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蕓
政治生態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活現狀和政治發展環境的綜合反映,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對經濟社會發展環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政治生態好,可以凝心聚力,鼓舞士氣,激發斗志,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反之,則會渙散人心,敗壞風氣,滋生腐敗,成為影響當地快速發展的最大障礙。可以說,政治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環境,政治生態優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優勢。因此,我們應通過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內聚人心、外樹形象,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提供強大合力和堅強保障。
地方的發展,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不是說大話說出來的,必須要把奮斗目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通過干部群眾扎實工作,一件一件干出來。加快貴陽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實干。“十二五”時期,是貴陽堅持走科學發展路、加快建生態文明市的關鍵期,我們應該著力構建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以發展論英雄、以有為爭地位,形成你追我趕、創優爭先、趕超進位、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真正做到發展快,風氣正,作風實,干部干。如何營造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呢?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用堅定的理想信念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堅定理想信念,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干事創業的根本動力。人,一旦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排除雜念,用心專一,形成強大的心理定力;就會召喚人們去進取、去奮斗;就會激勵人們為目標而奮斗不懈,使人越干越有勁。廣大黨員擁有了堅定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就能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矢志不渝、鞠躬盡瘁。我們應該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科學理論武裝全市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頭腦,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以精神的源動力激發創造力、催生戰斗力、增強凝聚力,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在學習實踐中增強干事創業的本領。做任何工作都必須要有干事創業的本領和能力,用行動來說話,用實干來證明。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我們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過去學的本領只有一點點,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漸漸告罄了……學習本領這是我們許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苯ㄔO生態文明城市,是一項沒有先例可循的嶄新事業,我們會遇到如何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等諸多矛盾和問題,對各級領導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挑戰和新考驗。我們也存在“本領恐慌”,迫切需要增強科學發展、群眾工作等本領和能力。應按照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圍繞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加強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培訓,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內容,著力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學習實踐中切實提高干部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辦事的能力、服務群眾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
堅持干事創業的選人用人導向。政治生態涉及的主體對象是行使行政權力的人,用什么樣的人掌握權力是政治生態建設的關鍵。歷覽古今興衰事,成敗得失在用人。選人用人導向是政治生態的總導向,是政治生態是否協調的“風向標”。用了干事創業的干部,大家就會爭著干事業、促發展;用了碌碌無為的干部,大家就不會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因此,我們應該堅持干事創業的選人用人導向,引導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干事創業上。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以實干論英雄、憑實績用干部”,大力倡導“敢抓敢管、敢作敢為、敢闖敢試”,加大在重點工程、重要工作、重大突發事件和重大項目中考察干部力度,大力選拔任用政治堅定、有真才實學、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和人才。貫徹“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八字方針,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競爭性選拔干部力度,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最大限度地提高選人用人的公信度。加強年輕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女干部、黨外干部培養選拔工作。完善以發展實績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和干部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從干事進取精神、干事能力、干事實績等方面進行評價,真正把干部考細、考實、考準。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及時發現人才,廣泛匯聚人才,關心培養人才,大膽用好人才。
大力弘揚干事創業的作風。干事創業的作風可以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形成無堅不摧的戰斗力。對黨員干部來說,能否干好事業、創出業績涉及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具有優良的作風。近年來,貴陽市干部作風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黨員干部隊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思進取、無所作為,不干實事、作風飄浮,不講大局、自由散漫,不守法紀、腐化墮落等問題。為此,我們應始終堅持把干部作風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大力樹立和弘揚密切聯系群眾、敢闖敢試、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等干事創業的作風。切實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把求真務實貫徹落實到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各項工作,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加強調查研究,改進學風和文風,精簡會議和文件,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進一步強化作風建設的保障,健全作風監督和治庸治懶長效機制,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應嚴肅追究,切實形成大干快干實干的良好風氣。
強化干事創業的基層堡壘。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建設生態文明城市,重點在基層,活力在基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抓基層、打基礎”工作,全面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努力在認識上有新提高,在思路上有新突破。在推進上有新舉措,在機制上有新創造,切實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堅持“抓載體、樹品牌”,以創先爭優、“三強一創”和“千名干部下基層、扎扎實實幫群眾”等活動為載體,把黨的各項工作落實到基層,充分發揮其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按照區域化黨建的要求,通過縱向建、橫向聯和實行網格管理,努力構筑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轄區黨組織為基礎、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黨組織工作體系。進一步建章立制,完善民主決策機制,推進黨務公開,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團結統一、堅強有力、充滿活力、真抓實干的班子。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務黨員長效機制,完善基層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加強黨員服務管理,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干事創業氛圍。團結出凝聚力、出戰斗力,團結是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建設生態文明城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
要凝聚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形成萬眾一心干事業、群策群力謀發展的生動局面。應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管方向、議大事、謀全局,擔當起全面領導責任,集中精力解決好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有效地實施黨在各個領域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同時,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支持各方依法履行職能,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支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責,尊重和維護憲法與法律賦予人大代表的各項權利;支持人民政協及各民主黨派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加強自身建設;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進一步加強宗教、臺灣事務、僑務等工作,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和動員社會各方面和衷共濟干事業、眾志成城謀發展。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經濟社會建設中,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
營造風清氣正的千事創業環境。風清氣正、干凈干事、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是衡量一個地方政治生態是否良好的一把“尺子”。如果一個地方腐敗分子多了,必然會造成政治生態的嚴重失調。我們應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采取堅決的態度、有力的措施,鏟除腐敗這顆“毒瘤”,在鼓勵干部干事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干部的教育和監督,確保干部干事不出事。全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應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直面“四個考驗”,化解“四種危險”,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干事創業和清正廉潔的合格答卷。通過全面貫徹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切實把反腐倡廉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之中,積極構建具有貴陽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深入開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崗位廉政教育,建立健全公開述廉、談心提醒、誡勉談話、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預防機制,把反腐倡廉教育貫穿于干部培養、選拔、管理、使用全過程。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著力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加大對違紀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大力彰顯懲治腐敗的威懾力,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責任編輯: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