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若瑜 謝瑋
人力資源問題。博彩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由于博彩業企業的工資福利待遇優于其他行業,如一個初中畢業的學生只需要經過短期的培訓就可以進入賭場擔任荷官,月工資高達2萬元左右,而其他行業大學畢業生的月薪就僅有1.5萬左右。博彩業公司對員工的整體要求水平不高,譬如學歷只要求中學畢業即可,現時很多中學畢業生放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直接投入博彩行業。因此博彩公司的低門檻、高收入,對澳門人力資源產生了“渦輪效應”——大量就業人口被迅速吸納進入博彩企業。根據資料發現,目前澳門32.1萬的總就業人口中,從事博彩行業占總體比例的24.8%。這些情況將給澳門社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其他的中小企業將面臨員工短缺的窘態,用更高成本聘請員工,公司將舉步維艱,難以經營,甚至是面臨倒閉。青少年的價值觀將受到影響,許多中學生會放棄繼續接受深造的機會,甚至是中途輟學直接投入博彩行業。這將嚴重的降低澳門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水平。博彩行業是一個低技能的行業,靠“青春吃飯”的行業,一旦年齡增大將面臨失業問題。
對外依賴性高。澳門回歸祖國十多年來,博彩業的“一枝獨秀”為澳門經濟帶來跨越式的增長,但是澳門的經濟發展并沒有擺脫對外界依賴程度高的特點,而是越來越加劇了澳門對外的依賴程度。澳門可以在短短十幾年內發生天翻覆地的變化,從某種意義上講,主要是對外依賴性的結果,特別是中央政府自由行政策的大力支持。譬如:2003年突然爆發了SARS事件,世界各地的旅客都突然停滯來澳旅游,導致澳門博彩業旅游業受到嚴重的創傷,一片蕭條,令澳人人心惶惶。2008年金融海嘯突然爆發,澳門博彩業旅游業陷入低谷:內地開始控制收緊自由行政策,導致澳門博彩業業績低迷,一旦長時間持續,澳門未來經濟將出現負增長狀況。
政治生態的傾斜。至澳門賭權開放以來到現在,已經逐漸把博彩業的稅收收入作為澳門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根據資料顯示:從2000年以后,博彩稅一直保持占財政收入的50%以上,特別是2004年的博彩業稅收占全年財政收入的61%,隨后的2005年和2006年略下調2.3~5.2個百分點,到2007年高達74.6%,特別是在2008年博彩稅所占比例高達82.03%,比1999年翻了將近3倍。財政對博彩業的高度依賴,將很有可能導致政府對博彩業集團的妥協,加上對博彩業監管的力度不夠,進而使博彩業既得利益集團成為制度的支配者。不利于澳門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更不利于澳門在“一國兩制”的制度下自主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