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恒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是中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時代賦予教師的歷史使命。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學生能用數學的觀點和思想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真正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主渠道。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學策略。
一、知識的智力因素,鼓勵學生創新思維
科學知識的創新充滿勇于進取的人文精神,記載著人類發明、創造的光輝歷史,凝聚著人類思索與奮斗的成功經驗。它既有巧奪天工的構思,傳承著人類的聰明與機智,又深刻地反映了人們對社會和自然規律的認識,閃耀著真理的光芒。總之,知識蘊藏著豐富的智力因素,是我們知識經濟時代的財富,也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我們在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定理的條件和結論,知道它們的重要用途,認識定理證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運算和推理技巧,關鍵還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質。正如馬克思指出的,數學知識中蘊含著豐富的有關事物發展和變化的唯物辯證法思想。這大量的智力因素,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這大量的智力因素,正是我們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智力源泉,也是啟迪我們進行創新思維活動的根據。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利用定理證明與發現的聯系激活學生的思維。在多種解題思路探求中開發學生智力,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經過中考,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中考成功的保障。
在數學學習中,我們反對“死記硬背”,就是要突出知識的智力因素,掌握真才實學,學會過硬本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綜合、探索聯想,創造性地解決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
二、創新精神的培養
1.在定義定理公式教學中培養創新精神。
高中數學教材涉及許多定義、定理、公式,這些定義、定理、公式都是前人經過長期探索發現總結得到的,他們在探索過程中的艱辛和付出學生往往難以感受得到。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定理、公式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去探索、發現,去論證,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發生過程,而且可以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2.在例題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課本中的例題是知識的精華,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但由于例題作為新知識的應用,往往其解題涉及的知識都與本節有關,學生也習慣與本節內容掛起鉤來,抑制了思維的全面展開,長久如此,不利于學生創造精神的培養。例題教學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不要墨守成規,應該敢想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樂于探索,善于獨辟蹊徑,注意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使解題達到簡化、優化。
3.在解答過程中培養創新精神。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材中設置的練習題,習題基本上是與本節的內容相對應的,學生課后完成習題時,往往知識應用、思考方法單一,形成一種定勢,即本節作業用本節知識解決,一道習題用一種方法解決。教師若不加以引導,則勢必影響學生思維廣闊性、靈活性、創造性的培養。我認為改變習題解決單一性的途徑有兩條,一是教材編寫上對習題設置必須有意識地穿插能綜合已學知識的內容;二是教師在布置習題時,必須適當給予指導,引導學生不就題論題,可通過一題多解增加思維的廣闊性,通過多題一解,培養學生思維敏捷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從而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4.在問題解決中培養創新精神。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解決作為一種教學模式,深受教師的重視。問題解決的模式包括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以及問題的引申與推廣等。問題的解決前提必須有問題,必須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重要的發現、發明可能隱含在問題的提出之中。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有時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教學的出發點,是思維的起點,有問題才會去思考解決的辦法,數學教學正是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反復的過程中提高能力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思考解決問題的措施與途徑是培養創新精神的有效方法。
三、創新能力的培養
1.激勵學生大膽探索,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僅僅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鼓勵。”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異,凡事喜歡問個究竟和另辟蹊徑。對此,教師絕不能壓抑而應引導和鼓勵。教育激勵常常有如下幾種方式:(1)榜樣激勵,要以學生中創新的事例為榜樣,常言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2)前景激勵,青少年學生向往美好的理想,積極進取,大膽創新,開拓前進的道路。(3)參與激勵,實踐出真知,訓練出才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表現激勵,勇于表現自我是青少年的特點,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對發展學生的愛好與技能產生無形的推動力。(5)競爭激勵,有競爭才有發展,同學們你追我趕,爭先恐后,發揮了主體作用,有效地推動了數學創新活動的開展。(6)成功激勵,成功給人帶來光榮、幸福等美好的感受,更能鼓勵成功者不斷進取,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7)表揚激勵,及時、充分地肯定學生的閃光點,熱情地表揚學生的聰明智慧,是激勵學生大膽創新的良好方法。
2.在課后延伸中培養創新能力。
由于受班級環境、時間、程度等因素的制約,課堂45分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的創新精神必須通過課后延伸得到進一步培養,通過第二課堂得到進一步提高,因此加強對課后延伸和第二課堂活動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很值得探討。
我認為,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及要求,設計課后思考題是利用好課堂延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它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各自不同的發展。合理設置課后思考題,可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讓學生打破常規、另辟路徑,不沿襲前人走過的路,發揮自己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尤其是開展素質教育,重視和加強解題能力更應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盡所需,挖掘潛能。
總之,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針對以往教師教什么,學生就記什么——不思索或少思索,教材上是什么樣的問題類型,學生就只會解什么樣的題型,缺乏靈活性、創造性等種種不良情況的存在,今后數學教師應當主動大膽實施“創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