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會計信息系統融入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作為其子系統,在企業業務流程重組中,會計業務流程如何適應變化進行優化,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環節。文章闡述了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優勢,探討了重組會計業務流程的必要性,并對財務業務一體化下的會計業務流程做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 財務業務一體化; 流程重組; 會計業務流程重組
數據庫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企業信息系統的發展,由此出現了信息系統的集成問題,企業系統的集成程度越高,各種功能就越協調。現階段會計信息系統越來越多地融入到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成為其中一個子系統,財務業務一體化能充分實現數據共享,實時的處理方式能最大限度地監督和控制經濟業務,將會計的管理職能發揮出來。
一、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的特征
(一)系統高度集成
1.信息的高度集成
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中集成了業務子系統和財務子系統,協同完成企業的業務處理,一項經濟業務從開始到結束的處理過程是多個子系統共同作業的結果。比如賒銷業務,銷售部處理客戶訂單,生成銷售發票傳遞到財務部作為應收款;倉庫根據訂單處理發貨,生成發貨單;財務部門根據銷售發票和出庫單制作記賬憑證。在整個處理過程中,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庫系統,對這筆業務的數據保持共享,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度集成。
2.業務流程的集成
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內的數據高度集成的同時,業務流程同時集成,消除過程之中的各種冗余和非增值的活動,使企業流程達到總體最優。上例中,整個業務活動涉及銷售、倉庫、財務3個部門,包含開具銷售發票、填寫出庫單、登記賬簿3個環節,企業的財務業務實現了一體化。財務系統在處理財務活動的同時,實時監控業務活動,隨時反饋和提供各類決策信息。
(二)事件驅動的體系結構
事件驅動是指某一特定事件要求程序指令開始執行。事件驅動的信息系統將實時的信息處理嵌入業務處理過程中,在業務數據進入信息系統后,通過業務和信息處理規則生成集成化的信息。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下,財務系統由業務系統觸發:業務活動發生時首先由業務子系統對所有的經濟業務處理,處理完畢后,財務系統的處理通常是業務處理過程的最后一個步驟。
(三)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采用實時、同步的信息處理模式
在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中,經濟業務活動在信息系統中的處理表現為一連串的、跨系統的業務處理行為,隨著經濟業務活動的推進,業務子系統一個接一個不斷觸發后續業務子系統,直到把整項業務活動全部處理完畢,這既是一種跨系統合作處理,也是一種實時、同步的信息處理模式。
二、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提升了會計職能
(一)會計信息及時性得以更好體現
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核算上應當及時;二是信息的傳遞上應當及時。在財務業務一體化核算模式下,實時獲取業務事件信息并保存到數據庫中,業務數據可以實時、高效地生成會計信息,傳統財務會計下報表數據滯后的問題得以解決。
同時,因為業務系統的單據可以根據憑證模板自動生成記賬憑證,減少了憑證處理時間,財務系統能夠更完整地體現企業經營情況,企業的各級管理者能夠得到實時、有用的信息,從而很好履行控制和決策職能。
(二)會計信息可靠性得以更好保證
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使企業內部業務數據自動傳向財務系統,做到同出一源,減少了人為的干擾因素,保證了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及時準確。在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下,從對減少會計憑證錄入的錯誤率、經濟業務的實時控制可靠和可行、有利于減少舞弊行為、有利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幾個方面的調查上看,能夠顯著地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張瑞君,2004)。
(三)會計的決策功能得以更好實現
財務會計事后記錄的方式使得提供的決策信息往往缺少時效性,并且會計的貨幣計量屬性使得大量非財務信息沒有得以體現,這些都削弱了會計的輔助決策功能。財務業務一體化方式下財務與業務緊密連接,使會計人員能夠直接關注實際業務過程,專注于為管理者特別是中高層管理人員提供各種形式的決策輔助功能。
三、會計業務流程重組的必要性
(一)現行會計流程的弊端
現有的會計流程依然是手工處理方式的模擬,有必要對其進行重組。
手工會計流程基于會計恒等式,對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匯總、報告,是以會計科目為核心的一個分類系統。
電算化方式下的會計流程,取代了大量的分類、存儲的操作,比如賬簿和報表的自動生成。當信息系統做好賬簿格式、報表公式等設置后,信息系統可以迅速實現從原始數據到會計賬表的轉換。但是,會計信息系統依然是按照手工會計處理流程和處理規范運作,并沒有因此而改變會計信息系統的本質,依然是基于會計科目、會計等式的,會計工作本身并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ERP中包含的標準成本、預算系統依然由財務會計數據驅動,“已經扭曲得與管理者的計劃和控制決策完全不相關了”(庫珀、卡普蘭,1998)。
要想大幅度地提高企業的績效(會計信息的效果),必須打破舊的體制(傳統的會計模型),重新開始設計全新的企業事務流程(會計業務流程)(袁樹民,1998)。
(二)企業業務流程變化帶來的變革
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企業除了要關注企業內部價值鏈的增值活動外,還要更加關注于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行業價值鏈,強調企業之間的外部協作,即實現企業內部人員、企業和業務伙伴、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電子化業務的交互過程。
此時的會計業務流程應能滿足與企業供應鏈、銷售鏈等的協同,以及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協同;在線采購、在線銷售、在線支付等操作(牛艷芳,2008),會計業務流程重組勢在必行:
