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企業,精細化管理是一種常態,而在美國和中國企業,粗放式管理占了多數。管理大師、全球改善咨詢集團創始人今井正明一直在思索一個基本的觀念,解釋日本與西方管理人員處事的差別,并以此了解為什么日本企業能在全球市場取得優勢,甚至可以解釋為什么大多數新觀念、制度與科技,皆源自西方,但卻由日本發揚光大。
今井正明得出的結論是,西方慣于“突發改變”,即變革,而日本卻是習慣“逐漸改變”的態度,即改善。
今井正明認為,企業管理活動主要有兩項,即維護與改良。而改良又分為改善與創新。維護指的是維持現有技術、管理與作業標準的活動,而改良指的是改進現有標準的活動。今井正明認為,管理人員主要是確保公司全體人員能夠遵守標準作業程序的規定,因此管理人員須事先建立公司的政策、規章及作業程序,以利全體員工有遵循的依據。
今井正明認為,改善不是企業要花多少錢,換掉整條生產線,或者引進一套智能管理系統。因為那些一旦做完就停滯不前了,改善是每天要進行的工作、持久的工作,是一種心態,沒有終點。
在改善中,今井正明特別強調高層管理者的改善。“很多人認為改善是底層工作人員的事情,只要遵循管理標準和工具,就能夠改善,但改善實際上是一種意識,就像天花病,自己不得就無法傳染別人。”
改善就是不斷超越,今井正明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日本商人和美國商人去撒哈拉沙漠打獵,打了很多獵物后所有子彈都用完了,這時一頭獅子撲過來。美國商人不知所措,日本商人并不驚慌,他從口袋里拿出一雙跑鞋開始換。美國商人很好奇,說這個時候不管什么鞋也來不及了。日本商人說,你不知道嗎?我其實只要做一件事,跑得比你快一步就行。“這就是企業必須不斷超越同行和競爭者的原因。”今井正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