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記者 楊勇)9月6日-7日,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在重慶舉辦部定點批發市場信息重點采集點信息員培訓班,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巡視員陳麗水在會上指出,要深刻認識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采集工作的意義和作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要運用好行政資源,為部信息中心和各定點市場做好服務;部信息中心要運用好網絡資源和技術力量,支持各定點市場做好信息網絡升級改造工作;希望廣大批發市場信息員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全國農業市場信息工作和所服務的市場發展多作貢獻。重慶市農委副主任劉啟明、農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田作了情況介紹,全國40余家定點批發市場的負責人和信息員出席會議并作了交流發言。
陳麗水首先高度評價了農業市場信息工作,特別是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采集工作取得的成就,認為信息采集工作順應整個農業市場化進程,是形勢發展的需要,是政府宏觀調控的需要,是中國市場化進程深入發展的需要。據了解,自2009年開始,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在全國選擇10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信息采集點,重點監測58種“菜籃子”產品每天的價格和交易量,并同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部屬“五個一”新聞媒體密切合作,開辟了覆蓋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絡的全方位信息發布窗口。經過幾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聯網報送體系,一支由各批發市場采價員組成的信息員隊伍,一套主要農產品價格報送、考核、評估制度,一個上下聯動、相互協作、互利共榮的工作機制,一個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平臺,一個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價格信息數據庫系統。
陳麗水指出,從多年運行情況來看,這100家批發市場的信息員已經成為了一支強有力的隊伍,為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和廣大市場主體提供第一手信息,為政府的宏觀決策,為老百姓的日常消費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各個市場在信息采集與發布過程中也得到了宣傳,信息員的個人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下一步工作要繼續加強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服務創新,完善信息采集制度,強化分析研判與信息發布,增強促進市場平穩運行的引導能力。農業部正謀劃在特色優勢農產品的集中產地建設一批國家級專業批發市場,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積極爭取支持。
重慶市農委副主任劉啟明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感謝農業部長期以來對重慶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給予的支持,希望與會領導同志和代表在重慶多走走、多看看,對農業市場信息工作留下寶貴意見。
北京水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長沙馬王堆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蘇州南環橋市場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和信息員代表在會上作了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