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鵬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5-0103-01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已逐漸得到應用,隨著應用的深入和加強,它的優越性越來越得到淋漓盡致的開發,其產生的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及的。但是,筆者認為,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手段,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全部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它只是教學的一個輔助工具。物理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
多媒體教學的立足點是輔助教學,而不是替代教學。我們不能過分夸大多媒體的作用,不能認為有了多媒體,教師就可以將所有的教學環節全部用多媒體手段展現出來,教師的作用完全可以用多媒體來代替。實際并不是這樣的,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也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是越多越好。比如對于實驗來說,那些由于危險或條件不具備或無法在課堂上演示,學生因受認知水平、生活環境及知識上的不足、很難想像出物理過程,而不能親自動手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使學生獲得應有的感知結果,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原子結構、人身觸電等。但是如果能夠親自嘗試的實驗,一定不要使用多媒體。只有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能力。例如對一些公式的推導,其推導過程還是以教師邊推導、邊書寫、邊分析為宜,這樣更有利于邊講解、邊引導、邊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公式推導的思路,更能弄懂公式的來龍去脈,真正把握好、應用好這些公式。
二、不能用多媒體模擬實驗完全替代物理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物理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的直觀性、真實性是多媒體課件無法完全體現的,它也是檢驗物理原理、物理規律的標準,因此它是不可替代的。多媒體模擬實驗,雖然逼真但還是缺乏真實感,學生不能獲得親身感受,也就不能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實事求是這一科學態度是很不利的,長此以往,學生只能成為被動接受者,而沒有了創新精神。因此用多媒體模擬實驗來完全替代物理實驗對學生的思維優化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實驗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參與操作、親自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是學生獲得第一手資料和直觀的真實感受,以便學生對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形成感性認識,這對學習物理是至關重要的。多媒體模擬實驗失敗的機會很少,但現實中在學生操作過程中失敗是難免的,這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能培養學生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多媒體教學缺乏靈活性和機動性
多媒體教學一般是按事先設計好的課件上課,雖然前后順序流暢,脈絡清晰,但學生是活生生的人,課堂是無常的,它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在教學過程中,隨著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許多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很多時候,并不是如老師課前所想的,課件中所涉及不到的,這也是多媒體課件致命的缺陷。如多媒體設計的練習,沒有很強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不利于學生開拓思維的發展,對一題多解、多題一解、錯題等現象不易再現。
因此物理教學使用多媒體,也要深入研究和實踐,不能只為了出些“新鮮花樣”嘩眾取寵,而應該真正地從教學需要出發,當用則用,不當用則不用。充分而有恰當地設計、開發和利用多媒體,揚長避短,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融合在一起,使多媒體教學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機地結合,優化初中物理教學,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