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生平 周桂官 陳寶寬 石磊
江蘇省東臺市是全國有名的西瓜產區,西瓜種植規模大,面積達1.73萬hm2;經濟效益高,年總產值超過15億元。2006年東臺西瓜被國家工商總局批準為產地證明商標,被農業部評定為中國名牌農產品;東臺市被國家行業主管部門批準命名為“中國西瓜之鄉”。近年來,隨著新技術的普及和國家扶持力度的加大,規模經營大棚西瓜的園藝場迅速發展,蘇北中小型育苗場隨之如雨后春筍紛紛興起。工廠化育苗的成長發展,顯示江蘇東臺等地區大棚西瓜生產現代化進程在逐步加快,但也不可否認,隨著新技術的推廣,一些新的問題和潛在風險也紛至沓來。
1 蘇北中小型育苗場工廠化育苗存在的主要風險及其產生的原因
1.1 蘇北中小型育苗場工廠化育苗存在的主要風險
1.1.1 不良基質產生的負作用 主要表現:(1)窒息悶種,導致出苗不足;(2)苗床低溫導致猝倒死苗,即成苗率嚴重不足;(3)散缽掉土(基質),定植后僵苗死苗;(4)苗大根小,須根滯長,地上部徒長。
1.1.2 育苗場消毒不嚴格產生的負作用 主要表現:(1)苗床低溫導致猝倒死苗;(2)定植后發病。自根苗常見的白粉病、病毒病及灰霉病等土傳病害;嫁接苗常見的白粉病、果腐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3)粉虱、蚜蟲等危害導致的黃化僵苗等。
1.1.3 代育苗竄種產生的負作用 主要表現:(1)品種錯亂,如2011年蘇北某苗場代育的早佳出現大量“石頭瓜”事件;(2)品種混雜不純;(3)惡意以次充好,如以紅小玉假冒早春紅玉等。
1.1.4 加溫設施不良產生的負作用 主要表現為:(1)電熱線燒融逸出的有毒氣體傷苗;(2)加溫保溫不當造成幼苗凍傷或凍死;(3)苗小根大,地上部地下部生長不均衡。
1.4.5 嫁接不當產生的負作用 主要表現:(1)栽后斷根死苗;(2)商品苗帶病;(3)商品苗不抗病;(4)商品苗品質變劣。
1.2 蘇北中小型育苗場工廠化育苗風險產生的原因
1.2.1 基質方面的原因 主要表現:(1)國產基質良莠不齊,沒有統一國家標準,商品基質質量不易評判;(2)進口基質價格偏高,初期創業的中小型育苗場因降低成本而選用劣質基質;(3)商家投用戶所好,隨意亂加如多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4)受生產水平和質檢水平限制,導致商品基質的細度、保水性等物理化學性能不均勻不穩定,或出現不合格產品。(5)惡劣環境下基質逆變帶毒,尤其是在低溫條件下,表現出基質含鹽量激增,種子、種苗中毒。
1.2.2 育苗場消毒方面的原因 主要原因:(1)不進行消毒;(2)消毒藥劑選用不當,如單獨使用工業硫磺;(3)消毒藥劑配比不當,如噴施濃度過稀或過濃;(4)消毒藥劑噴撒不到位,噴撒時間偏早或偏晚等。
1.2.3 種子及加溫設施材料采購方面的原因 (1)片面追求節省成本,以致購買劣質種子及加溫設施材料。(2)缺少專業人員,尤其是缺少評判種子及加溫設施材料質量好壞的技術,導致上當受騙;(3)工廠化育苗管理混亂。
1.2.4 嫁接操作不當 主要原因:(1)操作方法不可靠,或操作者技術經驗缺乏;(2)選擇的嫁接模式不當,如砧木配用不當,缺乏抗枯萎性能,以及砧木對接穗有負作用等。(3)嫁接過程消毒不嚴等。
1.2.5 管理方面原因 (1)沒有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2)經營生產職責不明;(3)沒有專業人員或者人員專業能力不具備。
2 蘇北中小型育苗場工廠化育苗風險的防范對策
2.1 完善經營管理機制
