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霞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在我們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窘境也越來越突出。
[關鍵詞]中小企業 中小金融機構 融資難 信用環境
一、中小企業的重要作用及融資現狀
到目前為止,中國在工商注冊的中小企業已超過10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對GDP和財政收入的貢獻分別達60%和40%,為社會提供了84%的就業機會。但與我國中小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相比,中小民營經濟的融資現狀與其地位的不匹配性已成為中小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主要沖突。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課題??偨Y其融資現狀和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直接融資比例很低。我國資本市場從1992年開始發展,經過幾年的發展,資本市場規模有所擴大,但還缺乏為中小企業提供的正規的資本市場,這使得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比例很低,融資結構嚴重失調。
2.高比例的負債經營,但對債務的依賴程度逐步減弱。負債水平是否適度是相對于一定宏觀經濟背景、政策環境和企業經營效率而言的,取決于企業產品的盈利率、銀行利率、通貨膨脹率、國民經濟的景氣程度、企業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等多種因素。雖然中小企業的負債水平有下降趨勢,但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負債水平仍很高。
3.負債水平地區差異不明顯。宏觀環境和市場格局是影響中小企業融資結構形成的主要外在原因,從這兩個方面看,相對而言,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之前,西部地區的中小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偏高,西部大開發戰略使融資結構的地區差異逐步減少。
4.不同所有制中小企業對負債融資的依賴程度差別較大。差別主要存在于民營經濟和公有經濟之間,公有程度越高對債務融資的依賴性越強。
5.抵押擔保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手段。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發展出現多樣化趨勢,但蘊含較大的金融風險。東、中、西部地區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大,但其發展呈現不均衡。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
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中小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融資問題一直是困擾其發展的瓶頸,中小企業要保持其戰斗力,解決融資問題己是企業發展的首要問題。
1.從中小企業自身特點的上看。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特點,比如資產規模小、經營的不確定性大、財務信息不透明、承受外部經濟沖擊的能力弱等制約因素,加上其經營靈活性的要求,其融資模式與大企業相比存在較大差異。
2.從政府管理體系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層面看。(1)政府機構設置落后。我國到目前還沒有一個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宏觀調控的部門。而一些發達國家如美、日、韓等國家對中小企業的管理、調控都設有專門的機構。而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設立專門的、全國性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很難對中小企業進行運營上的監管,資金上的幫助,和政策上的支持。
(2)相關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許多融資渠道與政府的政策法規有重要聯系。風險投資的資金及配套服務的支持對私營中小企業的融資與發展可以起到相對較大的作用。我國早在10年前就已經建立了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但相應立法滯后。像風險投資在我國早已開始實踐,但至今也沒有風險投資基金法。立法上的滯后嚴重影響著風險投資業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3.從信用環境上看。近年來社會信用體系和信用觀念嚴重扭曲。我國中小企業難以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貸款,這與其缺乏信用保證度有很大關系。中小企業一般規模小,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使得中小企業很難從銀行得到貸款。
三、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措施
1.中小企業首先要積極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要通過改革轉變經營機制。通過改組優化企業結構,通過改造增強企業后勁,同時引導企業加強管理。面向市場。應迅速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的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科技管理一體化,參與大企業、大集團的專業化分工協作,依靠生產和科技,注重質量內涵型發展,通過激烈的生產競爭和優勝劣汰,使其保持活力并不斷發展。
2.建立和完善與中小企業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機構體系。一是國有商業銀行要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信貸部,拓展面向中小企業的存貸款業務,對一些經營基礎和財務制度計劃比較好的中小企業實行綜合后單項授信,在額度之內優先辦理;二是合理調整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的信貸投向,突出支持地方重點小企業,使中小金融機構充分發揮支持中小企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適當建立面向中小企業的小型金融機構,可以建立中小企業發展銀行,作為政策性銀行,應根據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政策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通過各種貸款引導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3.進一步健全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一是設置中小企業信用擔?;?,向符合融資條件但擔保資產缺乏的中小企業提供信用保證,彌補其信用不足,并為銀行分擔貸款風險。二是建立中小企業間互助性擔?;鸷兔駹I商業性擔?;??;鸢凑栈ブ?、互信、互擔風險的原則,向會員提供信用保證,幫助他們向銀行取得短期融資。以這些機構為基礎,建立省級再擔保機構,開展一般再擔保和強制再擔保業務。
4.完善政府對中小企業資金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門主要以稅收優惠、財政補貼、貸款援助等方式給予資金上的支持。稅收優惠是國家通過降低稅率、稅收減免、提高固定資產折舊等優惠條件,以減輕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而財政補貼是政府通過鼓勵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促進中小企業科技進步和鼓勵中小企業出口等方式給予的財政援助;政府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方式有貸款擔保、貸款貼息、政府直接的優惠貸款等。
5.鼓勵中小企業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實現轉型升級。伴隨著我國東部沿海地區資源、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我國中西部地區的成本優勢開始顯現,產業轉移的條件日趨成熟。產業轉移是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有效方式。有效承接產業轉移,不僅可以促進產業轉移承接地的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還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產業結構快速調整升級。當前面對融資困難,政府要加大在職培訓和職業教育投入,幫助減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成本;完善中介服務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技術指導和信息咨詢;注重改善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降低遷入地的配套成本,吸引產業轉移。
參考文獻:
[1]楊思群.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2.
[2]梁文玲.試論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對策[J].投資與證券,2002,(2):26-29.
[3]周兆生.中小企業融資的制度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3,(5):27-32.
[4]陳曉紅,黎璞.分工演化與關系型融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新理論解釋[J].
管理評論,2003,(5):17-22.
[5]狄娜,顧強.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