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蘇華 李有權


楊海相驅車趕到舟山接我們時恰好是共和國生日。他人看上去有些老相,實際年齡并不大,1978年生人。一路上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后來他告訴我們,他的種植公司需要重組,所涉及的人和事讓他絲毫不能馬虎。
到了臺州市三門縣城,迎上來的他的合作伙伴向我們透露,楊海相有個別名——“楊土地”!我們一樂,顯然這名與電視劇《我是王土地》脫不了干系。不過,在楊海相看來,“王土地”不僅僅是個水利方面的土專家,也是農村種植大戶,農業整合投資的高手。他的這番解讀讓我們對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漢子刮目相看。“三門灣,金沙灘”,在三門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楊海相要在農業領域施展拳腳,同樣需要“王土地”那樣的雄心、毅力和智慧。
優質種稻一種就達萬畝
楊海相是三門縣從富稻谷種植有限公司的主要執掌者,讓他 “楊土地”這個名號名實相符的是公司所建設的南塘萬畝優質稻米示范基地。公司2008年7月注冊,也就在這一年,他被臺州市人民政府評為年度糧食生產先進種糧大戶。
三門縣是臺州市的糧食主產區之一,常年糧食播種面積25.4萬畝,產量8.4萬噸。三門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每年出臺糧食生產扶持政策,積極鼓勵農民多種糧、種好糧。楊海相南塘優質大米生產園區由六敖鎮南塘片,覆蓋鳥市、蓋門塘、前墩等18個行政村的6000畝耕地組成。在此之前,這些耕地都由當地村民零散種植農作物,而且基礎設施較差,導致經濟效益低下,拋荒現象明顯。
楊海相介紹,園區自2008年投入建設以來,已修建完成了10公里主干道路硬化、綠化,5.2公里主干排水渠砌石護坡,60公里灌溉渠道全面整修并硬化,建立了20公里配套生產所需的三相電力線路。購置糧食生產所需的大型耕整機8臺,插秧機6臺、運輸車2輛、稻谷烘干機10臺、稻米精加工設備一套。建造了1萬平方米水泥曬谷場,1200平方米倉庫及400平方米加工廠房。
目前,楊海相的公司有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高級技師8人,農民技師20人,農民技術員60人。公司通過科技化、產業化和大規模機械化,與當地農業技術部門密切合作,完善農業配套設施和功能,建設優質、高產、高效大米生產園區,并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鏈,一個江南優質稻谷示范田和農田生物植物品種展示地。
觀光農業開發出手盤下一個島
從富稻谷種植有限公司是中國旅游協會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分會的會員單位。
楊海相告訴我們,觀光農業開發從一開始就是公司的重要布局。為此,他們盤下了整個田灣島。
三門縣六敖鎮田灣島,東瀕東海象山旅游名勝花岱島,南臨三門現代農業園區,西鄰蛇蟠島,北有青崗與寧海縣隔海相望。園區距離縣城僅25公里,總規劃用地面積6000畝。
如今,島內已平整土地500畝;養殖特種動物2500頭;養殖禽類動物5500只;海塘養殖1200畝;修建船舶碼頭2座;修整道路3000米。園區內計劃建設媽祖廟、海石盤山公路、沿海藍色產業帶(水產)開發工程、山體綠色產業帶、海上娛樂區、休閑度假區。
臺州市三門縣縣領導十分關注、支持這個項目。2008年7月,三門縣發改委就對從富稻谷種植有限公司呈報的“關于田灣島生態農業觀光旅游開發可行性報告”做了批復。去年,公司聯合北海大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功申報浙江省三門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基地星級企業創建,獲評三星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