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飛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繼續教育在利用學院內部資源方面面臨的困難,提出了解決困難的主要途徑,以期對提升我國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的辦學水平有所裨益。
關鍵詞高職學院繼續教育內部資源利用問題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職教育發展迅猛,不論從學校還是學生數量上看,高職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高職繼續教育則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必要補充。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高職學院的繼續教育在發展中存在不少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突出問題,是不能有效地共享學院內部各種資源,包括硬件和軟件的資源,從而制約了繼續教育的快速發展,影響了相應的繼續教育的辦學質量。
1繼續教育不能充分利用高職學院內部資源的原因
(1)高職院校對其繼續教育的辦學定位和功能認識不足。高職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著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但也有一部分是適合成長為研究人才的學生,因為高考發揮失常,而進入高職院校。這部分學生在完成了三年的大專學習后,就迫切需要進入本科等更高學歷的繼續教育。這也恰恰是高職繼續教育的功能所在。而目前高職學院對此往往較多地強調大專層面的教育,對如何通過強化繼續教育在這方面功能重視不夠。
通過對不同行業從業人員進行相關的專業培訓,提升其專業技能和工作效率,是高職院校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由于高職在校學生人數急劇上升,各系部和專業教研室疲于應付培養在校學生的情況下,沒有精力組織專業老師深入企業進行培訓活動。而本身承擔非學歷教育功能的繼續教育卻能集中自己力量,較好地完成這項任務。但高職院校對于其繼續教育的培訓等非學歷教育方面的重視是不夠的。
(2)教學管理上、師資隊伍調配、教室、多媒體、實訓室使用等方面,高職院校主要圍繞在校高職大專生服務,目前,部分高職學院的繼續教育工作一般由學院二級部門繼續教育學院獨立管理、獨立核算,沒有納入學院統一教學管理體系。這種管理體制存在“自由式”教學模式;繼續教育部門對授課教師的特點與專長不甚了解,具體的教學活動往往缺乏前瞻性,屬于“臨時抱佛腳”。學院的教室、多媒體、網上教學資源由教務處統一管理調配,專業老師隊伍和實訓室則由各個系部根據專業設置情況進行調配。繼續教育學院要享用以上資源一般要向教務和各系部門進行申請或協調。
(3)利益割據,各自為政,導致高職繼續教育在發展過程中,與各系部之間難以形成良好的利益鏈條。各系部的利益和高職繼續教育部門的利益長期割據,各自都以本部門的利益出發,而高職院校的人財物的使用權主要集中在各系部,這就客觀上進一步促成繼續教育難以共享學院內部資源的局面。
(4)在學院總資源中,對繼續教育配套投入不足,理論研究不系統,發展滯后。人財物的投入是繼續教育質量的“硬件”保障。普遍投入不足,還要求上繳創收收入,管理人員缺乏、與校內其他部門聯動不足。另外,我國對繼續教育理論缺乏研究,對接受繼續教育的群體層次沒有進行足夠的分析,也導致了教育主管部門對繼續教育發展的決策缺乏理論依據,難以提出適合各高職學院現狀的繼續教育發展戰略,這也成為繼續教育發展滯后的一個主因。
2提高認識、擴大宣傳、創新管理、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學院內部資源,提升高職繼續教育辦學水平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關于“加快發展繼續教育,建立健全繼續教育體制機制,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的精神,如何充分利用高職院校的現有的辦學資源和辦學優勢來提(下轉第45頁)(上接第18頁)升高職繼續教育辦學水平,是擺在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現實問題。我們結合繼續教育的實踐,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
2.1 強化對高職繼續教育的辦學定位和功能的研究,重視高職繼續教育的頂層設計
高職學院其繼續教育的辦學定位和功能應該有明確的認知。高職院校的高層應重視對其繼續教育辦學方向、目標的頂層設計。高職院校應正視部分學生在完成大專學歷后的進一步提升學歷的繼續教育的需求。為此學院應該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學生和社會在職人員的學歷繼續教育需求和學院整體發展的角度出發,由繼續教育部門前頭,各系部各專業教研室聯動,對本科等成人的學歷繼續教育進行專業、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進行整體設計,從教學規律上探究高職繼續教育人才培養認識。
在非學歷教育方面,高職院校應給予繼續教育部門特殊的地位。應明確各系部和繼續教育部門在非學歷教育方面的的不同使命和職責。進一步強化繼續教育的非學歷教育功能,并將其建成為高職院校各種技能培訓、非學歷進修的樞紐和中心。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要主動開展以提升就業和文化水平為重點的繼續教育,率先實現年培訓人次達到本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數的2倍。
2.2擴大宣傳,為其爭取學院資源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各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對繼續教育的宣傳,爭取學院領導、各系部、管理及后勤部門以及師生的理解與支持,營造有利于繼續教育健康發展的校內輿論氛圍。要加強宣傳繼續教育的重要戰略地位,從各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院校走“政府主導、學校主體、行業指導、企業參與”辦學模式,政府、學校與行業企業三者的紐帶之一就是繼續教育。繼續教育一頭牽著學校,一頭連著行業與企業,宣傳繼續教育的功能與作用,有很強的實踐性。同時要及時將繼續教育實踐中的重大活動和影響在院內信息中心進行發布,將一些好的做法進行總結并進行必要的宣傳,提升高職后繼的影響力。
2.3創新管理
創新管理,建立完善繼續教育部門與學院教學管理部門、各系部、教研室之間的運行的制度、機制。特別是在師資、教學設施等資源配置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機制上要下力氣進行創新。各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部門是從事學校成人學歷教育及非學歷教育管理的職能部門,同時也是教學的實施單位,這就牽涉到了繼續教育部門與校內各院系的關系。應該明確,學校教務部門統籌學校各類教學資源,各項教學任務主要由各院系承擔。繼續教育部門工作的重心應該放在對各類成人教育辦班的統籌、規劃和管理。
2.4高職院校應加大對其繼續教育的配套投入,使其在發展中得到相應硬件和軟件資源的保障
在硬件方面,學院在保障大專教育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其后繼教育可以使用教室、多媒體、專業實訓室等,同時學院應劃出專屬教學區給繼續教育部門,供其進行教學和培訓使用。針對繼續教育的特點,學院對繼續教育的培訓設施應增加必要的投入。在軟件方面,對在后繼教育有專長的老師,學院應增加必要的經費,安排他們進修,以增強他們在后繼教育方面的優勢,促進后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由于后繼教育涉及的網上教學資源與高職的大專教育有明顯不同點,所以,高職院校應通過增加投入,加大繼續教育的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