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雨薇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勝利召開。在新的一年中,如何以加快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為主題,以林業促進綠色增長為主線,提升人民群眾物質和精神雙重的幸福感,如何以加強林業工作和林業事業宣傳為重點,促進林業改革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近日,本刊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局紀檢組組長陳述賢。
準確把握林業形勢
讓林業促進綠色增長
《綠色中國》: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林業的認識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作為關注森林組委會副主任,請問您對目前林業的形勢有怎樣的看法?
陳述賢: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戰略決策,并賦予林業“四個地位”、“四大使命”和“五大功能”,相繼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快林業改革發展,把對林業的認識升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對林業的重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國家對林業建設的投入逐年加大。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實現林業又好又快發展,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功能,更好地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在今后一個時期,林業必將肩負更加光榮的使命、承擔更加繁重的任務。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國家“十二五”規劃對綠色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胡錦濤主席在首屆亞太經合組織林業部長級會議上指出,森林在推動綠色增長中具有重要功能,要高度重視林業在實現綠色增長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再次重申“中國將繼續加快林業發展,力爭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為綠色增長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這就要求必須加快發展現代林業,全面增強林業多種功能,進一步提升林業促進綠色增長的能力和水平。
去年,在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關注森林組委會主任王剛同志,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開展關注森林活動和舉辦中國城市森林論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取得的積極成效,明確要求關注森林活動要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國家生態和能源資源安全、建設宜居環境作出新貢獻,賦予了關注森林活動全新的定位和更加豐富的內涵。
目前,我國正在加速經濟轉型步伐,作為國家具有生態功能和產業功能的林業必須要在促進綠色增長中充分發揮重要作用。綠色增長是一種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模式,是一條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發展道路,體現著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住房、交通、水電、通訊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跨越式發展,隨之而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關注森林,發展保護森林,改善生態狀況,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生態建設的主體。發展森林,充分發揮森林的凈化空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少噪音、美化環境、調節氣候、防災減災等生態功能,是改善生態狀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構建和諧宜居家園的重要途徑。
林業具有開展森林旅游的最佳資源優勢和良好開發條件。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強烈,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回歸自然,走進森林。森林旅游就是把“砍樹”變成“看樹”,在不采伐森林的情況下有效利用森林生態功能的重要形式,是一個發展前景十分光明的朝陽產業和新興產業。“十一五”期間,我國以森林公園為主體的森林旅游人數達14.79億人次,直接旅游收入984.46億元。預計到2015年,全國森林旅游人數將達到8.7億人次,森林旅游創造的社會綜合產值將超過8000億元。加快發展森林旅游對于保護森林資源、發展低碳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廣泛開展關注森林實踐活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綠色中國》:我們知道“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是在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的指導和推動下,由國家林業局具體組織開展的一項宣傳實踐活動,請問陳組長這項活動對推進城市生態建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陳述賢:2004年,經請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同志同意,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啟動了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主要內容的宣傳實踐活動。同時,每年舉辦一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
在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過程中,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始終堅持“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理念,堅持把“宣傳林業事業、推動林業建設”作為主要任務,生動踐行了“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的方針,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效,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城市森林建設,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城市森林既是城市居民生活品質的象征,也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標志。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際上就是一個強化城市生態意識,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過程。目前,全國越來越多的城市正積極加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行列中。在創建活動的帶動和影響下,各級黨委、政府紛紛踐行綠色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努力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鼓勵企業、社團、個人以及社會各界積極為建設森林城市做貢獻。
城市森林是現代林業建設的重要領域,我國城市森林建設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與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需要各級林業部門的共同努力。一是要把發展城市森林與“十二五”規劃結合起來,明確著力點、找準切入點,使之成為實現“十二五”目標的重要抓手。二是要把發展城市森林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合起來,通過大力發展城市森林,擴大林業經濟規模,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使之成為擴展生態環境容量、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三是要把發展城市森林與實現林業“雙增”目標結合起來,努力增加城市森林的面積,提升城市森林建設的質量,使之成為實現林業“雙增”目標新的增長點。四是要把發展城市森林與建設城市生態屏障結合起來,以發展城市森林和加強郊區綠化為重點,全面增強城市生態功能,使之成為維護城市生態安全的有力舉措。五是要把發展城市森林與增進人民福祉結合起來,大力促進身邊增綠,使之成為建設宜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手段。
加強林業宣傳為林業改革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綠色中國》:現在,我國已經進入全面推進林業三大改革的關鍵期、攻堅期,而深化林業改革,消除體制機制性障礙,又是林業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質量效益的根本途徑。請問如何使林業宣傳工作適應現在的新形勢
需要?
