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振華
摘 要:分析了機械類本科生畢業設計中就業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論述了應該將畢業設計和現代工程教育理念相結合,并通過提高指導教師的工程意識和能力,選擇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的畢業設計課題,以及從畢業設計質量保障體系各環節加強就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工程意識、創新思維、工程實踐以及圖形處理等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
關鍵詞:機械類 畢業設計 就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2(b)-0-02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要大力加強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特別要加強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等重要環節。列入教學計劃的各實踐教學環節累計學分(學時),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一般不應少于總學分(學時)的15%,理工農醫類專業一般不應少于總學分(學時)的25%。推進實驗內容和實驗模式改革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要加強產學研密切合作,拓寬大學生校外實踐渠道,與社會、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共同建設實習、實踐教學基地。要采取各種有力措施,確保學生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時間和質量,推進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1]。
1 機械類本科畢業設計中就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實施高校青年教師深入企業行動計劃,本人有幸到某機械有限公司服務鍛煉,期間,為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的不斷完善,抓緊機會與人事資源部工作人員、新進大學生及技術人員座談,了解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以及畢業生就業初期遇到的實際困難,調研高校辦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提高辦學質量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其中之一就是加強對機械類本科畢業設計中就業能力的培養。
高等工程教育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高等工程教育是拓寬大學畢業生就業渠道有效措施,其中工程設計與生產實踐能力是機械工程師重要的基本工程素質。而實際上工科機械類各專業培養的本科畢業生的基本工程素質離企業生產一線的要求相距甚遠,目前工程教育的問題在于工程教育過于理論化,對學術問題過分關注,忽視對工程設計與生產實踐的培養。這在機械行業顯得尤為突出,當前我國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面向工程實際”不夠、實踐教學環節薄弱、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培養口徑不適應實際需求、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不夠豐富和畢業生就業后適應期過長的問題越發凸顯[2]。
機械類畢業設計是對整個大學期間學習的一項綜合檢驗,是與其工作接軌的一個重要紐帶,也是本科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計劃,是完成其專業基本訓練,其他教學環節無法代替的步驟,對于機械類學生來說,畢業設計是對所學知識的整體回顧消化并創新的過程,其難度較之其他專業更大,而且與其以后從事工作方向息息相關,因此必須加強機械類本科生畢業設計的科學管理,使其制度化,科學化,從而提高畢業設計的整體質量,更好地培養機械類本科生畢業的就業能力。
2 畢業設計和現代工程教育理念相
結合
現代工程教育理念是集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為一體的模式,以產品研發到運行的全周期為主線,讓學生以主動地聯系地實踐性地學習工程。從根本來說,工程意識的內涵包含創新意識、實踐意識、時代意識、經濟意識、社會意識、管理意識和道德意識等許多方面。工程意識是工程師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質之一,也是當今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環節之一。現代高等工程教育必須注重加強學生工程意識的培養,使他們能獨立思考各種工程問題,抓住復雜多變的實際問題的主要矛盾,具備工程簡化能力,以合理經濟簡便的方式解決實際工程的能力及結合實踐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培養他們成為合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設計可以強化工科學生的工程意識,培養其創新能力,將會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畢業設計是本科教學中的綜合性訓練環節,包括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掌握及應用、計算機應用、計算與繪圖、實驗儀器設備的操作、文獻檢索與外文翻譯、綜合分析與統籌規劃、語言表達及書寫、答辯口才與協同合作等方面。通過畢業設計可以培養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科研及工程設計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工程意識、工程實踐、創新和圖形處理能力。
