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博
摘要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是為適應社會發展而進行的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改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對教學模式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教師、教材和學生有了新的要求,并賦予這三個要素具有新時代化的含義。
關鍵詞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教師教材
中圖分類號:H4/8 文獻標識碼:A
面向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是以應對教育改革與發展實踐需要的專業能力培養為指向的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面向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解決了長期以來學校的畢業生不能馬上適應泰語工作實踐的需要的問題,使學生的泰語專業學習緊密聯系職業知識教育實際。
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是通過教學目標來體現的,并在教學活動中得以實現。教學活動和教育活動一樣,具有強烈的社會性特征,作為外語的小語種——泰語教學活動尤其是如此。事實證明,封閉式的課堂教育難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泰語人才。泰語教學活動只有把課堂教育和具有社會實踐性的系統化培養活動結合,才能符合泰語教學規律和現代教育關于“人的發展”的要求。
泰語教學活動是具體的和專門的教育活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造就和培養能熟練掌握與運用所學泰語知識,并能夠善于運用泰語與泰國人順利進行社會交際和工作等活動的人。因此,我們認為泰語教學活動的目標應有三個方面:(1)專業知識目標:扎實、規范的語言知識;(2)專業技能目標:熟練得體的語言應用能力;(3)交際心理發展目標:通過泰語專業的學習要使學生達到最高目的是運用所學泰語進行交際和工作等活動,而取得成功就需要需要良好的心理和高尚的品德基礎。因此對于泰語專業學生來說,課程中相應的交際課程和交際訓練時必須和必要的。其目標包括對外部環境關系的認識能力即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對待自我生活事業的態度、情感和意志的能力即品德修養等內容。
我們要通過教學活動來完成教育目標,教學活動由多方面因素構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學生和教材這三個要素。為了適應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下進行的教學活動。教師、學生和教材這三個起決定作用的要素面臨著眾多問題。比如:教師在教學中是傳授知識者還是知識源,是學習者的伙伴,還是學生與社會的橋梁?教師、專家權威如何體現?在教學活動中以往處于被動的學生,如何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如何使學生以外語學習為中心實施學科知識交叉,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和心理發展,避免高分低能現象?教材在教學活動中是選擇強調語言規范知識的語言材料,還是應選擇即包含外語規范知識內容又能體現相關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外語語言材料?
在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下進行的教學活動,對教師、學生和教材這三個重要要素提出新的要求,并同時賦予了其新的含義:
1教師
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的教學活動對教師的要求更高,而且使教師這個職業更具挑戰性:
首先,教師必須是泰語語言專家和泰語教育專家,是泰語教學活動的設計師和組織者。同時,還應當是學生的交際對象和學習伙伴。
其次,教師必須具備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行業知識和相關的學科知識。如: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外貿、旅游、法律、外交、市場營銷等學科、專業知識和技能。
最后,教師設計的課程及課程項目要明確、具體,同時要教會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和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具體如下:
教師要廣泛收集各種語言材料,按既定的課程或教學活動項目的目標,來選擇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方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目的,設計制作大量的泰語教學活動項目備用。同時,教師要明確各項教學活動的目標和預期效果,充當泰語教學活動的協調者、咨詢員和學生學習心理的調節者,使學生對學習活動有新鮮感和成就感。教師要根據教學模式的目標和各類具體課程的目標,制作泰語教學活動效果評價標準,監控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必須不斷體驗生活,不斷自我發展專業技能,以應對學生學習活動的需要和應對開放式課程和教學活動項目的挑戰。
這幾點實際已經包含了教師的政治素養、職業素養、業務能力和師德發展等主要的素質要求。
2學生
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是一個以學生為核心,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系統。所以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教學活動中的學生,首先應當按照學科知識對人的規定性塑造規律嚴格規范自己的學習行為。同時也要根據社會對人才消費的特征和發展趨勢,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其次,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中的學生還應當明確自己的所學專業的總體學習任務,還必須是開放性課程學習中的有思想、情感、實踐、創造性的學習者,是課程活動和具體教學活動項目的主人;是泰語語言學習與實踐課程中帶著各種角色性質的參與者。所以這個模式下的教學必須對學生和學習方式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要求如下:
