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寶林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這個歷史常識是家喻戶曉的。盤古是中國神話中開天辟地的英雄祖先,是最古老的祖先神。但是,關于盤古的記載卻比較晚,這是為什么呢?盤古神話的內涵很豐富,它具備了世界上眾多的創世神話的諸方面內容,其社會內涵與哲學內涵都值得研究。
茅盾、呂思勉、楊寬、袁珂等對盤古文化已作過許多研究與考證,發表了一批著作和論文,但仍有許多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
因為盤古是中國神話體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產生很古老,長期流傳在人們口頭,直到三國時才由吳國文人徐整記錄下來,離它的產生已有了很長時間,它的內容與作者、時代等,就很難弄清。用過去的文獻法去考證肯定是不夠的。好在民間尚有許多活態的盤古神話與崇拜習俗,必須用民俗學、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才能作出新的突破。本文擬從前人成果出發,作新的探索,故曰“盤古新考”。
日厚一丈,而盤古日長一丈,如此一萬八千年,說他“神于天,圣于地”,表現了人類是自然的主人這一人本主義的寶貴思想。
我們知道,原始人是大自然的奴隸,他們只能順從大自然,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生存能力很弱。他們只能匍匐于大自然面前,被動地接受大自然的恩賜,祈求大自然神靈的佑護而無力改造大自然, 更無力戰勝大自然。但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人類逐漸在漁獵、畜牧、農耕的活動中,從被動接受的采集,發展到改造大自然的勞動。正是在勞動中表現了人類的本質力量,對大自然由被動服從發展到主動爭取戰勝自然。盤古神話通過藝術的想象和夸張,深刻地反映了人類進步這種巨大的根本變化。盤古巨人頂天立地,甚至“神于天,圣于地”,比天地更加偉大,這是一種多么崇高的人本主義自覺。這種人文觀念是“天地人”相統一而以人為中心的。
這是一種生命意識,人的生命不息,勞動不息,就可以創造一切,這正是盤古神話所顯示出的思想光輝。
其次,人的本質在于勞動,正是勞動使人類高于一切動物,區別于一切動物,盤古神話實質上正是對人類勞動贊美的一曲最壯麗的凱歌。
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萬物,這是盤古神話最深刻的思想內涵。上列幾個母題之外,后來又有新的母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