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 常靜

今年以來,山西省長治縣以實施全省百萬棚行動計劃和全市設施蔬菜增收工程為契機,把發展大棚設施蔬菜作為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創新發展模式,促進設施蔬菜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全縣新上設施蔬菜面積達3700余畝,總量累計將近10000畝,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設施蔬菜建設。為調動農民群眾、農業企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設施蔬菜的積極性,增強農業發展后勁,長治縣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每新建一畝日光溫室縣財政補貼5000元,每新建一畝移動大棚補貼1000元;對規模較大的設施園區的棚區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給予一定的補貼;對農戶新建日光溫室給予信貸支持,享受一年期貸款貼息;在建設設施蔬菜中涉及土地流轉,按合同期限每年每畝補貼100元。
龍頭企業帶動,創新發展模式。在蔬菜日光大棚建設方面,長治縣涌現出了不少先進典型,探索出不少好的做法和經驗。蘇店鎮東賈村形成了以紅都專業合作社統一貸款、統一構建、統一服務、規模發展的發展模式;蔭城鎮荊圪道村依托潔思養殖有限公司這一龍頭企業,連片發展設施蔬菜基地,走出了一條農業循環經濟的新路子;振興新區、西申家莊發展現代化連棟大棚,形成了以蔬菜大棚為主導的農業科技園區新格局。
利用項目拉動,建設蔬菜物流基地。為進一步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助推縣域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長治縣委、縣政府大手筆投資12億元建設的山西太行山農產品物流園區,以“買全國的菜,賣全國的市場;買全國的農產品,配送全國的餐桌”為發展構想,致力于建設“山西最大、華北一流、全國知名”的現代化大型農產品物流平臺。園區占地2700畝,規劃有果蔬水產、糧食油料、禽蛋肉奶、花卉農資四大農貿物流板塊和具備農產品收購、交易、理貨、倉儲等15個分門別類的專業單元區域。目前,蔬菜交易一區和蔬菜理貨一區已正式投入運營,有力地帶動了周邊村、鎮發展設施蔬菜,成為名副其實的蔬菜集散地。
完善標準體系,促進示范園區建設。長治縣組織有關技術專家,因地制宜按照構架堅固、性能優良、造價合理的原則,制定、頒布主要設施的設計建造標準,規范設施設計、制造和施工,改善其溫光性能,提高設施蔬菜的產量、品質和效益。該縣還以上黨現代農業示范園獲山西省第一批省級標準示范園為契機,大力開展標準體系技術培訓,推廣蔬菜重大病蟲害物理防控技術,完善質量管理制度,極大地提高了全縣的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作者單位:山西省農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