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管錢
摘要: 低碳環保是近年來的全球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舉措?;瘜W與環境問題緊密聯系,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保護教育必不可少。本文以高中化學教學為例,從緊扣課本、聯系生活、實驗教學三個方面入手,具體闡述了滲透環保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社會和諧持續發展。
關鍵詞: 高中化學教學環保意識滲透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數量急劇上升、資源消耗逐漸增加,全球各地都出現了嚴峻的環境問題:水資源污染嚴重、全球氣溫變暖;大量工業廢渣、廢水、廢氣,生活垃圾、污水及化肥農藥造成垃圾土壤污染;各種有害細菌、寄生蟲及有害化學物質引起食品污染,等等。環境日益惡化,人類的健康發展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脅,更危及炎黃子孫后代的生存生活。面對這樣嚴峻的情況,環境保護迫在眉睫?;瘜W與環境問題息息相關,高中化學教師自然也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環保教育的重任。
筆者認為,高中化學教師應當樹立環保意識,并在日常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環境、保護家園的責任意識,為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獻一份綿薄之力。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實施環保教育。
一、緊扣課本,滲透環保意識
課本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是學生接觸最多的“化學資料”。在高中化學新教材中,已經編排了許多與環境相關的知識,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在講解理論知識的時候滲透環保意識,對化學理論知識進行深化和延伸,將環境問題與化學物質、原理關聯起來,讓學生了解環保的重要性及其與化學的關系。
例如在教學《金屬及其化學物質》時,可以結合課本中有關鋼鐵的生產過程和原理,講解在工業制造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及廢渣,這些工業廢物的排放會直接造成空氣污染、水污染等環境污染,對人體造成危害,所以要正確處理這些廢棄物的排放。又如教學《氨、硫、硫酸》,在講解氨、硫和硫酸的化學原理及其化學反應問題時,讓學生了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一種常見的大氣污染物,可以導致人體急性或慢性中毒;讓學生知道二氧化硫是如何產生的;它有什么樣的危害;酸雨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危害。這時,教師還可以結合世界上的一些真實事例進行講解,如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美國洛杉磯煙霧事件、英國倫敦煙霧事件、日本四日市廢氣事件等,這些都是與化學息息相關的環境污染事件,值得我們關注與警惕。另外在課本中的《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生產環境》等章節還花了大量篇幅介紹金屬礦物、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及保護,科學地指出了如何改善大氣質量,如何愛護水資源,如何讓垃圾變廢為寶,等等。通過利用課本素材,將環保教育滲透在化學理論知識的教學之中,讓學生們了解環境污染造成的原因、化學原理、危害,以及預防保護措施,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聯系生活,滲透環保意識
化學物質廣泛應用于各國的農業、工業、國防、科技等領域的制造發展,給人類帶來福音的同時,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環境問題?;瘜W污染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事件在生活中也屢見不鮮。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理論聯系生活,用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例子來啟發學生,讓學生意識到化學污染物的嚴重危害,意識到環境保護的緊迫性。比如學習《氨、硫、硫酸》這一節時,可以我國的“酸雨事件”為例進行講解。截至目前,在我國南方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等11個省份都已遭遇過酸雨危害,大量植被受到腐蝕破壞,其中重慶市每年由于酸雨導致的經濟損失就高達5.48億元。酸雨就是由于燃燒石油、煤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氣體與天上的水蒸氣相遇形成的??梢?,化學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后果是致命的。因此,保護環境,義不容辭。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還要將環保教育貫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與行為之中,從點滴做起。例如在生活中做到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節約用紙,盡量少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飯盒、紙杯等;盡量乘坐公交車、自行車出行,減少私家車帶來的汽車尾氣排放;日常生活中學會舊物利用、垃圾分類、變廢為寶,不鋪張浪費……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倡導低碳生活,從細微之處做起,并將環保觀念傳播給周圍的人。此外,化學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諸如“保護環境之校園行”之類的環保活動,例如在植樹節、世界環境日、世界無煙日、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世界停電日,等等,通過活動強化學生的環保觀念、意識及行動。
三、實驗教學,滲透環保意識
化學與離不開實驗,實驗教學也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滲透環保教育也十分有效,不僅教師能夠通過實驗以身作則,做到環保、節約、低碳,還可以幫助學生從實驗中增強環保意識,鍛煉其認識并解決環保問題的能力。
首先,在化學實驗物品的選擇上面,教師要盡量選擇毒性較低、污染較小、劑量較少的化學藥品,避免影響師生的身體健康,避免造成對環境的污染等。其次,在化學實驗操作時,也必須要嚴格按照實驗操作基本規范執行,例如稱藥品的重量、對化學物質進行加熱、冷卻、分離、提純,對溶液進行配制,等等。如果不按照要求操作,比如乙醚、苯、甲醛等很容易揮發,操作不規范就很容易造成實驗人員中毒,并造成環境污染。最后,實驗操作完成之后,對于實驗用過的廢液、廢渣也不能隨意丟棄,而是將其倒在廢液缸中,以避免污染水資源,養成良好的化學實驗習慣和操作規范。此外,還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經驗總結,不斷反思和改進實驗操作步驟,降低其對環境帶來的危害。例如將平常的一些較大實驗,盡量改成微型的化學實驗,不僅節約化學藥品,還可以避免廢液廢氣廢渣過多造成的環境污染和危害??傊?,在實驗過程中滲透環保教育十分有效,可以讓學生在親手操作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將這種意識轉化成行為。人人都為環保貢獻一份力,地球明天將會變得更美麗。
參考文獻:
[1]何晶.淺析環保意識在化學教育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科技信息,2011(07).
[2]杜露梅.論高中化學教學與環保意識的培養[J].現代閱讀,2011(10).
[3]馬占軍.高?;瘜W教育中環保意識的滲透[J].高教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