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瑩
評論,是對某一問題或某一事件進行評述,通過分析論證,闡述自已的立場觀點,給人以啟示和引導。
廣播中常見的評論文章有:
社論。社論經(jīng)常是就現(xiàn)實的一些重大問題發(fā)表意見,表明態(tài)度。例如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就常常是通過中央報刊的重要社論直接向全國人民傳達的。
思想評論。一般指抓住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個問題、某種思想傾向進行分析、評論的文章。
另外,在廣播中常見的評論文章還有如理論文章、小評論以及編者按、編后語等。
評論是要直接體現(xiàn)媒體宣傳意旨的,在廣播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因而,播好評論,播音員責任重大。
一、播評論要明確該評論擁護什么、反對什么、歌頌什么、打擊什么
這里首先是播音員的立場和態(tài)度問題。要想播得態(tài)度鮮明,首先自己要對所評論的問題有鮮明的態(tài)度,對評論的問題確信無疑,毫不猶豫,有評論這一問題的迫切愿望。如果自己思想不通或猶猶豫豫,態(tài)度不鮮明,當然不可能說服聽眾,即便拉起架子播,也必然是裝腔作勢。
社會形勢不斷發(fā)展變化,評論文章又多是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而寫作的,它要求播音員的思想感情要跟上形勢的發(fā)展,要播出時代氣息,才能使評論產生巨大的力量。因此,播音員在拿到評論稿件后,就要考慮:是在什么形勢下出現(xiàn)這問題的?為什么目前要對這一問題進行評論?對這一問題聽眾中有些什么反應?這些問題清楚了,知道評論是針對什么而發(fā)的,才能明確它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播出應有的分量。
二、圍繞主題對稿件進行細致的邏輯分析,才能播得觀點突出,層次分明
播音員要想準確、鮮明、生動地傳達評論文章的內容,就必須學會分析的方法,養(yǎng)成分析的習慣,對文章作具體細致的邏輯分析。邏輯分析的具體要求是:觀點明確,中心突出;層次清楚,結構嚴謹;論證有力。主題如同一條紅線貫穿全篇。
觀點明確,中心突出。這是指要準確地找出一篇評論的基本觀點和輔助說明基本觀點的從屬觀點。觀點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播評論就是要讓聽眾接受基本觀點。因此,播音時,一定要把觀點播得突出、鮮明。
層次清楚,結構嚴謹。這是指要掌握評論的篇章結構。弄清層次、結構是為了更好地傳達評論的觀點,使觀點明確,中心突出。
論證有力。評論以講道理為主,有很強的邏輯力量。只有掌握這種邏輯力量,明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播好評論。
主題如同一條紅線貫穿全篇。一篇評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主題則是這一整體中的核心。分析、理解和表達,都必須緊緊地抓住文章的主題,從頭到尾,不論談什么問題,都要為主題服務,不能離開它。
三、在語言表達上下功夫
理解是表達的基礎,但理解了不等于能表達出來。從理解到表達還有一個艱苦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
評論的風格要求,播出時必須尖銳、潑辣,毫不吞吞吐吐。肯定、否定的語氣都要很鮮明,不能模棱兩可。它不是與聽眾“探討”問題,而是發(fā)指示、發(fā)號召,要求播出時語氣堅決,富有鼓舞性,吐字要鏗鏘有力。
要把握好評論的基調。一篇評論的基調首先要根據(jù)它的主題和針對性來定,同時還要受評論規(guī)格及播出節(jié)目的制約。評論主題不同,內容不同,基調也不同,不能有什么固定的框框。
運用好評論的語言。評論的語言概括力強,含義較深,要求播得嚴密,每個字都要清晰,速度不能太快,要讓聽眾有思索回味的時間。評論是一層一層地分析問題,每一層解決一個小矛盾,形成一個小波瀾,故播得要抱團,防止散攤子;各層之間有它內在的聯(lián)系,要用內在語把它們貫穿起來;總起來解決一個大矛盾,形成一個大波瀾。開頭的提出問題和結尾的解決問題、指明方向要互相呼應。
總之,要播好評論,播音員必須要認真把握,深刻領會,理解和表達相輔相成,進而播出有分量、讓聽眾叫好的評論。
(作者單位:赤峰廣播電視臺)
責任編輯:陳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