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銀芳 楊竹音
摘要:實踐教學是培養現代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之一。為了應對藝術類專業教育面臨的挑戰,解決存在的問題,加強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應做到:打好基礎,注重實踐,形成特色,建立以實習基地為依托,實習與就業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文章結合本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如何加強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創新教學做一些探討。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實踐;實踐教學
一、背景分析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加大,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越來越激烈,高校教育面臨巨大挑戰。如何培養適合社會市場發展需求的人才是高校教學的最終目標,所以我們需要在教學改革中更加重視專業實踐教學。
目前,國內對實踐教學的研究依然比較滯后,有些院校的實習工作,往往是走走過場,甚至把實習任務推給家長,讓學生在家長的監督下開展實習,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使得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因此,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的研究,對實踐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實踐方法與措施
(一)優化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
1.制定與時俱進的實踐教學計劃
在實習、實訓大綱的指導下,“實踐教學計劃”是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依據,是實現“具有綜合素質和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執行文件。我系根據“加強基礎、拓寬專業面、強化實踐、突出能力、注重創新,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造性能力的高度,周密地制定了切實可行、有創新意義的實習、實訓計劃。針對專業特征和社會人才需求,我系聯系行業內知名的設計單位,組織學生與一線設計師進行交流活動,特別聘請經驗豐富的設計工程師全程參與指導學生的設計項目,從項目的前期現場勘測、資料收集到項目的造價結算竣工驗收整個設計流程的學習。這樣一系列的實踐教學計劃,從組織形式上保證了實習教學高質量地開展,避免了因沒合適的實習單位、實習場所和條件而使實習課程“放羊”現象的出現。
2. 實習、實訓室全面開放
作為應用性極強的學科,藝術設計專業實習、實訓室承擔了很大的支撐任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條件,從實踐來看,全面開放實訓室是提高專業實習的最佳方法。我系對模型實驗室,美工實訓室實行了全天開放,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和自己的需要在實習、實訓室學習、工作和研究。原來的設計作業僅僅是以設計草圖與手繪表現圖的形式來提交的,而現在可以在課程的后期階段,安排學生在開放性實訓中完成作業,學生可以利用課堂或課下時間將設計作業深化,制作出成品模型或視頻演示效果。開放性實訓即使安排在課余時間,我系也會安排專業老師和實驗室管理員進行必要的管理、咨詢和輔導。對于少數具有主動和創新意識的學生,我系設立了一些創意項目或科研項目,既照顧到學生基本和必要的訓練,又能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3. 發揮校外實訓基地的作用
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實踐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保證,在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系非常重視實訓基地的建設,積極創造條件,努力把協作單位的實訓場所建設成為長期、穩定的專業實習、實訓基地。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一些企業也意識到了教育與企業后備人才儲蓄的意義,把人才培訓和人力資源開發的程度和水平作為企業是否具有發展后勁的一個重要標志。這使得他們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種以學校進行理論教育,以企業為設計實訓基地的產、學、研接合人才培養模式中來。在這種形勢下,我系陸續聯系了一批省內省外的實訓單位,包括設計院,設計公司,出版社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的校企聯合辦學合作關系,拓展了實訓基地。部分企業非常重視學生實訓期間綜合能力的培養,安排專人管理、指導,使學生不僅能取得實際工作經驗,并能培養與員工之間的協作精神、與客戶的溝通技巧、組織管理能力和領導藝術才能等個人綜合素質。
(二)專題設計課程及學生工作室實訓
在我系的專題設計課程中,分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方面,從原先的模擬快題設計到現在的實例實訓項目,由教師給出實際的設計項目,讓學生參與到實際項目中來,包括實際的設計成果與學生設計成果的對比,找出各自的優劣,使得學生的設計作品更加趨于成熟。另外,從原有的鼓勵學生參加設計競賽進一步發展成為合理的安排一門競賽課程,在課程期間,由教師安排相關的設計競賽題目,輔導學生分組參加設計比賽。從報名方式到提交形式,從競賽要求到作品成果,都有專業老師協同學生完成,這樣不但提高的競賽的作品質量,在更高的層面上讓學生與全國各大院校的學生在設計水平上進行學習,找到各自的差距與不足,開闊視野。
另一方面,我系09年初成立的9個學生工作室中,由學生自己承接一些項目進行設計,而且我們還均安排了專職教師進行業余指導,雖然師徒技藝傳承關系沒有根本改變,但開放的教育環境對學生成長的催化作用越發重要,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較好地踐行了師生合作開放式教學體系模式的要求。實踐證明,這種模式可直觀、具體和全過程地接受教師的指導,其開放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環境和藝術設計技術等幾個方面,能較好地提升學生的創意設計能力,實現藝術設計訓練的目的。
(三)畢業實習
畢業實習是讓學生盡量去接觸某一設計項目在市場中運作的全過程,是訓練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因此,按照人才培養的要求,結合學校的辦學思路和定位,學科布局和專業特點,我系合理規劃了畢業實習課程。
目前,我系的畢業實習一般是分散實習。由學校牽線搭橋,在實習老師的指導下,深入社會,深入市場,到市場化設計單位學習和實踐,增強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創新能力,鍛煉社會交往能力,了解行業特征,熟悉市場化運作。
通過實習,學生實現設計由設計效果圖到具體實物全過程的體驗,完整、全面地了解、熟悉由設計概念的產生到設計創意形成及設計最終實現的設計過程,全面了解生產、制作設備的操作規范及流程。熟悉藝術設計的生產工藝及材料流程。
三、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意義
實踐證明,以實習基地為依托,實習與就業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觀念,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認知能力,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增長才干。
綜上所述,加強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就需要順應社會需求發展,以培養適應面廣,專業動手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今后,在人才培養方面將進一步同公司、企業和實體單位合作,擴大校外實訓基地,與社會建立更加廣泛的外聯關系,形成規范和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從多方面保證實習、實訓能高效、高質地運行。培養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級專門設計創意人才,使學生成為有思想、有設計創意技能、能滿足社會發展要求的,具有全面綜合素質和創造力的人才。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