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淇
在第十屆農交會上, 唐山藍貓飲品集團有限公司展示的野生酸棗汁憑借其“野生”的特點成為眾多展品中的一大亮點。在一個圓形展臺上,每一層都布滿了各種包裝的野生酸棗汁,中間還擺著一盤新鮮的野酸棗供參觀者免費品嘗。一顆顆小巧精致的野酸棗,紅紅的,像極了瑪瑙,不禁勾起了許多人的童年回憶。
且不說產品,光是“藍貓”這個名字就引起許多人的共鳴。那么藍貓集團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產品為何如此受歡迎?記者采訪了唐山藍貓飲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楊明科。
據介紹,唐山藍貓飲品集團有限公司已歷經了15年的發展歷程,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野生飲品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集團,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企業員工1200余人。公司被評為河北省知名企業、農業部質量管理先進單位、全國食品工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等;先后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QS市場準入、ISO9001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食品安全體系認證。“藍貓”品牌是企業于1996年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注冊的商標品牌,是唯一擁有“藍貓”商標合法知識產權的企業。楊明科告訴記者,藍貓是一種世界名貓,大家都很熟悉。其生命力頑強,它善戰、勇敢、富有靈氣。以貓的善戰來體現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厚積薄發的睿智;以貓的勇敢來代表企業不畏艱難勇于進取的精神;以貓的靈氣來象征企業不拘一格的科學運營管理構思。這是企業最終選擇“藍貓”作為品牌的原因。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企業已經建立了從原材料種植、生產加工、包裝到銷售的一體化產業鏈。
天然的原料優勢
生產一個好產品,優質的原料來源是最基本的保障。藍貓集團地處河北省林果產品基地大市——遵化市,當地林果資源豐富,各類干鮮水果種植面積達56萬畝,其中野生酸棗林地面積30萬畝。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這里的野生酸棗果實飽滿、果味醇厚,具有極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這些都為公司生產野生酸棗汁提供了先決條件。
楊明科告訴記者,為了解決原料問題,企業于2006年組建成立了“野生酸棗種植協會”,在本地適應酸棗生長的鄉鎮實施了10萬畝野生酸棗基地建設,并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2%作為專項基金,向基地農戶注入、開展技術培訓等工作。公司采用訂單農業的方式,與農戶簽訂收購合同進行最低保護價收購,并且訂單農戶的野生酸棗收購單價上浮20%,這樣極大地帶動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不僅使野生酸棗的基地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整體產量增加,而且帶動當地及周邊農民增收致富。
依托著滿山遍野生長著的野酸棗資源,經過十幾年的自主研發,藍貓集團已經形成了綠色野生酸棗飲品3大系列近百個品種,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口感需求。楊明科指著展臺上的酸棗汁為記者做了一一介紹,產品包括原味、無糖和茶味,其中原味中加了糖,比較適合大眾口味;無糖并不是不加糖,如果野生酸棗汁里面不加糖的話,又澀又苦,很難喝,無糖是指加了木糖醇,適合糖尿病患者飲用;茶味是指口感上具有一股茶香。
領先的加工技術
楊明科說,生產野生飲品,加工工藝技術尤為重要。藍貓采用干果提汁,將采摘的新鮮酸棗經過自然曬干后進行技術加工。企業自主研發的一針滲透提汁技術,是最關鍵的一項技術。野酸棗中富含維C,但是一般的高溫工藝易導致營養流失,該項技術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提汁營養不被破壞。
此外,經過多年來的創新與實踐,藍貓集團已經建立了完備、成熟和先進的生產技術體系和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公司目前擁有易拉罐酸棗汁生產線、PET瓶酸棗汁生產線、玻璃瓶酸棗汁生產線和利樂紙包裝酸棗汁生產線共4大包裝體系,每一款包裝都保證健康、安全。在價格上,楊明科表示,藍貓野生酸棗汁整體來看要比其他飲品稍貴,針對中高端人群,而且包裝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塑料包裝價格較低,利樂紙價格稍高一些。
據統計,藍貓集團年綜合生產能力達10萬噸,所有設備均采用自動化程控體系,核心設備全部進口,先進的野生酸棗預蒸提汁技術、超高溫瞬時滅菌、無菌冷灌裝等技術工藝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先進水平,確保了從設備到工藝技術國際國內領先的優勢和產品質量的保障。
獨特的營銷體系
據楊明科介紹,為了實現“打造野生飲品第一品牌”的戰略目標,企業開發了獨具藍貓文化特色、差異化的市場營銷模式——復合直營營銷體系。該體系的創立,打破了多年來傳統的區域經銷商負責制的快速消費品營銷模式,徹底解決了傳統營銷模式中因經銷商、串貨、費用截留等弊端。復合直營營銷體系的基本內涵是:以直接開發終端、掌握終端、在終端做強勢服務。不需要中間商、經銷商,所有的銷售都是企業自己來做。在終端塑造品牌,以農村包圍城市、以低端包圍中高端,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開發市場。實行嚴格區域劃分,在省里建分公司,在市里設辦事處,在縣里建營業所等;嚴格產品線劃分;同時,依據不同銷售渠道,嚴格區分價格體系、銷售政策。
目前藍貓野生酸棗汁主要在京津冀地區銷售,去年銷售額達4億元。楊明科表示,由于受原料限制,現在企業產品銷量不是很大,但供不應求。未來企業要根據原料來擴大產能,根據產能適時擴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