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霖 袁月楊
【摘要】在中國,語法學什么,怎么學?教什么,怎么教?一直備受爭議。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運用語法的能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作者簡要回顧了語法教學理念和原則,分析探討了幾種英語語法教學模式,為廣大教師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語法教學模式 限制性活動 真實性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5-0077-02
一、語法教學理念與原則
1.語法教學理念
語法學什么,怎么學?教什么,怎么教?這不僅取決于我們對語言和語法本身性質的認識,還取決于我們對語言習得過程的認識。傳統上,在對語法知識的認識方面,經驗主義占據主流。他們認為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把這些已經歸納出來的規則直接灌輸到學習者的大腦里。以喬姆斯基為代表的先驗論者認為,每個人腦子里都有一套與生俱來的語法,稱之為“普世語法”,所以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能起什么作用便大有疑問。上述理論的一個共同特點是看不到社會互動在語言習得中發揮的作用。眾所周知,母親在孩子語言習得的過程中發揮了引導和扶持的作用,維高斯基(Vygotsky1989:61)把這一作用形象地比喻成腳手架(scaffolding),對于外語學習者,教師和同學無疑也可以起到腳手架的作用。
2.語法教學原則
從事英語教學研究長達25年之久的世界知名學者特麗西亞·赫奇(Tricia Hedge)在《語言課堂中的教與學》中語法教學部分,強調指出了在課堂中語法教學的交際功能并提出了幫助教師組織語法課堂的幾條根本性原則。原則如下:1.使學生覺得語法容易學非常重要。2.由于學習者的學習風格不同,在學習新語法項目時所花費的時間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應當循環地講授語法,并且在循環中不斷增加某一語法項目的新功能。3.學習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循序漸進。學習者自身語言系統的建立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有經驗的教師會等待學生逐步走向正確。4.學生能夠進行歸納性的學習,利用已有的英語知識。母語知識以及其他語言知識,形成自己的假設,并且嘗試這些假設,逐漸形成改進自己的語法知識。因此,教師指導下的語法呈現和講解可以讓學習者的學習變得更容易。然而,它的有效性仍然依賴于在真實,自然的情景中運用目標語言形式。這都有賴于教師的教學設計。
二、英語語法教學模式
作者認為,教師應當觀察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和原則進行教學。斯克里溫納在《學習教學:英語教師指南》一書中,提出了四種語法教學模式。此書面向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旨在指導課堂教學,幫助教師學習和采用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書中指出,大部分語法教學建立在三個基礎部分之上,分別是1.澄清和聚焦; 2.限制性活動; 3.在真實條件下的應用。
常用的四種英語語法教學模式分別為:
類型1
(1)教師呈現語法學習項目的有關信息。
(2)學生做關于此語法項目的口頭練習。
(3)學生通過書面練習新學的語法項目。
(4)教師給學生提供機會,使學生能運用新的語法知識和舊的知識,進行交際練習。
這種類型的語法課遵循的是“澄清和聚焦—限制性活動—限制性活動—在真實條件下的應用”的順序。這種教學法有時也被描述成“教學—測試”的類型,與我們傳統語法教學中所運用的“呈現—練習—產出”本質上是一致的。
類型2
(1)教師選擇一個教學活動,學生做此活動時需要運用某些具體的語言點。當學生口頭表達時,教師仔細聆聽并記錄下學生存在的問題。
(2)學生完成上面的活動后,教師運用自己的記錄為學生講解這個具體語言點的難點,以及如何避免此語言點在運用中的常見錯誤。
(3)教師再讓學生做一個類似于前面的活動?,F在學生應該有更好的資源和條件來完成這個活動。
這種類型的語法課遵循的是“限制性活動—澄清和聚焦—限制性活動”的順序。有時這種教學法也被描述成“測試—教學—測試”的類型。
類型3
(1)教師選擇一個交際活動,當學生口頭進行這個活動時,教師仔細聆聽并記錄下學生存在的問題。
(2)學生做完后,教師運用自己的記錄為學生講解這個具體語言點的難點,以及如何避免此語言點在運用中的常見錯誤。
(3)教師再讓學生做一個類似于前面的交際活動?,F在學生應該有更好的資源和條件來完成這個活動。
這種類型的語法課遵循的是“交際性活動—澄清和聚焦—交際性活動”的順序。這類交際性活動與類型2中限制性活動的不同之處在于,在此類活動中,教師不需要強制學生使用某一特定的語言項目,盡管教師剛開始選擇的教學活動很可能側重某一語法現象。但教師很難預測學生在實際交際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他只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活動情況,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并且重點解決此問題。
類型4
(1)學生閱讀一段材料或聽一段錄音。
(2)教師聚焦并講授此段文章中的語言點。
(3)學生做后續練習或者開展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活動。
這種類型的語法課遵循的是“限制性活動—澄清和聚焦—限制性活動或交際性活動”的順序。值得指出的是,此類型第一步的材料中應包括大量目標語言項目的例子,而且第一步限制性活動通常是學生讀而不是學生說。
縱觀上述四種語法教學類型,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國,語法教學多遵循的是第一種模式,也有部分老師采取第四種類型。而對第二,第三種類型很少使用,因而語法課大都只覆蓋多項選擇題,填空題,翻譯等方面的內容。我們之所以這樣教學,原因主要有三:①很多老師仍然把語法教學作為一個單獨的環節,除了書面練習,很少運用交際法,聽說法等進行教學。②對于類型3,往往需要英語教師有很強的語言能力,并有充分的語法教學經驗。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 ③考試制度對教學的指導作用。語法測試重點通過選擇題,書面表達等測試手段來考核,因此具有測試性質的語法教學如類型1很受教師的青睞。
三、教學實踐
作者結合在大學教授語法虛擬語氣的課堂教學經驗,對如何進行英語語法教學進行探討?,F在讀者看到的是一堂講授虛擬語氣語法課的教案思路。
語法是形式、意義和用法的結合體。本課100分鐘左右,語法教學融入口語交際并且學生最終能準確運用本節課所學語法進行書面交流。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指出,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為促進教學模式的有效改革,應加大學生通過計算機學習英語課程的比例。語法教學可以通過學生上機做練習,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語
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和合理繼承語法教學模式中的優秀部分,為學生創設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使學生最終內化語法,運用語法。在教授語法過程中,我們應當把學習者始終作為一個需要調動興趣的個體來看,使學習者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尤爾. 如何教授英語語法 [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斯克里溫納.學習教學:英語教師指南[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特麗西亞·赫奇.在語言課堂中的教與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陳啟賢, 陳明亮. 活用圖解英語語法[M]. 知識出版社·建宏出版社, 1998
[5]拉森·弗里曼. 語法教學:從語法到語法技能[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4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