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淇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悠揚悅耳的音樂在展館內回蕩,曲中充滿溫馨,讓人的心情變得舒暢柔和。或許是音樂的魅力,第十屆農交會上,四川展館內熱鬧非凡,一時間這里仿佛變成了一個小集市。高雅的葡萄酒、黃橙橙的檸檬、紅彤彤的大石榴…帶給人美妙的視覺沖擊。
展臺上體型肥碩、顏色青黃的芒果引來眾人圍觀,芒果成熟時一般為黃色,但這個還有些發青,難道還沒熟?記者心里正犯嘀咕,四川省農業廳宣傳中心楊文介紹說,這是攀枝花的芒果,又大又綠,成熟時就是這個顏色,果肉很甜,個頭比較大,大的有3-4斤,一般為2-3斤左右,目前在全國都有銷售,但是北京還不多,難怪許多市民臉上會露出驚訝的表情。記者隨手撿起一個,掂了幾下,確實不輕,輕輕按有軟軟的感覺,聞起來有股濃濃的芒果香味。
展臺另一旁,許多參觀者正品嘗已經剝好的鮮石榴。其果肉晶瑩剔透,紅如鮮血,仿佛已經熟透,吃起來比一般石榴甜,而且石榴籽特別軟,可以食用。楊文告訴記者,這是四川涼山州的會理石榴,青皮軟籽、果大皮薄,一般單果重400-500克。其實會理石榴栽培歷史悠久,早在清朝乾隆六十年(公元1759年)編纂的《會理州志》中就有記載。會理石榴2002年獲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商標;2004年經農業部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中心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2006年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再次審定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2007年取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目前,會理的石榴種植面積達24.38萬畝,果農收入超過1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石榴之鄉”。
正當記者留戀石榴的美味時,一排黃橙橙的檸檬令人眼前一亮,嫩嫩的黃色,特別惹人喜愛。檸檬外皮貼著白色標簽,上面清晰地寫著“安岳檸檬”四個字。據楊文介紹,四川資陽安岳被稱為“中國檸檬之都”。安岳檸檬引自美國,1929年在安岳縣種植。在20世紀50年代,安岳檸檬主要作為觀賞栽培;50年代末期,種植面積逐漸增大;1986年以后,安岳檸檬產量逐年上升。目前其產量、規模、市場占有率均占全國的80%以上,以其自然優勢、技術優勢、規模優勢、品質優勢和品牌優勢贏得了“中國檸檬看四川、四川檸檬看安岳”的美譽。這些排列有序的檸檬仿佛一張張笑臉,看得人心情舒暢,惹得眾人垂憐。
此外,圓形展臺上的紅蘋果看著也格外可人,楊文拿起一個送到記者眼前,瞬間,濃濃的蘋果味便撲面而來,這便是涼山州的鹽源蘋果了。由于當地早晚溫差大等氣候因素,使該種蘋果水分多、果肉大。和山西的紅富士相比,吃起來要更甜、更脆。 除了這些特色水果外,四川泡菜和苦蕎茶也是展會上的暢銷產品。現場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他此次就是沖著四川泡菜來的,想在展區內買到純正的泡菜,以前在超市買的似乎味道還差一點。
一圈走下來,記者看得眼花繚亂,樣樣堪稱精品。楊文介紹說,此次參加展會,是由四川省組團進行統一的產品展示,共有一千多個品種,并將整個展館劃分為四大板塊,通過這四大板塊讓我們對四川省農業的整體情況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
培育大產業。據介紹,近幾年四川省大力發展以泡菜為主的蔬菜加工業,打造千億蔬菜大產業;培育600億元水稻產業,力爭產量升至全國前3位;培育500億元馬鈴薯產業,力爭面積、產量全國第一;以柑橘、獼猴桃、枇杷等為重點,優化品種結構,培育300億元的水果產業,培育300億元油菜產業,實現面積全國第二、產量第一;重點建設川西名優綠茶、川南優質早茶和川東北富硒茶等三大優勢區,突出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建設,力爭產量、產值居全國第二。
建設大基地。目前四川著重突出區域和產業優勢,做強以川南和成都平原為重點的水稻,以川西平原及川中丘陵為重點的“雙低”油菜,以涼山州及盆周山區為重點的馬鈴薯,以彭州等為重點的蔬菜,以宜賓、樂山、雅安等為重點的名優綠茶,以龍泉、雙流、仁壽等為重點的特色水果六大產業帶;做優川平原、盆周山區道地中藥材,攀西蠶桑,以蓬溪、金堂等為重點的食用菌三大產業塊;培育龍門山脈優質紅心獼猴桃、川中檸檬、成德綿雜交水稻種子三大產業區。
打造大品牌。在市場上擴大區域品牌影響力,塑造名牌產品。引導“大涼山”“大巴山”“川藏高原”“成都平原”“四川泡菜”“峨眉山茶”“廣元七絕”“瀘州桂圓”等區域公共品牌擴大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提升“川”字品牌競爭力;大力發展“三品一標”。
開拓大市場。加強水果、茶葉、蔬菜等優勢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加強農產品營銷隊伍建設,大力培育農產品營銷大戶和農村經紀人隊伍,建立農產品連鎖、專賣等營銷網絡。辦好具有區域和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展示展銷、推薦和宣傳活動。繼續推進“農超對接”、“農貿對接”、“農餐對接”。建設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網上推薦和展示展銷,提高營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