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在敕書中有“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是以貴州之名稱此地區的最早記載。
貴州是個充滿靈氣的地方。此次貴州之行,從貴陽到安順,從安順到荔波,再從荔波到三都,全程下來在山路上跑了一千多公里,從這座山到另一座城,看到了美麗勤勞的少數民族姑娘、品嘗到好吃的酸湯魚、欣賞了優美的自然風光……印象最深的是,在山地上發展起來的特色農業,荔波滿山的蜜柚樹、三都比山高的葡萄架、四季種植的馬鈴薯等。這一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貴州農業的魅力。
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擁有著獨特的高原氣候,造就了當地與眾不同的高原農業;山地海拔落差大,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溫度在15攝氏度左右,降雨充沛,雨熱同季,使當地具有發展立體農業的優勢;在山區農業的發展中,少數民族發揮吃苦耐勞的精神,將傳統耕作方式與現代農業相結合,展現出民族特色;此外,貴州污染少、生態環境好,生產的食品安全、健康,具有生態農業的特點。
青山綠水間的高原農業、立體農業、民族農業、精品農業、生態農業,為我們展現出一個充滿靈氣、多姿多彩的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