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銘
(1900-1928),大埔西河下黃砂村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6月,赴蘇聯東方大學學習軍事。次年6月返廣東,任廣東區團委書記。后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政治部主任,中共海、陸豐地委書記。1927年后任中共東江特委書記,策劃了三次海陸豐農民武裝起義,建立工農民主政權。10月被選為中共廣東省委委員,參加領導廣州起義。1928年當選廣東省委常委、軍委主任。同年4月在海陸豐領導東江武裝暴動中被捕,慘遭殺害,時年28歲。
羅明
(1901-1987),大埔平原巖霞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廣東區委特派員、閩粵贛省委書記等職。1932年春閩粵贛省委改為福建省委,任福建省委書記。在王明左傾路線時期被撤銷省委書記的職務。參加長征途中,被派遣留在貴陽,后多次被捕。出獄后回鄉任百侯中學代校長。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南方大學副校長、廣東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政協第六屆常務委員等職。
賀遵道
(1900-1931),大埔古野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7月任中共汕頭市委秘書。1927年8月參與領導大埔高陂暴動后任中共大埔縣委書記。1929年6月任東江特委常委。1930年調中共廣東省委任巡視員。1931年1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后英勇就義。
羅欣然
(1903-1931),古野培美村宮前人。1925年棄學從軍,后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后,參加領導高陂暴動,參與組織七縣秋收年關斗爭和豐順大暴動。1930年5月,當選為東江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軍委委員、中國工農紅軍(東江)第十一軍政治部主任。1931年,在戰斗中犧牲,年僅28歲。
張恨秋
(1905-1935),大埔西河人,1927年秋從馬來亞回國,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大埔縣西河區委書記。1929年后先后任紅四軍前委秘書長、第二縱隊政委兼縱委書記等職。1933年任中共上海市區委書記。1935年被日軍殺害,犧牲時年僅30歲。
丘宗海
(1906-1931),大埔洲瑞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任工農革命軍第16團黨代表。1930年曾先后任中共大埔縣委、饒和埔縣委書記、閩粵贛邊區蘇維埃政府籌備委員會委員。1931年3月犧牲。
李明光
(1906-1933),古野鶴山(古西)人。192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后參加中共大埔縣委的領導工作,后進入中央蘇區閩西,任中共閩西特委等職。1932年春,任福建省委宣傳部長、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兼任連城縣委書記。1933年5月在保衛連城的戰斗中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