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照友
摘 要:在對當前建筑施工中質量管理控制的必要性進行論述的基礎上,對影響建筑施工質量的相關因素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最后針對性的提出了若干管理與控制對策。
關鍵詞:建筑施工 質量管理 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129-01
1 加強建筑施工質量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管理的重點工作在于保證施工進度的同時確保整個工程在保質、安全、高效以及低成本的前提下進行。其他的所有項目管理工作都是在這四個目標實現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通常將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劃分成為進度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管理四個部分。四個部分之間的關系既存在著一定的獨立關系,同時也存在著相互制約與相互促進的關系。
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由于施工環節之間的重疊以及監管關系的重復,導致質量檢查人員、安全掛歷人員以及現場的施工人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通常是施工人員急于搶進度,而質量檢查人員發現質量不合格問題之后不準進入到下一道工序當中,安全管理人員認為安全設施不合格而不能施工,需要等到現場施工設備完備之后再開工。這些關系從表面上看是相互制約的關系,但是實際上是確保整個工程建設進度、安全以及工程建設質量相互關聯與依靠的內在體現。
由此看來,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所提倡的“質量第一”具有深刻的含義,它應該被理解成為為了保證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而需要從工程施工、安全以及進度等多方面實現的終極目標。而工程質量的好壞又直接和建筑前期的勘測、規劃、設計以及施工設計等息息相關。尤其是在施工過程中,該過程是整個建筑質量形成的階段,在施工過程中尤其應該注意其中存在的質量影響因素。通過對這些因素的控制來保證建筑整體質量設計目標得以實現。
2 影響建筑施工質量的相關因素
2.1 人為因素
施工過程是建筑的質量形成階段,而其中的施工人員是整個建筑施工的策劃者、組織者以及現場直接操作者。從這個角度來看,建筑工程的現場施工人員是建筑施工質量的直接控制對象,在設計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著一些失誤與操作錯誤。而這與建筑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相關。因此,在施工初期盡量通過培訓來提高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盡量避免錯誤的產生,積極調動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是重復發揮施工人員主觀能動性的一個重要方式。
2.2 材料質量因素
材料是構成建筑質量的主要部分,其質量也是保證整個建筑質量的根本。因此,做好建筑質量控制的前提是做好建筑材料的保證。在選擇合適的材料過程中,首先要做到下面幾點:首先,通過市場調查來選擇最新的材料信息,通過優化供貨商的方式來選擇最優材料;其次,合理的安排材料供給,確保整個施工進度的順利開展;最后,通過抽樣的方式對材料進行檢查,把好材料質量關,避免不合格材料進入施工現場。
2.3 施工設備因素
在現代化的建筑施工過程中,建筑施工設備的機械化程度對施工進度及質量都有直接的影響。尤其是在建筑施工的整個過程當中,在充分考慮施工中相關的場地因素、工程結構、設備功能、施工技巧以及管理技術等因素的基礎上,合理的選擇并使用施工設備將使得建筑的效率等完全發揮,確保建筑企業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3 加強建筑施工中的質量管理控制的若干策略
3.1 建立并完善建筑整體施工質量監管體系
為了保證所建造的建筑工程整體質量能夠達到建設單位最初設定的質量標準,同時在建設的過程中通過積累建設經驗而提高整體建設質量水平,在施工的過程中應該進行嚴格的質量管理工作。因此,還需要建立起質量管理體系及機構,確定多個部門在質量管理工作過程中需要發揮的主要職責、操作權限,并制定對應的質量管理標準與質量管理計劃,進而形成一個保證整體質量的結構體系。通過真正將質量保證體系落實到質量管理工作實處才能實現質量管理的整體目標。建筑施工單位應該以“政府監督、法人管理、社會管理、企業自檢”四級質量保證體系為基礎,充分結合施工現場的相關施工環境,形成適合自身需要的現場施工總綱領,最終組建起一個施工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確保整個工程項目 一個全面可控的狀態。
3.2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的“精細化”管理策略
在施工質量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對“精細化”的概念予以明確。在建筑施工的全階段通過精細化設計、精細化管理、精細化施工與監督以及精細化后續服務來保證管理思路得以體現,進一步實現“積極創新、科學進步、安全高效、精細管理、創先爭優”的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總方針。在建設過程中,不能只為進度而只圖快,應該體現出好中求快的仿真與策略。管理方式應該是從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到精細化的管理方式轉變,實現建筑工程質量的整體提高。同時,建筑施工管理應該將所有的制度等落實到具體的工作當中,項目策劃初期,建設單位的總監辦就需要在駐地以及施工單位簽訂對應的工程施工合同,在其中對工程質量管理進行詳細的闡述與約定,包括人力、材料、施工設備等相關因素,在實際上形成一整套的質量管理程序。
3.3 建立起“精心施工,質量監督,打造精品”的質量管理總目標
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建筑施工項目部門應該首先建立并完善整個建筑施工的管理監督體系,通過一級抓一級的方式形成一個整體環環相扣的管理方式;通過采用高要求、高標準的實驗室來達到質量監控的規范化;對各項施工操作規程都進行嚴格控制,通過操作的方便適用來提高質量管理體系的適用性。
為了保證整個施工過程中的相關制度得以正確落實,工程整體質量監督有保障,應該以項目管理部門經理作為質量監督組的組長,項目總工程師作為質量領導小組的副組長,通過全面指導的方式來監督整個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同時,設置對應的專職質量檢查人員,對工程施工中的關鍵工藝程序以及特殊的工藝處理過程進行全方位的過程控制;而施工管理工程師則通過各司其責的方式對下做好技術交底、檢查與指導工作,對上則做好技術與質量匯報工作;通過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議,對當前的施工整體質量、進度進行分析和考核,同時制定對應的整改措施。通過嚴抓技術管理制度、質量檢查體系的落實等方式來對質量保證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4 結語
本文針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必要性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在此基礎上,對影響建筑施工質量的施工因素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針對質量體系的最終構成提出了幾點策略,對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炎秋.試論建筑施工質量管理[J].城市建設,2010(4):232-233.
[2] 高鵬,張曉偉.淺析建筑施工工程的質量管理[J].世界家苑,2012(1):90.
[3] 張曉翠.如何加強建筑施工的質量管理[J].價值工程,2010,29(15):14.
[4] 李卓.淺析多層住宅建筑施工質量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