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飛
摘 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養成其健康的心理,為經濟和社會建設培養優秀的建筑類人才是當前建筑類高職院校的重點工作之一。本文概述了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群體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進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提高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建筑類高職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公寓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191-01
健康的心理素質是當代大學生良好綜合素質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由于學習、情感、就業等方面的心理問題驟然增多而引發的大學生校園惡性案件頻繁發生,這些嚴重影響了高校的穩定發展和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養成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優秀的建筑類人才是當前建筑類高職院校的重點工作之一。
高校學生公寓作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休息的主要場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是刻不容緩。然而,我國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的心理健康教育情況卻不容樂觀,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相當滯后,存在著諸多問題。
1 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群體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據筆者調查發現,當前建筑類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中前期,他們的身上既具有同時代大學生的普遍性,也具有建筑類高職學生的獨特性。他們生活條件優越、叛逆、超前、通過網絡接收事物的能力超強。但是他們又具有自身的鮮明特點:高考成績較差,絕大部分在三百分左右,知識底子薄,學習能力差;建筑類高職院校環境相對其他本科高校來說缺乏學習和研討的氛圍,并且身邊同學的素質相對較差,加之他們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差,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受近幾年建筑類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數量穩步增多,這些學生的家庭關系中或多或少有建筑工作者,他們存在以下主要心理問題:
1.1 學業方面
剛剛經歷高考后進入大學校園,學習環境變得自由、隨意,課余時間增多,校園周圍也有許多的新鮮事物,很多學生都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但對上網、戀愛等表現出更大的熱情。另外,由于錄取專業不是其第一選擇,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抱有排斥心理。
1.2 人際交往方面
入住大學的學生公寓,他們需要學會處理日常生活中與同學、舍友相處的各種問題。一旦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其他人與自己的觀念相沖突而無法調和時,他們就容易陷入焦慮、苦悶、煩惱,進而產生心理問題。在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如何對待“戀愛”問題一直很難掌控。大學生自調、自控能力不強,當戀愛出現挫折或失敗的時候,往往會影響到他們的情緒和心理狀態。
1.3 自我認知方面
多元化的價值觀影響著當代大學生自我認知的形成。大學生如果不能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就容易迷失自我,無法正確認識和處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就會出現焦慮、苦悶、抑郁等心態,產生心理問題,有些大學生甚至會出現自殺的企圖。
2 心理健康教育進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進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的必要性有兩點。
2.1 大勢所趨
心理健康教育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具有普遍意義;高校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保障,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和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障礙、走出心理誤區己成為全社會和各高校關注的重點。
2.2 現狀所需
隨著各高校公寓管理社會化的逐步深入,學生公寓已經成為了學生日常生活、學習、情感交流的主要場所。但是當前建筑類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近年來,馬加爵殺舍友、女大學生宿舍內自殺等惡性事件,使學生公寓成了由于心理病態造成重大后果事件發生的場所。同時,建筑類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僅為兩年,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也大為縮短,這些無形中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難度。
因此,以學生公寓為陣地開展心理健康工作變得至關重要。
3 如何提高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推進和諧公寓建設
3.1 建筑類高職院校應當對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給予高度重視
心理健康教育在絕大部分建筑類高職院校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建筑類高職院校應當針對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給予政策支持、加大專項經費投入、借鑒國內外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豐富經驗和典型案例等等。大力支持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新課題的研究,認真分析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出現的新特點、新變化、新問題,根據情況的變化對學生的群體和個體心理需求趨向多元化等方面的課題給予高度關注,將研究盡快轉化為成果,豐富建筑類高職院校的學生公寓心理健康課堂,從而達到以理論促實踐的目的。
3.2 重建科學全面的心理健康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的。心理問題也可稱作心理失衡,是人們正常心理活動中的局部異常狀態,它會影響到人的性格、世界觀及情緒等。它不是人們常說的“精神病”,然而大部分學生是這樣認為的,對心理咨詢敬而遠之。要重建大學生心中心理健康的概念,讓學生正視心理健康的意義和作用,主動進行心理咨詢,達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3.3 組建多主體的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組建一支政治可靠、專業優秀、學生喜愛的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組建一支基礎知識扎實、學生信任的學生公寓“朋輩”心理輔導員隊伍;組建一支專業拔尖、方法科學的學生公寓外聘專家隊伍。建筑類高職院校學生公寓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應由心理健康專任教師、輔導員、學生心理社團骨干教師、學生心理社團成員甚至更多相關人員組成,才能給學生公寓的學生提供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構建和諧的公寓環境。
3.4 筑建全方位的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陣地
要建設包含大學生公寓活動中心、網絡、學生心理社團、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的全方位學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充分利用大學生公寓活動中心,發揮其方便學生學習、娛樂、情感交流的作用;對校園網絡內容加強管理,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資源,既能滿足學生的正面信息需求,又可以發揮網絡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積極讓學生心理社團進駐學生公寓,加強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發性陣地;讓心理健康咨詢中心走進公寓、走進學生的生活,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了解心理健康咨詢的全面知識和意義,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我們要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公寓中的緩沖器和調適器作用,使他們能夠正視日常生活和學習以及未來工作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情感問題,這樣才能促進大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從而推進和諧公寓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張加亮,王佳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的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32).
[2] 沈德立.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