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曉靜
固定資產是醫院開展醫療、教學、科研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質要素,也是醫院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醫院固定資產具有價值高、移動多,損耗大、更新快,品種繁雜和科室共用等特點,因而一般管理比較薄弱,監管和約束粗放,這是醫院資產管理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在全國性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中,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缺失顯而易見,是醫院資產管理的主要薄弱環節。如何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增強醫院發展活力,已成為醫院管理者日趨重視的一個問題。因而,加強固定資產規范管理是關鍵,要形成管事、管物、管人的行為的格局,實現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使醫院資產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
一、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
1.存在多頭購置現象。
當前,大多數醫院的財產管理都分散在各職能部門,如財務部門管總賬、管金額,總務部門管房屋、家具,設備部門管醫療設備,而財產的購入和維修一般由這些部門承擔,存在多頭購置現象,不符合相互制約的原則。這些部門的管理重點不同,工作人員不受財務部門調控,造成入賬標準不同,這就造成了醫院固定資產賬目不清的現象。
2.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國醫院一般資產管理部門與資產使用部門職責、權限不明確,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相互制約,造成購進、領用、保管固定資產等環節出現脫節問題。例如,資產使用部門出現固定資產使用效率較低或資產閑置現象,卻無人過問,資產管理部門只對固定資產購入、出庫、報廢等程序在財務上進行管理。有些醫院管理固定資產,在財會部門設立總賬,職能管理部門設立明細賬,器械科購入醫療設備直接進入資產使用部門,而不按時辦理入賬手續,由于時間長久,或供貨單位倒閉等原因,無法索要收據,造成財會部門長期掛賬。資產使用部門因管理不善,使用不當,造成設備損壞、丟失現象時有發生。在管理上,有些醫院不按時報銷,長期不對賬,不進行實地盤點清查,甚至不設立二級明細賬。這些現象都會造成賬賬不符,賬實不符,使得財務報表嚴重失真。
3.固定資產報廢環節不嚴格。
由于醫院沒有實行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和減值準備,這就嚴重影響了固定資產價值的真實性。在醫院的實際工作中,經常發生不該報廢的固定資產報廢、報廢的固定資產卻沒有及時進行賬務處理的情況,這就會造成資產賬面數不實,影響財務指標的分析,不能正確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百元固定資產業務收入、每床位占用固定資產等財務指標。同時,有些固定資產由于資產使用部門無專人保管財產,使財產流失或視為廢物丟棄,造成固定資產虧損。
二、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醫院開展工作的物質基礎是醫院固定資產,固定資產也是醫院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因此,科學有效地搞好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確保其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充分發揮其效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此,醫院領導必須更新觀念,提高思想認識,重視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嚴格遵循“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核算、責任到人”的管理原則,真正將固定資產保值增值的任務落實到個人。同時還要在全體職工中宣傳資產管理知識,強化普及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
2.完善固定資產折舊的核算方法。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迅速發展,產品更新換代也越來越快,為確保醫療設備滿足臨床需要,必須快速收回投資成本。按照收入與費用相配比的基本原則,對醫院高新醫療儀器設備,可采用加速折舊法,以保證醫院儲備足夠的資金進行設備更新。醫院應該按照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辦法計提折舊,并定期對固定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這樣就有利于真實反映醫院固定資產價值。
3.加強固定資產報廢環節的管理。
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的報廢管理,可以讓資產存量符合實際價值。固定資產管理委員會與職能部門應該做到定期盤點,對人員變動較大或搬遷裝修的部門及時盤點,做到賬實相符,對盤盈、盤虧的固定資產及時進行賬務處理,而對于閑置的或利用率較低的固定資產應該進行內部調撥。固定資產的報廢則需經固定資產管理委員會鑒定后才可辦理手續。要對待報廢的固定資產定期進行清理,并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報廢申請,資產管理部門按批示后的固定資產報廢清單進行處理,這樣就可以減少報廢的固定資產存放成本。同時,財會部門也要及時調整賬務,保證醫院資產的真實性。
三、結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也進入了市場。市場經濟改變了原有的經營模式,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正走在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的道路上。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衛生事業的發展,醫院必須建立良好的固定資產管理體制,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提高醫院的診療水平和知名度,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只有這樣,醫院才能在高速、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