第1,要建立健全經營管理制度,制度不僅要上欄上墻,而且要與所有員工的崗位責任掛鉤,與勞動報酬掛鉤。第2,要主動學習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場主及負責技術的人員都應持證上崗,甚至持雙證上崗,即種子檢驗員證、工廠化育苗技能操作證。第3,明確專職風險管理員,專業尋找潛在風險,及時提供化解風險的辦法,專門管理各種種苗生產技術標準(規程),并監督其貫徹落實。第4,適時修正完善本場的各種技術標準(規程)。第5,規范格式合同,應委托專業人士或者法律顧問制作種苗代育合同,并在合同中規范育苗場的法律責任和服務行為,以及風險處置方式等,盡量把供苗糾紛化解在合同簽訂之前。
2.2 嚴格把握種子及育苗材料的采購關
(1)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采購或代辦,并杜絕主觀上存在的片面追求暴利和欺詐取利的想法。(2)堅持安全第一,兼顧成本效益的原則,在普及應用進口基質的同時,積極選擇應用國產優質基質,尤其是在室內外環境相對較好的情況下,直接選用草泥炭等以適度降低生產成本。(3)普及使用招投標等現代商業經營手段,通過貨比3家,爭取供貨商讓利。(4)在建立檢測室基礎上,明確專職內檢員,凡是簽收的新采購種子及育苗基質等物資,做到盡量檢測。(5)所有簽收的新采購種子及育苗基質等物資,必須專倉規范存放和領用,進出倉庫都應簽單上賬。
2.3 提升育苗場裝備水平
目前至少要做到:第1,采用日光溫室或者連棟鋼架大棚。第2,加溫設施優先選用裝備有電熱線的標準育苗床,要建立專門的溫控室,室內安裝溫控儀和與電腦相連的配電盤。第3,棚室四周應裝備標準保溫板、通風電扇,棚頂裝備生物補光燈,雙膜或1層農膜1層遮陽網,裝備機械搖膜設備。第4,溫度計和濕度計及與自動化氣象站要與配電盤電腦相連。
2.4 改進育苗基質處理技術
第1,選用名牌優質基質,不得自配自用基質從事商品化育苗。目前從安全角度建議優先選用荷蘭產等國外基質,或者在認真試驗示范基礎上,選擇使用國內生產的優質品牌有機無機復合基質,以及國外進口和我國東北生產的草泥炭等。第2,做好基質檢測,通過小區試驗,浸漬液種子發芽試驗,以及抽樣對比試驗和委托專業機構代測等。第3,做好基質消毒。主要選用有效藥劑噴灑熏蒸消毒,并且消毒后也要注意再檢測,關鍵測試其消毒效果,以此判斷對種子發芽是否有毒性等。
2.5 嫁接風險的控制與嫁接育苗技術革新
目前市場對西瓜嫁接苗需求量較大,由于受連作障礙的影響和土地經營承包責任制的制約,就東臺而言,年潛在需求量在5 000萬株以上,但目前只能供應 500萬~800萬株。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產能力不足; 二是生產風險較大,近期因質量糾紛引起的案件較多,育苗場不敢積極推廣。鑒于此,第1,要優選嫁接方式。目前建議采取人工嫁接為妥,機械嫁接暫時還不太成熟,實踐表明西瓜等以頂插接為佳,效率較高,也可靠安全。第2,要優選嫁接模式,砧木以選擇京欣系列專育商品砧較為可靠,野生西瓜抗病性能好,但對品質有影響,葫蘆砧產量表現不是很出色,云南黑籽南瓜則抗病性有缺陷。接穗品種蘇北沿海地區應用最多的是早春紅玉、超級冬春、京欣2號等。再生能力差、品質一般的不宜做為接穗品種。第3,要優選服務對象。主要是選擇有種植嫁接苗經驗的老客戶和栽培管理水平較高的中高檔客戶,對于一些種植管理粗放的單位和提特別要求的客戶則不宜供應。
2.6 培育壯苗的觀念要端正
第1,要杜絕使用多效唑等用作壯苗技術措施。第2,要掌握變溫管理措施降低能耗。集中催芽后,高溫高濕攻出苗,苗前溫度一般在30~35 ℃,出苗后則逐步降低溫度至15~25 ℃,注意變溫調節,即日間取高值(前者35 ℃,后者25 ℃),夜間取低值(前者30 ℃,后者15 ℃),定植前1周必須常溫(10~20 ℃)煉苗。第3,幼苗出場前要帶藥帶肥,即噴1次1 000倍40% 毒死蜱加1 000倍的綠之寶或永業生命素等。運距稍遠的再加0.2% 磷酸二氫鉀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