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南山
【摘要】較之市區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農村中等職業學校導游與服務專業的學生在專業學習時,由于一定條件的欠缺,其專業發展的空間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這往往使農村中等職業學校導游與服務專業的學生在專業達成水平上難以與市區本專業的學生抗衡。只有正確認識到局限性并認真思考相關對策,農村中等職業學校的導游與服務專業才能更好地為職業中專人才的培養服務,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
【關鍵詞】農村中等職業學校導游與服務專業局限性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125-01
課件教學。但多媒體教學手段是否對所有學科、所有學生都適用還有待思考。
一、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主要優點
1.教學內容體現的更生動形象、直觀
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在課件中加入一定的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內容,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在一定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擴大課堂教學容量
多媒體教學以其信息量大、靈活方便、高效快捷的特點,顯示出了極大的優越性。它大大減少了教師在課堂上的板書時間,增加了課堂內外的知識點。
二、采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多媒體課件制作
作為多媒體教學,我想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了,可以說做好一個多媒體課件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而它的制作確實要花大量的時間,要學習PowerPoint,動畫制作的技巧,畫面的色彩搭配,字體大小等等的調整,確實是費時費力。好的課件應該能夠將老師的思路通過動畫反映出來,若直接將講到的和還沒講的全部放映出來,就如簡化的課本,或教案投影了。例如,電路分析,應分支路,分回路,分節點,根據講解部分,有明顯的動畫標識,讓學生知道講到哪,哪部分,只給出完整的電路,未給出一個動畫的電路分析過程,老師對著圖空講,效果會比較差。如果沒有精力與時間,還不如,板書教學,真人動畫,我想比電腦動畫還要形象直接,可更改,更靈活,而且現場可根據學生反映,及時調整分析方法。
2.加強課件交流
很多老師認為,課件的制作時間遠遠超過了準備教學內容,鉆研專業知識的時間,但大家可能都抱著一勞永逸的態度,孜孜不倦的去做著。全國各地的老師們可能都在為相同的課程做著精心的準備,大家都有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所以,幾乎沒有人把做好的課件放在網上供他人下載分享,大家對著好的課件,雖近在咫尺,卻不能為己所用。我在想,好的教材可以賣,好的多媒體課件也應該可以買,作為一種教學資源應該流通,共同提高,并且也是互惠互利的行為。這樣,老師們就可以從課件制作的繁重工作中走出來,走入科學研究,教學內容的鉆研,以及工程實踐中去。但,哪怕是有很好的課件參考,也并不能全盤采用,因為每個人的教學思路,分析方法,邏輯安排不盡相同,還是要經過多次更改,也許幾年的教學積累,才能形成好的教學課件。
三、多媒體教學弊端
1.多媒體教學的盲目性
多媒體教學是以運用現代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來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的。多媒體技術只能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有效的萬能的手段。現代教學手段需靈活掌握,分課程,分內容,分學生,不能一概而論,不是所有課程、所有內容、所有學生都適用。有些教學內容實際上板書教學效果會更好。
但很多教師卻認為,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區別于傳統教育的體現,是最先進的教學形式,它能減輕教師備課上課的勞累和負荷。但一成不變的教學課件,對老師來說,是不是能在每一次教學過程中得到新的領悟和提升,會不會變成了年復一年的不變的重復?很多老師都會遇見這種情況,如果多媒體設備壞了,就沒辦法上課了,說明老師對課件過分依賴,還暴露教師可能對課堂講授內容并沒熟練掌握,沒了屏幕提示就不知該講什么的問題,這其實也暴露了教師備課時間還是太少,沒有太用心。只有在課前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或者邏輯思路上準備清楚,一堂課才能上好。
現在很少有老師用紙質教案了,都改作電子教案。人們從伏案寫作,變成了打字員。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電腦,而不是粉筆,也不是紙筆,如果這樣,每學期就該改發教案紙為發筆記本電腦了。
2.片面追求動畫效果,分散學生注意力
有些多媒體教學中,教師片面追求聲像效果,違背注意規律,致使多媒體成了課堂教學的干擾因素,使學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教學內容上,而是集中在多媒體上。心理學研究表明,媒體都會有干擾因素,信息越多,干擾因素越多。教師在制作課件過程中,如果刻意追求表面上彩色的背景、立體的文字、美妙的音樂、二維三維動畫等,學生被太多無關的花哨信息左右,感官刺激太多反而抑制了深層次的思維活動,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作為大學生要鍛煉一種邏輯推理,抽象思維能力,不只是簡單的信息接觸和直觀認識。我想不應該把什么東西都形象化,有些還是要動自己的腦子來分析。沒有多媒體時,我們照樣產生了很多成就,現在多媒體手段越來越豐富,學生的思維活動是不是越來越豐富了呢?學習的表面過程應該是有一點枯燥的,但內心應該是豐富的。
甚至學校的講課比賽也要求多媒體制作的水平,這樣老師純粹就成了講演者,說書的,過于追求表面的華麗,會不會掩蓋知識的內在精彩?
最后,我認為,先進的教學手段一定有它的先進性,但我們要合理利用,有效安排,讓傳統的與現代的教學模式相映生輝,共同促進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