3 怎樣在機械類本科畢業設計中培養就業能力
3.1 提高指導教師的工程意識和能力
處于技術革新前沿的高等工程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當今教育界共同的重要命題。因此工科院校在加強基礎教育的同時要更多地關注工程教育,而畢業設計在工科院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畢業設計是培養人才能力的重要環節,可以強化工科學生的工程意識,將會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機械類學生的畢業設計需要在和指導教師一起共同完成,教師和學生是主導和主體的關系。對于指導教師而言,要出色地發揮主導作用,除了要有事業心和責任感以外,更重要的是指導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特別是專業設計方面的能力,所以要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加強產學研合作,提高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的工程意識和能力;對于沒有帶過畢業設計的青年教師,應該參加機械類畢業班的生產實習,到生產第一線去學習鍛煉,接觸工程實際,增加實踐知識;或者給有經驗的教師作畢業設計輔導教師,逐步了解畢業設計的要求和過程;有條件時應當參加團隊項目實踐工程設計,進一步提高其工程意識和能力[3]。
3.2 機械類畢業設計選題應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
在機械類畢業設計選題的過程中,應當力求選出的題目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以利于全面培養學生,滿足機械類學生對現代工程設計的需求:根據機械類學生的專業和培養目標,盡可能多地選擇工程設計類題目;根據學生的分配去向,選擇一些與就業密切相關的題目,這樣可提高使學生盡早地開展自己未來從事的工作,縮短工作時的不適應期;拓寬選題渠道,積極地與科研單位、研究機構、企業集團、社會團體開展合作選題,豐富畢業設計題目,增加了題目的實用性;畢業設計領導小組對指導教師提出的畢業設計題目應當嚴格審查。
畢業設計選題所覆蓋的知識面要寬,畢業設計的選題是十分關鍵的,合適的選題對學生的綜合訓練有很大的幫助。避免畢業設計題目內容單一,涵蓋的知識面狹窄,設計簡單工作量不足。因此選題時要涉及較寬的知識面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滿足教學要求,使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工程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又要有一定的工程特點,能夠理論聯系實際。
3.3 從畢業設計質量保障體系各環節加強就業能力的培養
制定畢業設計質量保障體系,全面科學地從選題開題設計答辯各環節加強就業能力的培養,通過各環節質量的監控來提高本科生的就業能力。分析整個過程,選題:應將突出工程教育理念,要求畢業設計內容與工程實際更緊密的結合,使學生的工程意識、創新思維能力、工程實踐能力以及圖形處理能力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開題過程:機械類學生更強調要闡明其研究的依據與意義、國內外同類研究的概況、課題研究的內容、研究的技術路線以及實施計劃等,審查小組通過審閱開題報告,聽取學生的開題答辯,對研究的內容方法等進行質疑,并提出建設性意見,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設計過程:在畢業設計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強化工科學生的工程意識,培養其創新能力,將會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通過畢業設計訓練環節,可綜合性考察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掌握及應用、計算機應用水平、計算與繪圖能力、實驗設備的操作、文獻檢索與外文翻譯、綜合分析能力、語言表達及文字處理能力等。通過畢業設計可以培養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工程設計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工程意識、創新和圖新處理能力[4]。
答辯:答辯小組成員把論文中有闡述不清楚、不確切、不完善之處提出來,讓作者當場作出回答,從而就可以檢查出其對所論述的問題是否有充分的理解和真正運用。
對選題、開題、設計過程、結題監控很重要,能保證畢業設計的教育質量。 還需要通過畢業設計監控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并且更要注重畢業設計過程加強就業能力的培養,才能構建出合理的畢業設計教育質量體系,才能培養學生成為符合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4 結語
工程學科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技術基礎、寬廣專業知識、綜合工程系統能力和良好團隊協作能力的工程師。畢業設計是一個在培養人才能力素質方面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的重要環節,改變以往重理論輕實踐,重視個人能力而忽視團隊協作,重視專業知識而忽視創新能力培養的教育模式,它是目前國內進行工程類本科教育改革的方向。進一步深化進行工程教育改革,培養社會需求的現代化綜合性工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7〕2號,2007-02-17.
[2] 楊健.淺議機械專業的工程教育改革[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2006,14(3):110-112.
[3] 何剛.加強材料類專業學生工程素質培養的思考[J].機械管理開發,2008,23(5):148-151.
[4] 李新學,曲文忠.加強化學類大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J].中國電力教育,2008(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