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君羨
摘 要:該文就《基于windows平臺的網絡構建》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改進思路與方法,提高學生運用windows平臺進行網絡組建和網絡服務管理的職業技能。
關鍵詞:windows平臺 網絡構建 實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2(b)-0-02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constructthe network base on
windows platform”
HuangJunxian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Guangzhou.GuangDong 510650)
Abstract:The problems of “construct the network base on windows platform” practice teaching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and the proposed improvement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windows platform network formation and 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vocational skills.
Key word:windows platform network building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1 課程概況
掌握并應用windows服務系統是中小型企業從事網絡建設和網絡管理的核心技能之一,涉及IP規劃、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DHCP、流媒體等內容。在windows服務的實際應用中,企業往往部署了windows自帶的服務(如DNS、WEB)和其他服務生產商的產品(如ServU、Helix),《基于windows平臺的網絡構建》課程教學內容包含windows server系統管理和服務管理、主流應用服務的配置與管理、IP規劃與配置。培養學生掌握IP規劃與配置能力和基于windows server網絡服務器自帶服務和市場主流應用服務的規劃、配置、管理和維護能力。該課程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理論同實操并重,課程應和企業應用實際緊密結合,并同IT職業技能認證(MCP)相結合。在理論教學中應注重TCP/IP各協議在網絡網絡組建和網絡服務中的應用,在實踐中踐行TCP/IP;在實踐教學中不僅應注重網絡組建和服務部署的教學,更應當強調網絡規劃、網絡維護中的故障檢測與排除能力的教學。
2 課程傳統實踐教學特點及存在問題
(1)教學內容重單知識輕復合型知識。學生畢業后一般首先從事網絡管理工作,在網絡服務運維中學生需要應對的主要工作是網絡故障檢測與排除,而這項工作需要從業人員具有較為全面的網絡知識和技能,并能結合網絡故障檢測知識對故障進行分析、定位和排除。在目前的課程教學中,教材基本都是按知識塊進行編撰的,教師理論教學也是按知識塊來進行教學的,而實踐教學也是對單知識模塊的部署與驗證,例如DNS的教學中一般涉及主DNS、輔助DNS、委派DNS的講授與實訓,而忽略了DNS與WEB、DHCP、NAT、公網DNS的集成與應用,而在實際運維中DNS卻是在上述集成環境中實現與應用的。(2)實訓環境簡單化。在學生實訓過程中,傳統教學通常采用未做部署的服務器進行實訓,并普遍采用了虛擬化技術。由于服務器都是新裝未部署的,因此學生在部署新服務時通常都能根據提示順利完成實訓,而采用了虛擬化技術則組網變得更加容易,大大節約了時間和投入成本。而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一些應用服務的部署通常是在已安裝了部分服務的服務器上部署,網絡組建則是在物理設備上接入,這在服務的安裝與部署和網絡組建上都必須考慮原有網絡環境因素,并且在部署時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如端口沖突、通信故障等),這些恰恰是學生應學習的技能重點。(3)實訓重部署與驗證輕過程與質量控制。教師在考察學生實訓質量時通常只注重實訓結果而忽略實訓過程,在實際工作中,工程師進行工作任務的每一項都需要進行測試,如果遇到問題應及時解決,個人無法解決則可以借助團隊力量去解決。對工作任務的分步驟完成與測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熟練運用各類測試工具及時發現問題,避免產生更復雜的錯誤,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操作規范和團隊協作能力。
3 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措施
