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金鋒 彭惠玲
“我去年參加了省農廣校舉辦的新型農民農業專業技術培訓后,投入資金16萬元,租賃了28畝土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農業生產技術,種植大棚西瓜和蔬菜,實現年總收入28萬元,年純利潤12萬元!”安徽省界首市憨友西瓜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劉輝一見到筆者就樂開了懷,非拉著筆者去看他家種植的大棚西瓜。
農廣校與合作社聯姻創新農民教育培訓機制
近年來,安徽省界首市創新新型農民教育培訓機制,加大農民技術培訓力度,大力發展新型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結合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富效應,通過對合作社社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把技術運用于生產實踐中,涌現出一大批生產致富能手。據界首市農廣校校長李軍介紹,安徽省界首市憨友西瓜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該合作社成立之初僅有18戶社員,20多畝土地,40個大棚栽培西瓜種植蔬菜,畝收入僅6000多元。當時周圍不少村民處于觀望狀態,不愿意加入合作社。有的擔心栽培西瓜建大棚投資大,缺乏栽培西瓜技術,怕田間管理技術跟不上,出現病蟲害自己無法應對;有的擔心西瓜栽培面積擴大了,產量多了西瓜賣不出去;有的擔心市場競爭激烈,那些已經掌握栽培西瓜技術的農戶不愿把栽培和管理的關鍵技術傳授給自己。
走村入戶手把手教技術田間地頭面對面學知識
界首市農廣校經調研后結合合作社實際,于2009年在該合作社基地,重點圍繞西瓜栽培、田間管理技術和其他蔬菜栽培技術開展新型農民農業專業技術培訓。在培訓中,該校本著“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聘請蔬菜和西瓜種植方面的專家授課,運用現代視頻媒體、投影儀等教學培訓手段,根據農民生產需求,不斷創新培訓方式,做到靈活多樣。該校除集中培訓外,還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學員聽得懂、看得清、學得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面對面、手把手、零距離開展田間技術指導,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些學員通過農業專業技術培訓后,系統地掌握了西瓜栽培技術,他們不僅學以致用,把所學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同時還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周圍群眾,這些群眾掌握了西瓜栽培和田間管理技術后,紛紛申請加入憨友西瓜農民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西瓜栽培面積不斷增加,且效益明顯提高,不少學員成了該合作社的技術骨干。在培訓中,該校不僅圍繞農業生產技術開展培訓,還結合當地農民需求實際,就現代農業新知識、新技術、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農村合作社經濟管理與國內外農產品動態及農村所需要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進行培訓,使學員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管理知識。
進行科學管理獲取高產效益
通過界首市農廣校的專業職業農民技術培訓,憨友西瓜農民專業合作社有了質的飛躍,不僅吸引了周邊的農民加入合作社,擴大了合作社的生產規模,而且合作社在管理上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們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和理念管理合作社,要求社員必須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產中進行科學規范管理,要求社員堅持“四化”、“五統一”標準。“四化”即“科學化、規范化、規模化、標準化”;“五統一”即“統一供種、統一大棚栽培、統一技術指導(包括搭棚、育苗、移栽、嫁接、生長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統一信息、統一銷售”。農民加入該合作社后,利用直銷方式進行銷售,改變了過去地頭市場,客戶壓級壓價現象,產品銷售不成問題。
合作社通過界首市農廣校開展的新型農民職業培訓,涌現了一大批蔬菜生產技術能手。該合作社理事長劉子新,去年種植了20畝西瓜和蔬菜,年總收入24萬元,實現種植純利潤10萬元;合作社社員肖統運運用新型農民農業專業技術培訓掌握的農業技術知識進行配方施肥、生物化控防病、科學田間管理,去年租賃了20畝土地栽培大棚西瓜和蔬菜,年收入達18萬元,實現年純利潤達9萬元。
新型農民農業專業技術培訓不僅帶富了一大批致富能手,還保障了合作社農產品的質量,提高了合作社的信譽,促進了合作社的快速發展。截至目前,該合作社已發展社員200多戶,土地1000多畝,大棚2000多個,實現每畝毛收入1.5萬元,每畝純收入1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