陳述賢:林業宣傳工作同樣需要認清形勢,與時俱進。今年林業宣傳的重點工作主要是為林業改革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要緊緊圍繞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以開展“科學發展、輝煌成就”主題宣傳活動為契機,積極宣傳我國林業在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方面的巨大成就和典型經驗。緊緊圍繞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以開展“綠色產業、綠色增長“主題宣傳活動為載體,積極宣傳林業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方面的重大舉措和重要作用。緊緊圍繞黨和政府對林業工作的總體部署,以開展“改善生態、改變生活”主題宣傳活動為抓手,積極宣傳林業抓改革、求創新、謀發展的思路、進展和成效。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突出抓好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宣傳。深入宣傳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維護生態安全、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等方面的主體地位和獨特作用,森林、濕地、荒漠三個系統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林業生態建設的成就、經驗和典型。進一步做好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確保實現森林“雙增”目標和兩項約束性指標的宣傳報道,充分反映各級黨委政府加大投入、改善生態的堅強決心和轉變造林綠化方式的好做法好經驗,充分反映各地實施重點生態工程、推進農村綠化與城市森林建設的新進展新成效。在“兩會”、植樹節、愛鳥周、森林日、濕地日、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期間,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精心做好全國造林綠化表彰動員大會、關注森林活動總結表彰大會、第九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防沙治沙法》實施十周年紀念活動、第二次全國石漠化監測結果、第二次全國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成果,以及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等宣傳報道工作。
(二)切實抓好林業改革宣傳。重點搞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和國有林場改革的宣傳,營造不斷推進林業改革的良好社會環境。深入宣傳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及時報道集體林地確權和發證工作進展情況,宣傳各地實施財政支持和金融保險等配套改革的政策措施,規范林權流轉,加強林權保護管理和服務,加強林農合作組織建設的做法、典型經驗和實際成效,以及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鮮活典型。積極宣傳林區民生改善的好典型好事例。圍繞國有林場改革試點工作,深入宣傳國有林場改革的意義、舉措和實踐。及時報道重點國有林區管理體制及國有森林資源管理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三)大力抓好林業產業宣傳。廣泛宣傳林業的經濟功能及其承載的林業產業發展的成就、典型及潛力,引導各級政府積極扶持、社會資金積極投入、廣大農民積極發展林業產業,促進綠色增長。廣泛宣傳林業主導產業發展規劃與政策要點,特別是國家和各地對發展油茶、森林旅游等特色產業的扶持政策和激勵機制,以及林業生物質能源、生物制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最新進展和廣闊前景。廣泛宣傳林業產業在發展區域經濟、促進就業增收、實施扶貧開發、擴大內需方面的重要功能和巨大成效,引導社會充分發揮林業的拉動作用,切實增強林業產業發展的動力。
(四)著力抓好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宣傳。宣傳好林業“三防”工作措施和成效。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動態和重點森林火災撲救的宣傳報道,以大興安嶺“87—5.6”森林大火25周年為契機,在清明節前后和防災減災日期間集中開展森林防火警示教育和“森林防火萬里行”等公益宣傳活動。加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沙塵暴監測、涉林違法犯罪專項打擊整治活動和林地林權保護的宣傳力度,形成有利于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良好社會氛圍。
(五)努力抓好強林惠林政策宣傳。圍繞全國林業科技大會的召開,宣傳林業科技創新的成果,展示科技興林的新成效,營造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良好氛圍。搞好林業法制建設和林業執法成效的宣傳。廣泛宣傳國家實施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林木良種、造林、森林撫育等補貼政策,建立林業信貸和財政貼息、森林保險等扶持政策,引導各地認真執行林業政策、管好用好林業資金。及時宣傳林業棚戶區改造和林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成效、新變化。
(六)積極開展新聞發布和輿論引導。進一步完善新聞信息發布機制,把握好新聞發布的主題和時機、節奏和力度,增強新聞發布的時效性和針對性。進一步改進和加強輿情監測和研判工作,提高輿情收集、分析、報告和應對處置工作水平。有針對性地加強林業熱點難點問題的輿論引導,提高防范和化解輿論危機的能力。加強對林業應急能力的宣傳,進一步建立健全響應迅速、渠道暢通、發布主動、聲音權威、引導正確的應急宣傳機制。
(七)進一步提高林業對外宣傳水平。宣傳中國政府發展保護森林資源的堅強決心、務實行動和重大貢獻,宣傳中國履行國際公約、開展重點領域林業國際合作的良好成效,更好地向世界展示我國林業的良好形象,增強中國林業的國際影響力。搞好中德合作防治荒漠化國際會議、國際竹藤組織成立15周年紀念活動等重要林業國際活動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