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英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概念。根據我國現行的有關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指國家所有,由事業單位占有、使用,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一般設備在500元以上,專用設備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一般分為以下六類:
第一類:房屋和建筑物。是指事業單位擁有占有權和使用權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其中,房屋包括辦公室用房、業務用房、庫房、職工宿舍用房、職工食堂、鍋爐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圍墻、水塔等;附屬設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內的電梯、通訊線路、輸電線、水氣管道等。
第二類:專用設備。是指事業單位根據業務工作的實際需要購置的各種具有專門性能和專門用途的設備,如學校的各種教學儀器、科研單位的科研儀器、醫院的醫療器械、文體事業單位的文體設備等。
第三類:一般設備。是指行政事業單位用于業務工作的通用性設備。如辦公與事務用家具設備、交通運輸工具、被服裝具、一般文體設備等。
第四類:文物和陳列品。是指博物館、展覽館、陳列館和文化館等事業單位儲藏的統一管理使用的各種文物和陳列品,如古玩、字畫、紀念品等。
第五類:圖書。是指專業圖書館、文化館儲藏的書籍,以及事業單位儲藏的統一管理使用的業務用書,如單位圖書館、閱覽室的圖書等。
第六類:其他固定資產。是指上述固定資產以外的固定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