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沒有什么特別的征兆,中國車市經過了狂飆式的躍進之后,上升的曲線陡然下降。2010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高達30%多,而到了2011年,這一數字還不到5%。當前進的腳步戛然而止,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面對市場變局,一些汽車品牌收縮羽毛、保守御寒,而另一些品牌則選擇了逆勢勇進、求新變革。在市場普遍唱衰的背景下,同樣是日系企業,卻選擇了不同的策略:本田、豐田等合資品牌以保守之策抵擋經濟危機,而東風日產則選擇了逆勢而進。
近一段時間,東風日產頻繁向外界宣講一個激動人心的計劃:2012年東風日產的銷量將突破百萬輛,到2015年前市場占有率進入行業前三。在很多人看來,在中國汽車行業普遍降溫的情勢下,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盡管市場形勢嚴峻,但東風日產人有理由自信:在過去的幾年里,東風日產只用了4年就使銷量從15萬輛躍升到50萬輛,而從50萬輛飆升到80萬輛只用了兩年。如果延續這一增長速度,2012年達到百萬輛銷量目標并非難事。
當“技術的日產”基于“技術”轉向“市場的日產”,東風日產迎來了它的急速發展時代。這與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的行事風格不無關系,這個外表樸實的汽車人有一顆難掩狂熱的心。在他的字典里,從來沒有“慢”這個字眼,無論是在風神時代還是在東風日產時代,“快”已經成為任勇的一個鮮明特征。他以領先半步的智慧,帶領東風日產在激烈競爭的汽車市場左突右進,快速躋身行業前列。
在外界看來,任勇是最懂營銷的汽車人—在過去的幾年里,他用令人眼花繚亂的創新營銷創造了一個個銷售奇跡;而在業內人士眼中,他卻是最懂產品的人—在三大日系車中,相比豐田、本田,日產推出的車型最多、覆蓋面最廣,而更為重要的是,每一款車型都在各自的細分市場成為領軍者。然而,隨著新車大戰不斷上演,東風日產的“全明星陣容”正面臨挑戰。
從緊湊型車、中級車到中高級車、SUV,無論哪一個細分市場,東風日產都面臨激烈的競爭。在緊湊型車領域,瑪馳、驪威與本田飛度、福特嘉年華等車型貼身肉搏。中級車市場是各大汽車企業的明星車型表演場,東風日產以雙品牌布陣,啟辰D50與寶駿630、伊蘭特悅動等入門車型針鋒相對,騏達、陽光、軒逸面臨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在中高級車市場,天籟一直受到雅閣、凱美瑞的圍追堵截。在最熱門的SUV領域,所有汽車企業都渴望分一杯羹,奇駿、逍客還未能成為具有絕對話語權的霸主。在名車云集的高級車領域,樓蘭要與寶馬、奔馳、奧迪等爭奇斗艷,迫切需要提高品牌認知。
2012年,東風日產對啟辰品牌寄予厚望,在沖刺百萬銷量目標時,啟辰是一枚至關重要的棋子。為了幫助啟辰品牌開拓市場,東風日產制定了具有誘惑力的銷售政策,并且免費為經銷商提供營銷資源。
東風日產對實現百萬輛銷量目標志在必得。但是,隨著規模越來越龐大,它如何像風神時代一樣保持靈活的反應能力和高漲的戰斗力?在沖量的過程中,它如何健康良性、持續高效發展?隨著市場日趨飽和,它如何通過創新營銷沖破成長的天花板?
在特殊的中國汽車市場上,東風日產以往的成功和未來的嘗試,都有重要的意義。因為,中國汽車市場成熟是早晚的事,特別是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什么樣的營銷模式和方法論更合適,是所有汽車企業都想知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