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益益 王學文
摘要: 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試點改革無論是考試形式還是考試內容都有巨大改變,進一步體現了英語高等教育的要求。作者通過問卷調查法分析四、六級機考的利弊,針對新形式考試的特點為大學生提出相對應的策略,以更好地適應改革。
關鍵詞: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機考利弊分析應對策略
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我國英語教學改革工程的一部分,為我國英語人才的培養,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全面素質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信息革命的到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進行了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改革。200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簡稱CET)改革試行方案。隨著2008年12月CET的結束,備受矚目的CET機考的神秘面紗也被揭開了。隨著試點范圍人數逐步的擴大,CET將有望實現隨到隨考的方式,在考試時間上對考生適當分流,同時題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讓考生和教師都要面臨考試變革的考驗。
一方面,機考首先是對中國考生計算機應用水平的一大考驗;其次對聽力和口語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戰,進而對大學生在英語綜合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機考對大學生能否真正適應并融入到這種模式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還是一大挑戰。大多數學生對這種模式抱有一種憂慮的態度,一下子很難適應。那么CET機考到底對大學生有哪些影響,作為面臨巨大挑戰的當代大學生又該如何應對呢?
1.當代大學生對機考的問卷調查分析
針對當代大學生對CET機考的看法,采取了問卷調查的方法,此次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網上問卷和校園問卷。共發放問卷500份,網上300份,校園200份,有效問卷468份,回收率為93.6%。
調查對象:全國各地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隨機抽樣進行調查)。
調查目的:本次調查在多方面對大學生對四六級機考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的調查和分析,旨在了解當代大學生對CET機考改革的看法,從而為大學生應對CET機考改革做出一定的應對策略提供幫助。
調查內容:此次問卷的主要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所在學校是否采取機考,對機考的了解,機考的好處,傳統筆試的好處,是否支持機考改革等方面。
1.1對于被試對象的總結
根據圖一顯示,CET機考在全國范圍內還未大范圍展開,只有在一些試點進行,查閱資料可知:其中2009年12月的試點學校中,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軟件參加試點的學校有清華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45所大學,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軟件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有北京大學、紹興文理學院等45所,使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軟件參加試點的學校有上海大學、寧波大學等44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軟件參加試點的學校有東北大學、浙江財經學院等44所。問卷對象中來自試點學校的有52人,占11.11%;來自非試點學校的占88.89%,由于問卷對象大部分來自非試點學校,因此對CET機考的改革的態度有一定的現實參考價值,同時也不乏試點學校同學的意見。
圖二顯示,有70%的應試者對CET實行機考不予贊成,只有20%的應試者對此表示支持,另外有10%的同學持無所謂態度。由此可見,CET機考廣大大學生無法接受,并且還未適應。
1.2對于問卷內容的分析
1.2.1關于對CET機考影響的情況分析。
被試者的58.33%認為CET機考改革對自身的影響很大,36.11%認為機考對他們影響不大,5.56%的同學對此抱無所謂的態度。由此可見,對于CET機考改革一半以上的同學無法接受。為探究其原因,我們又做了詳細的調查,其中包括對“筆試是傳統的考試形式,比較適應,不易緊張”,“對于機考存在學生打字速度慢和機考沒手感”等不適應狀況。
1.2.2關于CET筆試考試好處的分析。
由表一可見,對于傳統的筆試的優勢分析,大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第一,對于傳統的筆試有習慣性的認可,認為“筆試是傳統的考試形式,比較適應,不易緊張”的占52.78%,可以看出應試者比較適應傳統的考試形式,對于傳統考試形式比較有信心,也不會因為過度緊張而造成不必要的考試失誤。第二,相對于筆試,機考自身存在弊端。例如:機考時盯著電腦看時眼睛產生的疲勞、學生打字速度慢和機考沒手感等不適應狀況均占36.11%。由此可以看出,相比筆試,機考自身有著不可避免的缺陷,對于應試者要求比較高,包括網上閱讀能力、打字速度等。第三,相對于筆試,機考對硬件設備要求比較高,隨機性強,有悖于公平。