(1)重構實訓項目。針對每一個知識單元的實訓教學,學生首先需要掌握本知識內的項目實踐,其次是該單元知識和前序知識間的集成應用實訓。通常前者都是一些相對簡單的配置與驗證性實訓,而后者才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課程知識的關鍵。對于單元知識內的實訓,可以將企業應用分解為小需求項目,通過小項目來考核學生對單元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在WEB服務構建中設計了4個單知識實訓:公司靜態網站的發布、公司動態網站的發布等,這4個單知識實訓覆蓋了WEB 服務的所有課程知識,如圖1所示。對于復合型項目實訓,應引入一個復合型的企業實訓,考核學生在一個復合環境中如何實現本單元知識和前序單元知識的掌握程度,本例中不僅考核Web服務知識,還考核前序單元的路由、DNS、FTP等知識。WEB單元項目實訓項目如圖2所示。在實訓項目的實施上,單元小項目實訓可以在課內或者學生課后完成,學生可以根據教師教學演示和教材教程幫助下自行實現。對于復合型項目實訓則安排在實訓課中以小組的方式完成。(2)構建進階式項目實訓體系。課程教學內容以工作任務為主線,TCP/IP協議為暗線,按從易到難規律組織課程知識單元。每一個知識單元的單元項目實訓按單元知識的難易情況從易到難設計,復合型項目實訓則由本單元知識和前序單元知識構成。由此構建單元內遞進關系的單元實訓項目和各單元進階式復合型實訓項目,如圖3所示。(3)實訓環境即工作環境。在實際工作中,windows服務首先必須解決硬件服務器的連接和網絡接入的配置,然后根據企業應用需求做服務部署。通過在學生實訓計算機上安裝多塊網卡,并配備路由器、交換機、配線架、跳線等設備,讓學生根據實訓拓撲和企業應用需求進行網絡組建和服務的部署,提供了與工作環境一致的實訓環境。,通過故障的檢測與排除很好的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并增長其工作經驗。在課程實訓中,每組設備因不同班級課程的實訓,計算機及網絡設備會因此存在歷史配置,在計算機、網絡設備并不設置自動還原,跳線和接插件老化等綜合環境下實訓必然會出現一些不確定性的故障和沖突(如跳線問題、服務沖突、路由錯誤等)。這些問題正是將來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學生實訓時,會因這些問題而對本次實訓產生影響,學生首先需要運用故障檢測與排除知識解決這些問題,然后再部署計算機和網絡設備以完成本次項目或工作任務。對所有網絡設備都不設置自動還原功能,目的是人為的為學生“制造故障”,這如同一個新網絡管理員接受舊網絡管理員工作時面臨的問題,他需要用到網絡故障檢測與排除的綜合知識及技能。在真實的工作中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本門課程的知識和技能,還鍛煉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能。(4)全程跟蹤式項目實訓過程控制方法。傳統項目實訓單純采用學生實訓、教師輔導的模式。我們發現在這種模式中,大多學生在實訓前沒有進行實訓預習,實訓效果較差。考慮到該課程對技能性培養要求非常突出,課程組為此設計了全程跟蹤式項目實訓過程控制方法,嚴把項目實訓關。學生以分組方式完成整個項目實訓,教師跟蹤并控制學生實訓過程及結果,如圖4所示,具體如下。①首先教師分配下一次課的實訓項目,并要求學生在實訓前完成項目分析,提出解決辦法,并設計成PPT,提前提交給教師(FTP)。②教師在實訓前檢查學生的PPT以便了解學生對本次項目的具體準備情況。③每次實訓前老師隨機抽取1~2組學生上臺講解對這個項目實訓的分析過程及解決辦法,此時根據出現的疑問采取師生互動討論的方式及時解決。對于PPT出現的普通問題也在實訓前引導學生討論解決。對于個別小組的問題,教師單獨同小組討論解決問題。④學生開始實訓,對于實訓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查閱資料自我解決。⑤實訓結束后,提交完整的項目實訓報告文檔(包括步驟、分步驟現象、分步驟測試結果、實訓結論、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過程描述)。⑥教師審閱報告文檔,評分并記錄成績,下次授課時再總結本次項目實訓。
4 結語
通過設計進階式項目實訓在真實工作環境的實訓環境中按項目過程控制方法完成源于企業的工作任務,很好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學生實訓與實際工作一致,不僅培養學生技術技能,還從實訓中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晏立強.高等學校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輕工科技,2012(1).
[3] 馮德山.關于實踐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討[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
2009(2).
[4] 蘆濤.提高實驗課質量的幾點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