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彩表現花卉具有鮮艷、柔和的美感,這種美是其它陶瓷工藝,如青花、古彩和新彩所無法替代的。景德鎮陶瓷裝飾中表現牡丹這一題材,在古代就開始了,人們對于這一主題的喜愛,跨越了一個又一個時代,并得到大眾普遍的青睞。當粉彩牡丹以全新的姿態出現時,它多與其它紋飾,如動物紋飾進行組合裝飾。筆者結合個人的繪畫經歷敘述粉彩牡丹與幾種典型動物紋飾組合裝飾特征,和大家分享我的創作體會。
一、注重牡丹與蝴蝶的關系
粉彩牡丹紋飾與蝴蝶紋飾的組合,通常以寫實的手法繪制折枝牡丹和蝴蝶,色彩柔和且富有變化。牡丹紋飾器物底部向上展開,蝴蝶多繪于器物的上半部,所以常給人以向上之勢一一牡丹的生長之勢和蝴蝶的欲飛之勢。這種向上之勢使靜止的畫面蘊涵著一股動感:畫面是靜止的,但畫中之物給人的感覺則是運動著的,不禁使人有了“蝶戀花”,“花欲語,鳥欲飛”的聯想。而在這種聯想中,牡丹花與蝴蝶又是融為一體的——牡丹因為蝶飛而分外嬌艷,飛蝶因牡丹而凸顯生機。二者仿佛一對知己,還未遇及,就已經知道了對方的“思緒”。這正體現了牡丹與蝴蝶的既為彼此,又為統一的關系。
二、注重紋飾與器型的結合
瓷器的造型繁多,粉彩牡丹紋飾與蝴蝶紋飾組合進行的裝飾常見于瓷板、碗、盤、瓶等器物上。
在裝飾碗的時候,牡丹紋飾的展開充分考慮到與碗型的結合。牡丹紋飾常由碗底向上展開,多作為主體裝飾在正面,枝葉中的一枝從正面展開,向背面生長,從任何角度的平視效果中,都能感受到碗的上大下小與牡丹紋飾的前實后虛,上疏下密相關聯,營造出紋飾與器型完美結合的效果。例如:雍正粉彩花蝶紋碗,瓷胎潔凈秀麗,造型優美。可以看出,紋飾的構圖成上疏下密的布局,牡丹紋飾裝飾于一側,蝴蝶紋飾裝飾于另一側,使得紋飾既整體又不失活力。
在裝飾盤的時候,當牡丹紋飾繪于盤心部位時,盤的周邊留白,并不與過多的邊飾結合,既突出了主體部位的主體紋飾,又使畫面的藝術效果更加地純粹精煉。當牡丹作為邊飾時,盤的中間部位裝飾蝴蝶紋飾,此種構圖方式使蝴蝶更加靈動,仿佛蝴蝶在猶豫到底哪枝花朵可供自己停留。此種靈動的產生,是以瓷胎的大量留白為基礎的。
三、注重牡丹與鳥的組合關系
在粉彩瓷器中,與牡丹組合的鳥類常見有:白頭翁,孔雀等。而且多裝飾在體積較大的器物上,如:花盆、瓶、筒、罐。
1、構圖多采用折枝牡丹,花多鳥少
當牡丹與鳥組合時,多采用折枝牡丹,花朵數量多且飽滿,主體部位的花朵鮮艷碩大,枝葉比與蝴蝶組合時更加茂盛,形成一片花團錦簇的效果。在主體花朵的周圍,多配有一只鳥,或立于花枝之上,或展翅欲飛,或正在尋覓花枝停息,以花的繁茂和烏的生機感動觀者。如光緒粉彩牡丹白頭翁紋花盆,畫面為一對白頭翁棲息于牡丹花枝上。牡丹左右各一枝,中間花枝上的白頭翁機敏靈巧,向著同一方向注視,似乎被右側盛開的牡丹所吸引。旁題詩句:“富貴綿綿到白頭”。
2、注重牡丹與鳥的搭配
牡丹紋飾與鳥的搭配有許多方面:構圖的搭配、色彩的搭配等。
在構圖上,有一株牡丹與一只鳥的搭配,也有一叢牡丹與多只鳥的搭配,一般左右分配二者,形成上下,疏密對比。牡丹紋飾花頭的朝向多向左或向右,鳥則與牡丹面對或同一個朝向,給人以花烏在對語交流或共同期盼遠方、未來的聯想。在色彩上,牡丹紋飾的顏色多為艷麗的紅色,鳥則色彩較深,但變化豐富,形成與花的色相、色階的對比。同時,鳥羽也在色彩上與牡丹葉的綠色相呼應。這樣這種構圖、色彩上的對比和統一,一方面給觀者的視覺沖擊力強:另一方面則形成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3、構圖上多采用半景式構圖
由于粉彩技法的特點,使得粉彩畫與工筆國畫聯系緊密。構圖上也借鑒了國畫“半景式構圖”的方式。當牡丹與雞組合時,畫面中并非是二者的共處,更多地加入了山石、人物、其它花卉等。這也使得畫面的內容豐富。如乾隆粉彩雞雉牡丹紋天球瓶,構圖十分飽滿,繪有山石、錦雞、牡丹、桃花,畫面生動艷麗,錯落有至。兩只錦雞在高低出落的山石上停歇,牡丹花、桃花圍繞在山石和錦雞的周圍競相開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4、畫面主次對比統一。在構圖上牡丹多作為畫面的主體紋飾,由于雞的加入,畫面在色彩上形成了對比統一:牡丹紋飾設色鮮艷,富于變化,而雞的裝飾色彩更加豐富,與牡丹紋飾形成了對比。然而,在豐富的色彩變化中,雞紋卻色多而不亂,與牡丹紋完美地統一在一幅畫面上。這種符合視覺規律的安排,自然給人以感性的愉悅和理性的滿足。
總之,牡丹紋飾與動物紋飾的組合裝飾特征,是通過對牡丹和動物的精彩描繪來體現意境之美的,是以對比統一為原則的,是以陶瓷粉彩技法和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為基礎的。筆者希望通過對粉彩瓷牡丹與動物組合紋飾特征的研究,促進大家在這一領域更全面深入地研究,使之趨向系統性、全面性,創作出更多讓人滿意的陶瓷作品來奉獻給大眾。
葉烈清1979年生于江西樂平,江西省工藝美術師,高級陶瓷美術師,文聯瓷畫院特聘畫師。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景德鎮美術家協會會員。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跟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何叔水學藝多年,成為入室弟子。
其作品以人物、花鳥見長,特別擅長牡丹。多次參加全國大型展覽并獲獎,深受廣大陶瓷愛好者、收藏家好評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