1.2.3關于CET機考好處的分析。
由表二可見,對于機考的優勢分析,大家各持己見。第一,對于考試報名方式和考試的靈活性表示贊同,有47.22%的同學支持CET機考“考試報名靈活,可多次多時考試,只要學生英語能力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申請參加考試,實現一年多考”。第二,機考的隨機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考試作弊。有44.44%的同學認為“由于采用計算機,可以以考試庫作為支撐,采取一人一機一套題的方式,杜絕了作弊,買賣答案”。現在CET買賣答案及作弊風氣日趨嚴重,機考恰好給了廣大考生一個公平公正的、測驗真實實力的機會。第三,肯定了機考自身存在的優勢,對于“如大幅度降低了考卷印刷、運輸和考試管理各方面的成本”有33.33%的同學表示贊同,有8.33%的同學認為“采用網絡傳輸和計算機閱卷,杜絕了因印刷、運輸等可能帶來的試題泄密”。第四,機考對學生的要求較高,有利于鍛煉學生瀏覽閱讀能力,能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
1.2.4對于CET改革存在的問題分析。
CET機考對設備要求比較高,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做了調查。其中有61.11%的同學對于如何保證考試時機器出現的突發故障這一問題有所擔憂,認為考試過程中的突發事件不可預測,并且會影響考生心態。另外有一半左右的同學對于“如何確保各高校有足夠的資金配備電腦設備”、“考生無法跳躍答題或者重回前面答題”、“每人每套試卷難度不一如何保證公平性”這三個問題也存在較大擔憂。這也就體現了機考本身存在的缺陷:設備配置需要充足的資金,無法保證考試試卷難易程度,此外對于大批量的網上閱卷也存在著技術上的不便。
2.CET機考的利弊分析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對于CET機考我們要全面看待,全面分析。若使用合理,它就能為教學提供評估;但若使用不合理,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我們在保持考試科學性的同時,要使考試最大限度地對大學的英語教學和學習產生正面的導向作用,引導師生正確處理教學與考試的關系,更合理地看待CET考試。
2.1CET機考的利
2.1.1貫徹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機考真正貫徹了“聽說領先”教學原則,重點測試聽力,在此基礎上測試讀寫譯。聽是英語實用能力發展的瓶頸,是更好利用英語的基礎,如果不加強學生的聽力,英語的實用性也將失去意義。同時,機考真正以能力為本位,對學生的聽說能力有了更全面的要求,有利于引導大學英語教學的正確方向,避免產生針對考試的教學或輔導現象。CET機考充分體現了《大學英語課程要求》的精髓,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提供了切實可靠的依據。
2.1.2各種作弊的“克星”。
近年來,一些人利用筆試考試的弊端而采取了“槍手代考、考場舞弊、買賣試題答案”等各種作弊方式。而CET機考,一方面,由于用計算機考試,可以以考試庫作為支撐,保證每個參加考試的學生都有不一樣的試題,采取“一人一機一套題”的考試方式,能有效防止考前泄密或考試過程中用通訊手段作弊,杜絕了作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考卷采用網絡傳輸和計算機閱卷,杜絕了因印刷、運輸等可能帶來的泄密”(歐陽倍祥,2009:190)。
2.1.3考試報名靈活,簡便手續,降低成本。
隨著CET報名人數的增加,考試中心采用網絡和信息技術,既簡便了報名的手續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筆試考試的組織工作,免去了考生去報名地點報名的麻煩,又大幅度降低了考卷印刷、運輸和考試管理等各方面的成本。再者,可實現多次多時考試,只要學生英語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標準,就可以申請參加考試,徹底改變以往CET考試一年兩考的情況,如同考托福網考一樣,實現一年多考。
2.2CET機考的弊
2.2.1考題庫建設的局限。
語言測試的技術不同于一般的數據庫,絕不僅是若干試題的簡單組合,題庫中不僅要考慮題目的難度值,區分度,以及答案的可猜測度(劉冉、馬雨石,2011:142),而且要考慮每套題目難度相當,保持一個均衡態勢。如何保證公正性問題,如何保證每次考試難度均一等一系列問題需進一步探索并解決。
2.2.2設備限制。
盡管隨著網絡的普及,大多數高校具有足夠資金配備電腦設備,但還有部分地區無法運用計算機進行機考,這在全國范圍內存在不均衡差異。另一方面,考試時機器會出現突發故障,比如播視頻時出現黑屏或者輸入不了答案,電腦需要重啟等一系列突發狀況,考生情緒會受到極大影響,發揮受到限制。
2.2.3答題過程不適應。
由于機考剛開始實行,考生對測試系統的操作存在技術上的不適應,比如打字速度慢,機考沒手感,不知道單詞如何拼寫,不允許復制粘貼,等等。考生還需自行調節計算機的話筒音量,在跟讀環節需大聲朗讀,以便計算機更好更有效地錄入。同時,它也對考生的答題習慣和文字輸入熟練程度提出新的要求。考生只能按順序答題,無法跳躍答題或重回前面答題,還要注意時間,一旦時間到了會自動跳往下一頁面,做完后不能回頭檢查題目,這讓許多考生無法習慣適應。
3.應對策略
3.1提高學生聽力能力
和傳統筆試重閱讀不同的是,機考更注重聽力,而且占有70%的比重。此外,作文也考查聽力能力,以聽力的形式給予考生作文的內容,如果沒聽懂,作文就根本無從下手。針對這一改變,考生應大量增加聽力訓練,采取“精聽”與“泛聽”相結合方法,立足近十年的CET真題。同時要養成聽力過程中做筆記的習慣,不間斷地停歇錄音中聽到的重要詞匯和信息。平時,每天堅持接觸英語語言環境,例如聽廣播或看新聞等。
3.2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CET機考在聽力后面增加了跟讀環節,需要考生對著計算機的麥克風重復之前聽到的對話,以此考查考生的口語是否標準。所以平時一定要多練習口語,學英語要開口說,可以找些電影材料跟著重復,盡量去模仿。
