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
摘要: 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的探究欲望;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運用多媒體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切實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生活實際多媒體教學手段
生物教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涉及的內容豐富多彩,有些內容是學生看得到、摸得著的,然而有些知識和內容卻是特別抽象的。有許多的生物內容我們無法看到,必須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模擬演示和實驗才能理解和掌握。新教材中滲透了很多課改新理念,在教材運用上和教學模式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如何有利于學生創新、發展的新思想、新方法,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都是新課程改革賦予我們的新課題、新要求,因此,需要我們要更好地把握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要求,不斷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此,筆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實踐談談體會。
1.教師要以飽滿的激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的教學態度和工作熱情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教師的教態、教學藝術、親和力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生的學習情緒和積極性。學生喜愛一個教師,對他所任教的課就會特別感興趣,這是學好一門課的基礎和關鍵。因此,教師要重視這方面的素質提高,把握好這個特點,對學生多進行感情投資。在教學過程中,要避免擺架子,和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親近學生,愛生如子;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要平等對話,一視同仁,讓學生喜歡你,和你一起融入課堂教學中,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喜歡你所教的生物學科了。此外,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要充滿激情和熱情,用對教學藝術的追求及忘我的敬業精神感染學生,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對生物科學熱愛的意義和樂趣,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這樣,學生更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究,從而有效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益。相反,如果教師教學時自認為生物課不是主課,教學敷衍了事、無精打采、照本宣科等,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激發探究欲望
生物學和其他學科一樣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實際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在生物教學中,有很多的生物知識和內容會涉及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些內容就是我們平常見到和聽到的。教學時要不失時機地結合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學習生物知識,或是解釋生物理論和知識。如:在學習“蛋白質”一課時,結合“毒”奶粉事件引發的“大頭娃娃”案例來理解蛋白質的重要功能;教學“甲狀腺激素、性激素”時,列舉甲狀腺腫大、甲亢等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病例,來理解和記憶所學的知識;在教學染色體一課時,用所學的知識揭示生男生女的奧秘等。這樣,將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一起理解和學習,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讓學生感受到生物是一門很實用的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及探究生物科學的欲望。
3.設置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習過程的參與者和引導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傳播知識的過程變成學生發現知識的過程,要指導學生如何獲取知識,指導學生掌握探究的方法,主動去學習和嘗試獲取知識并利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不失時機地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從而喚起學生的思維,激發其內驅力,使學生自覺地去學習、去開展探究活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好教材中的“問題探討”,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心理特點來創設問題情境。問題的創設,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問題的設置也是一門教學藝術,設置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不假思索很容易回答,起不到引發思考和探究的效果,反而會抑制學生的思維;問題設置過于難,學生苦思冥想難以回答,造成冷場也是失敗的,同樣達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問題的設置很有藝術性,問題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客觀實際,問題的提出要能夠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空間,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例如,在教學“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內容時,當講完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現象后,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設置具有一定難度梯度的問題,把教學難點逐一分散,然后一個一個地突破。
4.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部分內容相當抽象,有的根本無法看到,也不能感受到,學生不易理解,例如什么是染色體組、細胞的有絲分裂和細胞的減數分裂過程、基因工程、遺傳規律等內容,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很怵頭。這就需要我們發揮想象力,善于把抽象內容形象化。例如教學“染色體組的概念”內容時,可以這樣比喻:把一副撲克牌去掉大小王后剩下的五十二張牌看做一個細胞中的五十二條染色體,同一數字的四張牌看做同源染色體的話,所有的紅桃、黑桃、方片和梅花分別相當于一個染色體組;介紹DNA的分子結構”時可以把DNA分子與螺旋樓梯進行類比,把DNA的主鏈比作樓梯的扶手的話,那么DNA分子內部的堿基對就是樓梯的臺階。這樣,抽象的生物學概念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的事物,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理解那些抽象的內容就輕而易舉了。
另外,在生物教學中適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演示播放一些生物體的歷史演變過程,動畫模擬生物的進化及形象的模擬變化過程,把抽象的生物內容、難以理解的知識很直觀地展示給學生,給學生形象的演變過程,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運用多媒體演示“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有效縮短事物變化的空間和時間,既形象又生動,同時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探究的欲望。諸如此類,如蛋白質合成等微觀世界的生命活動,基因工程、克隆等生物技術,通過多媒體形象直觀的演示,可以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和內容。
總之,在生物學教學中,我們要以飽滿的激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時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及探究生物科學的欲望;不失時機地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幫助學生輕松學習,切實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