1.跨企業過程集成。新會計信息系統不僅能夠對企業內部的幾乎所有業務和信息進行管理,而且能夠不斷融合企業邊界外的供應商、分銷商,與企業外部進行信息交換和協同處理。例如,客戶的采購訂單可直接進入企業信息系統,訂單上的交貨日期、數量等信息能夠直接返回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系統進而分析處理,調整運營和資源計劃。
2.動態會計信息系統。激烈的競爭和不斷變化的企業環境下,企業自身的流程在持續的改進,供應鏈的應用又將會使得企業間的流程發生變化,一些流程消失,一些新的過程出現。在這樣的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需要具備一定的可擴展性和開放性,能夠適應業務流程的靈活變化、支持業務流程的持續改進。
四、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會計處理流程
(一)傳統財務會計流程
傳統財務會計流程中,當經濟業務發生,相關部分采集轉換業務數據,會計部門根據會計規則加工并存儲會計數據至數據庫,信息使用者根據需要瀏覽輸出會計信息,如圖1所示。
(二)財務業務一體化下的會計處理流程
財務業務一體化是會計流程與業務流程的有機融合:在業務活動發生時將大量業務事件數據,實時地采集并存儲在業務事件數據庫,數據倉庫最大限度地存儲了財務和非財務系統的數據。當信息使用者發出請求事件,系統在報告工具庫中選擇相應的報告工具,之后按選定的信息處理規則處理業務原始數據庫中的業務事件數據,最后向信息使用者輸出所需要的報告視圖。信息用戶可以根據報告規則,如財務報告模型、財務分析模型等,將模型庫與數據庫相連接,得到相應的信息。如圖2所示。
1.以原始業務數據為起點
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下的會計處理流程采用的是事件驅動的處理流程。會計處理流程的起點不再是原始憑證或根據會計規則加工處理后的記賬憑證,而是業務事件本身,即原始的業務數據,并且這種采集由于由業務事件驅動,所以是伴隨著業務活動實時進行的。
2.業務數據存儲于業務數據倉庫
業務事件數據的收集依照一定的業務數據處理規則進行,最后存儲于業務數據倉庫。在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下財務信息來自于業務數據庫,因此業務規則的制定是會計信息能否滿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先決條件,財務業務一體化下管理會計職能的實現也需要規范的業務數據收集。業務數據倉庫是一切信息用戶的數據來源,因此它的質量至關重要,也是系統成功的關鍵之處。現代會計信息系統需要支持多種信息輸出,如采購系統、銷售系統,甚至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在這樣的需求下要考慮采用何種業務處理規則,REA會計以及在其之后發展的REAL模型都是積極的探索。
3.借助報告工具向信息用戶提供有用的信息
財務業務一體化下的會計處理流程的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借助一定的報告規則向信息用戶輸出一定的用戶視圖。在這個環節上的會計行為其實是一個信息提取的過程,提取信息用到的報告規則會隨著用戶的需求不斷豐富和調整,會計人員要不斷研究會計信息的需求,從而使得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更好地發揮各自的職能。
這種體系結構的特點可以歸納為:(1)系統處理流程基于業務事件(業務活動),而非基于用戶信息視圖。(2)集成所有業務事件的數據。(3)集成信息處理和實時控制。(4)能夠支持未來業務過程的變化。
在這一流程下,會計的事務型工作大量減少,徹底打破了傳統的仿真手工的會計流程,工作重心更多轉到輔助決策上,管理會計的職能得以實現,大量非貨幣信息的采集使得對高層管理者的非結構化問題能夠提出解決方案。會計信息系統的結構(湯巖、莊明來,2009)如圖3所示。
五、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會計流程重組要點
(一)與業務流程充分適應
會計對企業而言始終屬于輔助流程,財務業務一體化下尤其要重視會計流程和業務流程的緊密結合,充分考慮企業業務流程的特點,滿足業務流程的需要。比如在協同商務環境下、網絡支付環境下的不同特點,重組會計流程。
在構建新的會計業務流程后需要設置新的會計部門結構及崗位。傳統的會計部門結構針對的是事務型的會計,比如設置成本核算、固定資產崗位,這與企業的業務流程是脫節的,財務業務一體化下的會計部門結構應圍繞數據的采集、維護、提取這幾個環節設置。
(二)考慮會計業務特點
會計信息系統從根本上說起到的是提供信息、輔助管理的作用。會計業務流程重組需要從這一目標出發,保證會計信息的及時、可靠、決策有用,實現會計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三)重視實施工作的規劃
財務業務一體化下的會計業務流程重組會給原有的會計機構帶來根本性的變革,并且需要企業大量的資源投入。流程重組失敗的案例很多,對會計流程重組而言,無論是觀念的變革、人員的知識水平,還是數據的準備都將面臨很多挑戰,因此按照科學的方法做好規劃尤為重要。
六、結束語
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是對傳統會計模式的變革,它使得會計工作的重心發生變化,同時也使得會計職能能夠更好的實現。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的不斷發展,會計信息系統和企業信息系統集成度將不斷提高,會計本身也需要不斷調整,以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會計業務流程重組也將不斷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 湯巖,莊明來.網絡化會計業務流程再造基本構想[J].財會通訊,2009(7).
[2] 吳征.基于財務業務一體化的財務流程再造[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
[3] 寧云才,蘇士勇.也談ERP軟件中的財務業務一體化[J].財務與會計,2009(8).
[4] 嚴飛.財務業務一體化設計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8(7).
[5] 董文棟.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特征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會計版),2007(10).
[6] 徐智,沈華.關于構建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06(2).
[7] 張瑞君,鄒立,封雪.從價值鏈管理的視角構建財務業務一體化核算模式[J].會計研究,2004(12).
[8] 林寶玉.基于業務流程的企業會計系統重構研究[D].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9] 楊周南.會計信息系統[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10] 張毓婷.供應鏈環境下基于REAL模式的會計信息系統構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