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摘要: 在現階段探索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長效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建立并完善學生干部培養長效機制,是在高校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制度保證,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設和諧校園的應有之義。因此,嚴格的選拔制度、系列培訓體系、全方位的實踐鍛煉平臺,健全的考核、管理、激勵機制,構成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長效機制的四個方面。
關鍵詞: 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長效機制
在全國上下喜迎十八大的新形勢下,國家對人才的要求標準逐漸提高。高校學生要順利地進入社會,成為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除了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專業技能鉆研之外,還必須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入學生會、社團等各級學生組織并在其中得到鍛煉和成長,無疑是青年學生歷練成長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深入研究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長效機制,對于新形勢下推進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工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并完善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長效機制的必要性
高校學生干部是大學校園里不可忽視的一個特定群體,培養出合格的高校學生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高校課堂教學之外的延伸教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使廣大學生干部更加清晰地認清自身的定位,履行好引領同學和服務同學的職責,對于做好高校的學生工作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建立并完善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機制,是在高校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引領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依據,其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1]也成為高校學生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依據。培養有理想、有信念、會愛國、能創新、懂榮辱的學生干部,在理想信念和思想素質方面做普通同學的表率,從而引領和帶動校園文化建設,是學生干部培養工作的重要目標。只有不斷完善學生干部培養體制,才能使學生工作更高效地開展,才能在高校中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
(二)建立并完善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機制,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制度保證。
青年學生尤其是學生干部,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生力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不斷改進并完善學生干部的培養機制,一直以高標準嚴格要求學生干部,提高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爭做講理想守信念、善學習勤實踐、識大體顧大局、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的表率,始終保持學生干部的朝氣蓬勃的思想狀態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只有這樣,社會主義事業才能后繼有人,民族復興才能看到新的希望。
(三)建立并完善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機制,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設和諧校園的應有之義。
目前有一部分學生干部存在自身定位不明確、態度不端正、能力不到位、熱情不高漲、工作局面沉悶不求創新等問題,因而無法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甚至招致同學反感,不利于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這些問題給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不斷完善學生干部培養機制,摸索新的選拔、培訓、考核、激勵機制,才能凈化校園環境,引領校園思潮,凝聚校園精神,繁榮校園文化,真正建設和諧校園。
二、建立并完善高校學生干部培養長效機制的途徑
(一)認真制定并嚴格執行選拔機制。
不斷建立并完善學生干部選拔機制,采取個人自薦、院系推薦、競聘面試、民主評審等多種方式加以綜合運用,便于更好地篩選出綜合素質較高、能力較強、熱情較高的學生擔任學生干部,顯然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工作開展。老師應從各個方面深入細致地對學生干部,尤其是主席團成員的工作態度、綜合能力、學業成績、群眾基礎等方面進行考察,以選拔出真正能夠勝任職位的學生干部。此外,嘗試引入學代會制度,通過召開全體學生代表大會完成學生干部的換屆工作,從而提高學生干部選拔和任用的公開、公平、公正性。在選拔環節認真把關,形成完善的選拔制度,這是培養合格的學生干部的重要前提。
(二)定期召開培訓座談,形成系統培訓體系。
邀請學校領導、老師對學生干部進行專題培訓,如學生干部應有素質和能力培訓會、學生會工作方式方法培訓、提高學生理想信念專題座談會、學生社團管理制度專題培訓會、公文寫作培訓會、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專題培訓會等,長期培訓,形成系統專題培訓體系。在專題培訓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干部的政治、道德、文化、身心素質,并有針對性地提高其口頭和書面表達、組織管理、溝通協調、適應改變、研究提煉等能力,從而使學生干部更加明確自身的定位,應是來自于學生、服務于同學的表率。深入開展“與信仰對話”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邀請各方面的專家教授針對時事熱點、形勢政策,以及學生成長成才中最關注的問題開展專題報告會,組織學生干部聽取報告會并展開討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進一步對學生干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學生干部內部應定期召開座談交流會,及時將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以及總結的好的經驗進行交流,解決問題、驅除困惑、分享經驗,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進步和成長。
(三)以團學活動為載體,打造全方位的實踐鍛煉平臺。
依托學生會、學生社團等各級學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團學活動,繁榮校園文化建設,使學生干部通過日常管理,以及參與、策劃、組織大型活動得到更多的鍛煉。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我成立的組織,秉承“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理念,成為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高的一個重要舞臺,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只有不斷完善制度建設,豐富活動內涵,創新活動形式,拓寬活動載體,才能不斷擴大活動覆蓋面和影響力,在校園內外弘揚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氛圍,為學生干部提供更大的鍛煉舞臺和成才平臺。此外,為學生干部打造全方位的實踐體系,鼓勵學生干部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與社會觀察,在實踐體系中加大志愿服務實踐的內容,引導學生走進養老院、殘障兒童關愛中心開展志愿奉獻活動,將常規的“三下鄉”社會實踐與日常的志愿服務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奉獻愛心,鍛煉能力,砥礪青春,回報社會,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學生干部的培養。
(四)完善考核、管理、激勵機制。
無規矩不成方圓。建立并完善學生干部的管理、考核及激勵機制,也是學生干部培養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建立健全、科學、有效、嚴格的學生干部管理制度,使學生干部的工作和行為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是學生干部隊伍工作協調、有序、有效運行的重要保證”。[2]只有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對學生干部加強考核和監督,才能時刻鞭策學生干部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學生工作中,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心理。適當地給學生干部一些獎勵,在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評選活動中,及時表彰工作突出、成績優秀的學生干部;在獎助學金與保研等方面對學生干部做適當的政策傾斜。管理得當、考核嚴格、適當激勵,三管齊下,才能真正培養出有素質、有能力、有擔當的學生干部。
學生干部培養是一項長期而又重要的任務。只有在學生干部的選拔、任用、鍛煉、培訓、考核等各個環節都做到環環相扣,進行全方位的綜合培養,才能為學校、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真正合格的高素質人才。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不斷研究新情況,拓寬新思路,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和務實高效的態度加快開展工作,更好地服務于青年學生干部的成長和成才。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光明日報,2006-10-19,(2).
[2]向小兵.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西部,2011,(3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