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2萬余份檔案文件曝光
英國家族歷史類網站Ancestry.co.uk近日發布了2萬多份“泰坦尼克號”檔案文件,紀念這艘客輪沉沒100周年。
發布的文件包括泰坦尼克號乘客名單、船長愛德華·史密斯遺囑、300多份驗尸報告、328具尸體的檔案、121名乘客的墓碑圖片等。
網站經理米麗婭姆·西爾弗曼告訴法新社記者:“不少家庭可能聽到過先輩人是泰坦尼克號乘客的傳言,一些人失去先輩人乘坐泰坦尼克號的證據……我們非常愿意免費提供這些檔案文件,幫助數以千計的人探尋先輩人的那次悲慘航行經歷。”
(摘自新華網)
《保定軍校師生故事選》入藏保定市檔案館
近日,保定軍校紀念館館長馬永祥將其編纂的《保定軍校師生故事選》捐贈給保定市檔案館。
保定軍校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學制最正規、門類最齊全的軍事學府,是清光緒二十八年(1920年)由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在引進日本和德國先進的軍事科學技術和教育體制的基礎上創辦的,由此開創了中國近代軍事正規化教育的先河,奠定了中國近代軍事正規化教育的基礎,尤其對推動中國歷史的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定軍校先后開辦21年,共培養了11000余名軍事領導人才,將軍2000余名,被稱為“將軍搖籃”,因為培養出了蔣中正、陳誠、錢大鈞、李濟深、張治中、傅作義、葉挺等這些中國近代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而蜚聲海內外。《保定軍校師生故事選》以鮮活的第一手資料披露鮮為人知的重大事件的臺前幕后,介紹保定軍校師生這些歷史風云人物的傳奇經歷和趣聞軼事,熔歷史與人物于一爐,有助于讀者了解保定軍校師生的學習、生活、軍政生涯和指揮作戰的風格及才能,為史學愛好者研究保定軍校和軍校師生歷史及中國近現代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保定市檔案局 張建軍 劉 英)
《古趙驕子》一書正式出版
由邯鄲市國家檔案館組織編寫的反映抗震英雄——汶川地震傘降第一人李振波同志事跡的《古趙驕子》一書日前出版。
為大力弘揚英雄精神,邯鄲市國家檔案館歷時兩年多編寫了《古趙驕子》一書,該書以李振波成長經歷和英勇事跡為主線,充分挖掘各種檔案資源,詳細記錄了李振波的生活和工作中點點滴滴,內容祥實、圖文并茂、生動感人、催人奮進,是邯鄲雙擁和文化建設工作的一項可喜成果。
(邯鄲市檔案局 李海平 趙東川)
泊頭市檔案局力促民營企業獲評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近來,泊頭市檔案局多次派業務骨干到河北萬雉園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幫助企業建檔,進行檔案業務指導,為企業順利獲評國家八部委聯合評定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提供了詳實的驗證材料和依據。
河北萬雉園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種雞飼養、雞苗孵化、無公害雞蛋產銷等為一體的企業,年銷售產值達到4.3億元。泊頭市檔案局聯系企業管理層和檔案管理人員,幫助培訓檔案員,主動提供檔案法規和業務標準,按照對企業適用、為企業增效的原則,從檔案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入手,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幫助企業建立了文書、照片、聲像、榮譽、科技等不同門類、不同載體的檔案。企業檔案的建立和完善,為其順利獲評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起到了關鍵的助推作用。(泊頭市檔案局 趙 潔)
衡水市桃城區檔案局獲“全區政務信息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日前,衡水市桃城區政府對2011年度政府系統政務信息工作進行表彰,桃城區檔案局榮獲“全區政務信息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多年來,區檔案局始終堅持將檔案信息看做政府信息的有機組成部分,把檔案信息工作看做檔案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的檔案信息工作都認真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評比、年末有獎懲,人人有任務,層層有壓力,取得了優異的工作成效,多次受到省、市局嘉獎。通過豐富、生動的檔案信息有力地宣傳、擴大了部門的社會形象和影響力,促進了全區檔案事業的科學、健康、創新發展。(衡水市桃城區檔案局 馬長進)
興隆縣檔案局積極配合全縣拆遷工作
在縣城拆遷工作中,興隆縣檔案局充分利用館藏檔案,為拆遷工作提供原始資料。檔案局將利用檔案作為全局年內重點工作之一,在做好基礎性工作同時,積極為拆遷工作服務。查閱核準了后苗圃訓練基地建筑材料,以及南土門村、小河南村、大河南村和小東區等拆遷戶的建房審批和確權書等原始檔案資料,從而確保了拆遷評估的準確性,為全縣拆遷工作順利推進贏得了主動。同時,認真接待部分拆遷戶關于個人建房申請、土地承包合同、婚姻狀況等檔案資料的查閱,為其提供幫助,有效推進拆遷安置工作。(興隆縣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