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玥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同時又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本研究方法的實驗科學。因此,實驗課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是舉足輕重的。但很多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卻一味地強調實驗過程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導致學生在實驗課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卻遺失了人性的最美一面。
一、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實驗不是一味地按照步驟操作,而應該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帶著問題有目的的去探究,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培養學生探索生命奧秘的精神。如在“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中,老師并不直接把探究過程告訴給學生,而是先讓學生自己去抓鼠婦,可能有的同學很容易就找到了,而有的同學怎么也找不到。這時,老師就會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的同學很容易就找到了呢?于是讓找到鼠婦的同學描述鼠婦的生活環境。最終,同學們發現,只有在陰暗、潮濕的環境條件下,才容易找到鼠婦。于是,有同學就提出問題:“鼠婦的分布受光的影響嗎?”,“鼠婦的分布受濕度的影響嗎?”,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激起了探究的積極性,從而培養了探索生命奧秘的精神。
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實驗常常需要多人的共同努力、團結協作才能成功。在實驗教學中,通常要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各組成員共同完成實驗。在此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強調小組之間與小組成員之間的協作,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協作。如在“測試握手——握手反應要用多少時間”這一活動中,就體現了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如果20個同學中,有一個同學精力不集中,可能導致測試出的“握手”反應時間就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從而影響到全組活動的成敗。所以,在實驗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是極其重要的。
三、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實事求是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則,實驗更應該強調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應該按照實驗過程,實事求是的記錄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如果實驗沒有成功,也要實事求是的進行記錄,而不能弄虛作假,憑空捏造。如在“用顯微鏡觀察動植物細胞”實驗中,我要求學生將在顯微鏡中看到的細胞結構通過繪圖的方式記錄下來,有的同學因為操作錯誤而沒能看到真正的細胞結構,但又要完成作業,就自己憑空想象或者就干脆照著書中的細胞圖繪了起來。又如,在“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實驗中,有同學在記錄得到的實驗數據時發現由于實驗不嚴謹,導致5%的酒精下水蚤心率反而比10%的酒精下心率還高,于是就修改實驗數據,將兩者調換了。還有的同學甚至所有的數據都是憑空亂寫的,更有甚者直接抄襲別人的實驗報告。其實,實驗出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特別是初中生,從小就應該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所以,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對此現象視而不見,而應該嚴肅批評,耐心教誨,杜絕此種現象的發生,這將對學生今后的一生受益匪淺。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衛生習慣
在實驗教學中,對學生行為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不容忽視。實驗課對于很多同學來說,就意味著是“玩課”,一到了實驗室,就像脫了韁的野馬,難以駕馭。老師在上實驗課前,就應該給學生做好思想教育,強調進入實驗室的紀律,對在實驗課中違紀的學生作出處罰,讓學生明白實驗課的重要性。
有學生經常將零食帶到實驗室來吃,對這一現象老師應特別重視,教育學生實驗課不能吃零食。其一違反了實驗室的紀律,其二會弄臟實驗室的衛生,其三生物實驗中有些試劑有一定的毒性,吃零食時很可能會將有毒試劑誤入口中,從而對健康造成危害。相信經過老師的教育,學生定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此外,有學生做完實驗后,用過的玻璃儀器不清潔,廢棄的物品不丟到垃圾箱,自己的桌面不整理,針對此現象,老師除了應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外,還應在實驗后監督學生清潔儀器,整理桌面,然后讓小組長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長久下來,學生已能在每次實驗結束后自覺完成衛生了。教師還應教育學生愛護好實驗室的各種儀器,不故意破壞,不違規操作,讓學生知道實驗儀器損壞要賠償,使學生自覺養成愛護公物的良好行為習慣。
五、培養學生關愛生命,愛護動物的公民道德觀
地球上有眾多的生物,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都是以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為前提的,每一種生物的消亡都可能對其他生物造成災難性后果。人類與其他生物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他生物的生存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應適時的滲透這方面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尊重自然、關愛生命的品德教育。生物實驗中經常會用到小動物作為實驗材料,很多同學對這些小動物十分感興趣,做完實驗后,還繼續的玩弄它們,導致小動物死亡。針對這一現象,我在實驗課中,及時滲透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道德”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地位,培養學生關愛生命、愛護動物的良好道德品質。
總之,在實驗教學中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措施。生物教師中應充分挖掘實驗教學中的人文教育,改變傳統實驗教學中只關注學生實驗知識、技能、方法、能力的培養,潛移默化地滲透對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教育。最終,在實驗教學中也能彰顯人性,更具生命的活力。
(作者單位:遵義市第二中學生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