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現達 穆乃國
如今,在陽光體育的推動下,各個學校的大課間活動也進行的如火如荼,各個學校為了保障活動安全、有效的進行,都制定了規范、可行的政策、制度,但從一些學校的做法來看,對于大課間活動安全方面的制度、規則,只局限于學生的活動過程中,對于活動前、后的措施,有待進一步規范。下面筆者就活動前、后安全的預防,談幾點見解,望廣大同行多加指正。
一、活動前
1.大力宣傳
在開展大課間活動時,要時刻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要長抓不懈,要安排專門時間給學生講解安全教育理論,營造安全氣氛。在課余時間,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主題班會等感官強烈的宣傳工具,有計劃、有針對性、季節性地進行安全教育的宣傳,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豐富學生的安全知識,時時刻刻注意安全。在專題教育中,教給學生如何預防和處理傷害事故。比如:服裝要寬松、合適,活動時不要攜帶危險物品、運動前要做準備活動、運動后進行整理放松、學會一些自救的簡單方法等常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學生要時時刻刻記住“安全第一”。
2.積極準備
2.1器材準備
在活動中,器械就是活動的“武器”,然而以往發生的多數傷害事故幾乎都是由器械問題而造成的,特別是長期放置在室外露天操場的器械,如單杠、雙杠、肋木、平梯、球架等等,長年風吹、日曬、雨淋,如得不到及時保養和維護,鐵器生銹,木器腐爛,從而埋下了安全隱患。所以,在活動前,必須積極準備做到以下幾點:
a.場地、器材的布局要合理。應充分考慮到場地、器材的情況,應盡量做到場地既不空閑,也不擁擠,對同時進行的練習,應劃分好場地使用范圍,以免相互影響。
b.在活動中所需要用到的器材,活動前應對所有投入使用的體育器材、體育設施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場地是否平整,有無坑坑洼洼,有無磚頭、石塊,器械是否損壞等等,如發現問題應及時匯報、維修,把一切安全隱患消除在活動前。體育教師就應把器械放到指定位置,在使用器材上,應有組織措施和要求,避免學生搶器材現象,否則很容易出現傷害事故。
c.在每次活動前,應把本次活動的場地布局、內容安排等,以通知的形式下發到各班主任或張貼在宣傳欄。
2.2管理分工的準備
大課間活動是一項全員參與的活動,體育教師是指導者、組織者,相關領導、年級組、班主任是具體組織者,活動期間施行定點值班、不定時檢查;充分調動學生會的力量,加強學生的自主管理,強化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確保大課間活動安全有序地進行。
2.3安全預案的培訓
制定全面、適合的安全預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a.活動前的防范。因為大課間活動的時間和學生下課的時間統一,學生在樓道內極易出現擁堵現象,因此應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避免因擁擠而造成踩踏事故的發生。
b.活動過程的防范。由于大課間活動具有統一性的特點,活動的內容、形式、場地的安排、器材的使用、天氣的變化等因素以及活動期間學生的組織要做到統籌、科學有計劃。
c.活動后的防范。在活動期間,尤其是競爭性和對抗性較強的項目,學生之間難免會因為摩擦而產生矛盾,教師應及時化解學生之間的矛盾,預防不必要的傷害事故發生。
3.了解學情
作為教師不僅僅要熟知每個學生的愛好、生理、心理等特點,另外必須要細致了解他們的身體健康情況,如:病史狀況,是否存在舊病或先天性疾病等,以便在活動中合理安排活動內容,防止因安排不當而導致病癥發作,引發事故。
所以,體育老師在每學期開學時或學生每次體檢后,要針對學生的健康體檢表,進行細致、認真的排查,對有舊病史或先天性疾病的學生,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通過以下途徑了解學生的情況:詢問班主任;詢問學生;詢問家長。
4.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也是能否順利完成活動的保障。準備活動是結合所學習的內容來進行的,從實際出發,不玩花哨的架子,動作到位,幅度要大,使全身各部分關節、器官都得到動員,都能充分活動開,使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對將要開始活動的內容做好充分準備。這既有利于動作技能的學習,又能有效避免因準備活動不充分而造成的傷害事故。
二、活動后
1.及時放松
活動的結束部分是活動的尾聲,也是下次活動的開始,此時,學生的身體各個器官已出現疲勞,大腦皮層的興奮性逐漸下降。
所以,在活動結束后,要把學生集合起來或以班級為單位,進行3~5min的放松活動。如:組織學生進行配音樂的集體舞、樂律操、自編操等,讓學生伴著優美的舞曲、音樂翩翩起舞,不但可以有效消除學生的身心疲勞,也可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
2.檢查回收
在活動結束后,仍有部分學生意猶未盡,處于興奮狀態,在老師、其他學生離開操場后,會繼續留在場地上進行一段時間的活動,由于離開了老師的監管,他們可以自由的發揮,往往會做出一些課堂上老師不允許做的危險動作,稍不留神就會出現安全事故。
所以,在活動結束后,教師不要急于離開操場,要認真檢查場地、器材,清點所有器材是否全部收回,如發現未收回的器材,要及時的收取;看是否有損壞的器材,如發現應及時的進行分類,以備修復,然后把各類器材分類收攏在一起,安置妥當,等學生全部離開操場后,再離開操場。
3.清點人數
在大課間活動時,經常會出現下面的現象,一是:有些不遵守紀律的學生,經常會在老師不注意的情況下離開操場或到別的活動區域去游戲或觀看,這樣在失去了老師監管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傷害事故;二是:活動一結束,學生便會一哄而散、橫沖直闖的離開操場。這很容易因學生之間的相互碰撞而發生安全事故。
所以,在活動結束時,要有體育委員負責整好隊伍,各班主任及體育委員負責清點本班人數,如出現不在現場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的查找,待查清學生人數后,再依次離開操場。
4.詢問、觀察
在活動過程中,尤其是在一些對抗性激烈的運動或學生喜愛的項目活動中,學生會忘我的投入到運動中,活動時間久了,會因對抗激烈而使肌體產生疲勞,這時會出現動作變形,體力下降、體力透支等現象,這樣的狀況下,教師應及時停止活動,否則很容易發生安全問題。
所以教師要在活動結束后,主動詢問學生的身心感覺,留心觀察學生是否有身體不適的異常表現,如:頭暈、惡心、臉黃、嘔吐等現象,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