訪問,多媒體閱覽室,圖書館對外服務門戶網站,海量圖書資源存儲中心,通過Internet的圖書資源共享和讀者接入服務。目前大學圖書館實際應用中的信息有90%是非結構化數據,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傳統的基于關系型數據庫的存儲和管理方式無法有效地對海量的非結構化內容進行檢索;異構數據庫統一檢索平臺;對中文信息的智能跨庫檢索;對圖像、視頻和音頻的內容的檢索;對數字化資源的保護;通過聯合參考咨詢服務,充分利用其他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真正做到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學科專業資源庫,為科研和教學提供資源服務作為數字圖書館基礎應用平臺。
不同學科和研究方向,不同層次的用戶——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和政府,對資源的需求多樣,每個用戶對文獻資源的需求都是個性化的,整體用戶對文獻資源的需求是廣泛的,文獻資源需求范圍的邊界是模糊的,對服務的需求也是個性化的,因此圖書館的服務需要不斷創新。
2.云時代的圖書館系統構建
2.1數字資源建設與數據中心管理構建
為了支持更有效靈活的信息存儲管理,平臺支持將同一數字對象的多份拷貝存儲在同一個資源管理器或者不同的資源管理器,或者在存儲對象時復制多份拷貝。復制策略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定制。資源管理器還可以跨越廣域網范圍配置,以方便最終用戶的快速訪問。
資源管理器支持基于存儲成本、存儲策略的多層級存儲管理,以支持更海量、更長期的存儲需求。Content Manager能提供有效、靈活的數據模型工具,來組織多種多樣的數字內容,關系型數據庫被用來提供可靠有效的多媒體數據的目錄管理,這比其他WEB服務器使用文件系統進行管理要先進得多。還提供用戶自定義數據類型,用高級圖形化組織管理工具取代低層的SQL交互式界面管理。數字資源建設與數據中心管理主要實現下列功能:從數字文獻轉為其他介質文獻;資源采集、提交,資源加工、組織,資源更新、維護;為永久使用的保存,防災備份,災難恢復。如圖1所示。
2.2數字圖書館公共服務平臺系統
云計算是一種計算方式,通過互聯網將IT資源“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用戶,而用戶不需要了解、知曉或者控制支持這些服務的技術基礎架構。數字圖書館公共資源平臺(Iaas)硬件及應用托管提供計算服務和存儲服務資源整合;數字圖書館公共服務平臺(Paas)鏈接整合,統一檢索數字資源調度服務,用戶行為分析、資源訪問統計及分析讀者的觀點、行為、評價挖掘,圖書館云成為信息服務的超級引擎按照用戶需求進行虛擬數據的整合,機構數字圖書館,學科數字圖書館,個人數字圖書館,整合數據資源。如圖2所示。
3.數字化圖書館系統功能描述
3.1文獻資源數字化加工
文獻資源數字化加工系統的建設目標是解決自建數據庫圖書(如教學參考書)、縮微膠片、光盤等數字化問題。數字化加工系統的需要用各種數字化手段對信息進行數字化,包括掃描系統、音頻和視頻壓縮系統,這一過程是將物理形式的資料轉化為數字信息。可以使用基于PC的數字化技術,如圖像或視頻捕捉卡,聲卡,多媒體信息處理軟件和壓縮軟件,以及相應的設備如錄像機等構成一套完整的多媒體信息數字化工作平臺。可將錄音、錄像信息全部數字化。對于普通文字信息的數字化處理,可考慮人工輸入或用掃描儀和OCR識別技術進行數字化。將系統外的資產納入CM管理系統,其來源既可以是獨立于任何系統外的原始資料,如紙介質教學參考書、微縮膠片、光盤等,又可以是由其他系統的數據庫或導出/轉換的結果。
3.2數字資源的深度加工
資源加工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元數據的制作及主題和分類標引,工作量大,標引速度緩慢,原因是擁有豐富經驗的人才缺乏,以及參加者眾多造成語義上可能的不一致,等等。用自動分類技術,可以對大批量文檔自動進行分類,生成主題和分類。利用動態摘要生成技術,可以大批量地自動生成文摘數據并存入數字圖書館,也可以在日后進行信息檢索的過程中自動動態生成文摘數據,供用戶對所檢索的文獻信息有更清晰的認識。
大規模資源管理與存儲:內容信息種類繁多,對于大學圖書館圖書館,本身已有的信息量已非常大,另外信息量還在不斷地增加,這些信息通常需要保留很長時間(如孤本、善本等),因此數字圖書館系統需要具備強大、靈活的內容信息存儲管理能力,不僅需要有海量的存儲空間,同時還需要有高速訪問能力等。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多個對象服務器來滿足存儲擴展能力及快速訪問能力。同時沖破檢索對象庫時主要效率瓶頸,可以通過靈活放置對象服務器來最大利用網絡傳輸能力,從而使讀者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瀏覽到相應的圖書信息。
3.3訪問權限控制管理
訪問權限控制管理提供一系列全面的管理工具,對數字資源的訪問和使用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許可、控制和監督,并保護信息擁有者和最終用戶的利益。對于保存在數字圖書館中的同一信息,不同的用戶有其擁有的權限集的不同,從而限制了不同用戶對同一信息對象的操作能力,包括創建、增加、修改元數據索引屬性;創建、增加、修改數據對象;對注釋信息進行操作;實現工作流程處理。
3.4計費系統
為了既保證社會效益,又保證經濟效益,數字圖書館需要將信息資源進行再開發和再利用,并通過適當的市場運作模式來促進數字圖書館的良性發展,因此,對珍貴和有價值的電子文獻資源,采用在線購買和有償下載的運營方式。計費系統將根據資源價值,對部分數字資源的閱讀、下載進行收費。這種收費可能根據據對資源瀏覽或下載的次數而定,因此,文獻資源的單價可以靈活設定。計費系統應提供對要下載的電子文獻資源的壓縮打包功能;下載前需要判斷是否已付費;信息資源還可以通過E-mail的方式訂購;用戶可以選擇通過E-mail接收,也可以選擇直接下載;用戶可以按協議每月固定交費,也可以按每篇文獻支付費用;有償資源的使用,只對注冊會員開放。
參考文獻:
[1]張凌超.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建設模式初探[J].圖書館學研究,2010,(21).
[2]周珍妮,夏南強.淺議因特網個性化信息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圖書與情報,2008,(05).
[3]趙杰.“云計算”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模式初探[J].情報雜志,2010,(02).
[4]王長全,艾雰.云計算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與服務模式創新.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1):48-49.
[5]戎建梅.云服務在高校圖書館面臨的問題及其規避措施[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