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志
摘 要 國家獎助學政策對高職院?,F行教育、教學體系不但具有激勵效應,并且還具有教育功能。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這一政策,來拓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和提高學生學生對專業技能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為社會提供有用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 激勵效應 教育功能 獎助學金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Incentive Effects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 - The Role of National
Award for Student Polic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IAO Caizhi
(Guangdong So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Shaoguan, Guangdong 512126)
Abstract National Award for Student Policy not only has the incentive effect, and also has an educational function to vocational current policy on stud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is policy,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students learn actively, thus, to provide useful high-quality,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Key words incentive effects; educational function; award for student
0 引言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搖籃,因此,提升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引領高等職業院校整體加快發展,也是當務之急的工作。國家新的獎助學金資助政策也體現了國家對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視,因此,高職院校自身如何更好地實現獎助學金在高職學校建設中的作用,達到激勵效應和實現教育功能,已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 國家獎助學政策在高職院校中的激勵效應
在管理學中,激勵的含義是指激勵者針對激勵對象的需要,采取外部誘因進行刺激,增強激勵對象工作積極性,并使其按照激勵者的要求自覺行動的過程。簡單地說。激勵就是激發和鼓勵,激發是調動個體的行為動機,鼓勵是對個體的行為趨向加以控制。國家獎助學金新資助政策的主要特點是獎學與助學相結合,關心與激勵相結合,多元混合資助既幫困又獎優。由此,國家獎助學金通過對受助的學生物質刺激,增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起到激發和鼓勵的作用。簡單地說,就是對貧困生和品學兼優的學生起到激勵其再接再厲、努力進取的作用。
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在形式上是一種激勵方式,就是把獎助學金看作一種經濟或物質誘因,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獎助學金對申請者的要求也促使學生按照教育者的期望和學校的培養目標,從而,實現獎學金制度的激勵效應。國家獎助學金激勵在高職院校中的激勵作用主要有兩種: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
獎助學金作為一種物質激勵,主要從物質上給學生提供幫助,使貧困生、品學兼優的學生解決了經濟問題,減少家庭的負擔。獎助學金作為一種精神激勵形式,主要從思想層面上的激勵,這種激勵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自覺自愿的學習。甚至過了很久以后,獲獎獲助的學生想到當初的獲獎獲助經歷,還能成為他們成長的動力。這種精神激勵還促使獲獎獲助的同學擁有成功體驗的自信心,激勵他們再接再厲。對于未獲獎獲助的同學起到激勵作用,引導他們爭取獲獎獲助,從而,使他們按照獲獎獲助標準,從學習到生活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奮進。由此可以看出,精神激勵不但對學生個人的影響很大,而且維持的時間也相當長。對于學生的培養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管理者在實施國家獎學金的分配方面應該嚴格按照要求,做到公平公正而且程序正當,才能真正發揮國家獎助學金的激勵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更加需要注重精神激勵的作用,既要做好獲獎獲助學生的工作,使他們能保持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來回報國家的培養,也要做好未受助學生的激勵工作,使他們朝著獲獎獲助的方向努力。
2 國家獎助學政策在高職院校中的教育功能
國務院頒發了《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國發13號文件),對構建我國新時期的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體系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規定。其中,國家獎助學金對申請者的要求是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學校規章制度;誠實守信,道德品質優良;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秀,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特別突出等等。國家獎助學金政策不僅是一項“扶貧”資助政策,更是一項對貧困學生的關愛和激勵政策,受助學生在獲得國家獎助學金資助的同時,更是獲得了一份關愛、一份期望和一份榮譽。國家獎助學金制度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對學生思想品德上的教育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四點:
(1)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信念的教育功能。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信念的教育是高職院校辦學最基本的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宗旨。在這個物欲橫行的時代,作為高職的大學生,他們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被外界的多元文化所迷惑,造成行為偏離社會主流文化。讓他們知道到感恩的重要性,在培養學生建立自信心、自立感、自強感、踏實肯干的品格的同時,教育熏陶他們感他人所感、知他人所情,學會感謝人、體諒人、幫助人,在資助中學會自立,在鼓勵中學會做人、在價值引導下學會將心比心做事。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信念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對學生的誠信和公平正義方面的教育功能。國家獎助學金政策在宣傳的過程中體現出科學的評比標準、規范的評審程序。學生在申請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填寫,在評比的標準上和評審程序上是公開透明的,同時通過對不誠信的獲得者的懲罰,達到對不良行為的否定和批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這種獎懲明確的目標導向和獎勵中形成價值塑造,那便是誠信和公平做每一件事。
(3)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功能。在獎學金的發放過程中通過宣傳活動、表彰儀式、發放儀式和感恩教育等,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內心易形成良好的感恩思想,樹立起對社會對國家的一種責任使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增強,使他們覺得自己得到了社會和國家的幫助,將來有責任和義務為國家做貢獻。對學生獎助學金的評定不只是鼓勵先進、鞭策落后的一種手段,這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的目的在于激勵和指引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尊重和理解,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人生觀和價值觀。
(4)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對學生的面對困難、挫折等方面的精神教育功能。由于社會責任感得增強,這種責任由此轉化為個人的勵志和發奮,從而產生一種動力、一種力量去實現國家獎助學金所期望的目標值。家庭的貧困,并不代表精神的貧困。即使現實中是貧困的,但只要勇于面對困難、勤奮學習、自強自立、勤儉節約,同樣能獲得優異的成績。教育他們用知識、技能擺脫貧困,這對學生自身家庭,以及和諧社會建設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總之,在高職院校國家獎助學金的管理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好國家獎助學金這一平臺。做到獎、助學金政策與思想教育、人文關懷相結合,分發揮其激勵效應和教育功能。獎助學金制度的設定和實施必須與我國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總體目標相一致,要為培養高層次的創新型人才而發揮資助引導、價值塑造功能。這樣才能實現高職院校高素質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蔣國華.激勵理論在高校獎學金評定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54-55.
[2] 曾向昌.國家獎助學金對高職院校受助學生的激勵效應[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11):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