(1)學生必須自己選擇和確定學習活動并選擇完成課程任務的途徑和方法。
(2)學生必須把教師、圖書館、校園文化活動等作為主信息源,明確這些信息源是學習的客體而不是學習的主導。學生應當明確自己才是學習和教學活動的主體,必須自己動手廣泛收集必要的泰語信息和資料,并根據課程要求自我加工處理和利用這些信息和資料。
(3)學生必須學會自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自主設計學習方案并按照課程要求進行獨立的學習并自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4)學生必須學會運用所學泰語主動交流,積極參加討論、接待外賓,在實踐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外語能力。
(5)學生必須有學習成果,學生必須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學習和畢業設計。
因為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教學模式是一個圍繞學生學習展開的外語教學的方法系統,所以它的教學實踐活動就必須隨時隨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認知活動的變化。并建立一套根據學生學習差異、刺激、鼓勵學生學習活動的方法,對幫助學生和老師隨時調整教與學的關系,促進外語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3教材
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教材的編寫和選用的標準有如下:
(1)教材編寫或選用要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標準。以學生為中心的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教材必須注意以學生的學習即以具體的教學對象的學習為基礎,科學合理地調配好泰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要素的關系。作為放映課程主體內容的教材就必須具有可誘發學生主動學習動機的刺激性、激勵性和生動性特點。同時,教材還應當能給學生預留空間,促使學生主動選擇和利用相關學習材料。
(2)教材應符合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交際能力培養的需要。事實證明,幾乎沒有人能夠只靠正規語言課程就能學會一門語言,并能流利地進行交際的。能用外語流利進行交際的人多數是因為大量真實交際的結果。可見,交際是學習外語的最重要的活動,這里的外語當然包括小語種之一的泰語。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強調它的教材還必須具有能夠提供泰語交際環境條件的功能。
(3)教材必須具有真實性特征。人對他人語言的反應通常有三種:一是經驗反應,二是理解反應,三是公認。經驗反應是人對客觀事實的反應,理解是一種個人運用知識的過程,而公認則是個人在參與群體的爭論并通過爭論最終達成的共識。根據人與語言關系的這一規律。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的教材,不僅要滿足泰語交際活動的需要,而且還要滿足學生長期學習目標的需要。
(4)要符合長期教學目標的需要。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的教材,為保證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和保證學生在離開課堂或走出校門以后,乃能不斷地、有方向性地參考教材,提高所學泰語水平,就必須使教材具有教會學生學習運用語言的方法的功能。
(5)教材應具有多樣化學習功能。由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的教學目標所決定,它的各個課程的教材應具有多樣化的學習功能,應能夠滿足不同教學對象和學習方法的需要。如所選教材要能夠適應動態的、系列的學習活動的需要,符合追求語言準確性學習活動的需要,能滿足那些追求交際經歷的、分析性、綜合性、演繹性和獨立性的學習活動需要,可以應對依賴性學習活動、全封閉性學習活動和開放性學習活動需要等。
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要求把教學活動看作是一個開放性系統,這個系統由諸多要素構成,其中教師、學生和教材是影響教學活動中的最重要的要素,這三個要素在教學活動中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復合型泰語人才開放培養模式較于過去封閉性培養模式,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宰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材成為鮮活的豐富多彩的專業職業技能知識。在這個培養模式下,我們學校一定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現代化建設需要和發展中泰兩國人民友好往來需要的泰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江兵.開放式復合型國際經貿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23(19).
[2]王建華.自主學習與能力培養[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16(5).
[3]魏峰.論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9(5).
[4]粟霞.科技日語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法的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學科版),20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