3.3加強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
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能力,而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只有加強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才能適合不斷變化的考試方式,獲得理想的成績。
3.4提高學生電腦操作能力
機考是完全使用電腦,答案輸入,數據保存,批卷等都由電腦一機承擔。所以電腦操作的熟悉程度對考生也有極大的影響。平時應多運用電腦,熟練掌握電腦的操作方法,熟悉用計算機多媒體獲取信息的模式。考試之前應先檢查電腦是否運行正常,熟悉電腦的鍵盤系統等。
同時,機考面對電腦做題,要求用電腦輸入答案,這要求提高打字的速度,增強拼寫單詞的手感。平時多在電腦上做題目,因為這和筆試考試在紙質上做題感覺完全不一樣,多練習練習,習慣在電腦上做題目。
3.4加強機考的宣傳力度
根據以上調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CET機考還未被廣大學生接受。其原因不僅僅在于應試者本身比較熟悉傳統的筆試,新型的考試方式還未適應,另外不可忽略的一點是有關部門對此宣傳力度不夠。所以,加強CET機考的宣傳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其目的不僅是使機考在教師中得到普遍認可,從而引導廣大英語學習者采用計算機和網絡輔助英語學習,而且要在學生范圍內得到普及,使學生能夠根據CET機考的要求,轉變傳統的筆試考試的定向思維,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切實培養自身語言實際應用能力。
4.結語
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作為一種新的考試形式,是我國英語標準化考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嘗試,開啟了我國計算機化語言測試的改革之門(田純廣,2010:92)。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夠用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提高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已越來越不適應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傳統的筆試模式對學生的英語能力的提高不是很有幫助。CET機考作為英語教學改革的契機,開啟了計算機化語言測試的大門,引導教師和學生利用計算機網絡輔助英語教學和學習,同時也督促教師調整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更好地指導學生培養英語應用能力。CET機考與傳統筆試相比,能較好地促進學生應用英語的綜合能力,它將是CET的發展趨勢。因此,面對這一趨勢,學生應該從全方面提高自身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從而更能適應機考。同時,也要根據CET機考的要求,轉變傳統的筆試觀念,調整自己的應試技巧,切實培養自身語言實際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蔡朝輝.大學英語四、六級網考引發的幾點思考.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9,(4):100-104.
[2]龔心沅.新型四、六級考試聽力攻關[M].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3]金艷.改革中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J].中國外語,2004,(1):27-2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5]李小進.大學英語四、六級網考及啟示[J].內江科技,2009,(10):54.
[6]劉冉,馬雨石.關于網絡環境下對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的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2):141-142.
[7]歐陽倍祥.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改革及其對教學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培訓教育,2009,(8):189-190.
[8]田純廣.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現狀與展望[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91-92.
[9]王慧敏.英語統考聽力指南[M].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10]謝玉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回顧與前瞻[J].中國外語,2008,(4):62-67.
本課題為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大學英語四、六級機考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分析》課題成果,編號:2010R425012。指導教師:王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