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普遍下滑,企業在現金管理方面的問題正逐步暴露出來。本文首先分析企業現金管理所面臨的幾類風險。然后圍繞這類風險,有所側重地提出了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現金預算體系和現金集中管理模式。
[關鍵詞]現金 現金管理 風險控制
始于2007年初的美國次貸危機已經逐漸演變為一場來勢兇猛的金融風暴,并逐漸擴散到實體經濟中,全球的金融危機已經演化成全球經濟危機。各國政府紛紛采取積極的救市措施來扭轉這一局面。而現金又是企業管理中最至關重要的一環。它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可以有效地立即用來購買商品、貨物、勞務或償還債務。它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銀行本票、以及銀行匯票等。它是流動資產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可以隨時轉換為其他形態的資產和直接用于各項費用開支。現金是我國企業會計中的一個總賬賬戶,在資產負債表中并入貨幣資金,列作流動資產,但具有專門用途的現金只能作為基金或投資項目列為非流動資產。這些理論性的依據足以證明現金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因此,加強對現金的管理將成為現代企業的強烈呼聲。
一、現代企業現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現金的安全性:款項的流失。企業現金面臨的風險首先是安全性,企業現金可能受到非法的侵占和挪用,造成企業款項的流失。在企業日常經營的每個階段均存在著現金款項流失的風險。
在收款階段,企業獲得銀行貸款、股東投入資本金,企業取得客戶的收入,或者是收到暫時的保證金等等都會引起現金流入企業,在這個階段,主要面臨的風險就是企業收到的資金未能及時地存入指定的賬戶,而被不誠實的員工侵吞,或者是進入私設的小金庫,被挪為他用。
在付款階段,員工費用報銷、員工備用金支出,合同付款等均可能引起企業現金的流出。此時主要面臨的風險是:由于企業制度的不完善,企業現金的流出沒有經過嚴格的授權控制,不必要的或是未經仔細考慮的支出,經常發生,造成公司現金的流失。如企業內部費用報銷混亂,現金流出出現欺詐的狀況;備用金支出混亂,員工長期占用公司的現金;付出的款項未劃入指定供應商的賬戶,或是同一張發票付款兩次,支付了不正確的數額等等。
在日常的現金余額管理中,可能由于現金管理不夠嚴格導致庫存現金被盜,客戶開來的支票可能被隨意放在一個地方而被遺忘,或被員工盜用。企業的各類文本文件、票據和印章、印鑒由于缺乏嚴格的管理控制,被不法員工利用而導致企業現金在合法的形式下流出企業。
2.現金的流動性:企業面臨流動性風險。保證現金流動性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缺乏流動性的企業,無論是臨時性的還是長期性的,都意味著無力履行已到期的付款義務,意味著無法支持其日常的經營開銷,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將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通常造成企業現金流斷裂的情況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營運資金風險:由于運營資金不足導致的財務危機。營運資金是指一個企業維持日常經營所需的資金,簡單來說是指存貨加上應收賬款減去應付賬款。營運資金的不足將導致企業的現金循環無法順利完成,直接影響其日常的生產經營,從而使企業面臨營運資金風險。造成企業面臨營運資金風險的情況有很多種:企業規模擴張過快,以超過其財務資源允許的業務量進行經營,導致過度交易,對營運資金的需求超過預算;或者也可能由于企業存貨的增加、生產周期的延長、收款延遲、付款提前等原因造成現金周轉速度變慢;也可能由于企業的營運資金用于購置固定資產和對外投資,無法在短期內形成收益而使現金未能及時流入企業。
第二,信用風險:應收賬款未能及時收回導致資金鏈的斷裂。大多數企業為了吸引客戶都會給予一定的賬期。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競爭,可能由于采用過度寬松的信用政策進行賒銷,這樣的做法潛伏著信用風險的危機。
第三,流動資產不足引起的償債風險:相對企業流動負債,流動資產不足,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不足。過多的流動負債直接造成企業償債能力下降,這種情況如果持續很長的一個時期,企業就會喪失諸如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使企業陷入無力償付的境地,引發流動性風險。
二、現金管理的風險控制
良好的現金管理制度有助于防止或減少不法分子偷盜、貪污、挪用企業現金等舞弊行為的發生,一套系統的現金管理制度,應該有著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設計健全的現金業務內部控制制度是一項復雜的管理工作,影響因素眾多。一般可以從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監督三個環節起對企業現金管理業務的開展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控制和管理。
1.事前防范,做好制度建設。依照《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和《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建立系統的現金管理制度,形成科學的現金控制體系。第一,根據崗位分工原則,將某些職能分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門或工作人員擔任,以避免或減少差錯和弊端。企業應建立嚴格的組織分工和資金業務的崗位責任制,即在制定組織機構方案和向工作人員分配工作時,都應考慮將相關責任分離,起到相互制約和監督的作用。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至少應當包括:貨幣資金支付的審批與執行;貨幣資金的保管與盤點清查;貨幣資金的會計記錄與審計監督。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第二,建立審批流程機制。企業應當建立嚴格的審批機制,以減少相關權利的不合理使用。明確審批人對資金業務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辦理資金業務的職責范圍和工作要求,這些都應形成書面文件。
第三,按照職能分割、制約監督的原則,建立和完善賬戶管理制度、支付結算制度、會計核算制度、票據及有關印章管理制度、內部稽核制度、現金收支計劃制度等現金管理制度。
2.事中控制,保證制度有效執行。在事中控制的過程中主要保證企業建立起的現金管理制度能得到有效地執行,而不是流于形式,并實時跟蹤、監督企業現金業務中存在重大風險的環節,對重點崗位進行重點管理。
第一,保證現金全部入賬,杜絕資金體外循環等違法行為發生,利用收據控制,銀行對賬單控制、往來款核對控制嚴格杜絕現金進入私設小金庫,被挪用、侵占。
第二,現金支付業務,要按照嚴格的授權審批和支付流程,合規合法地辦理各項支付業務,重點控制大額資金的支付,通過嚴密的內部審計監督,及時發現不合法的資金收付行為。會計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主要形式之一,應該建立嚴密的現金結算會計控制制度,準確及時地進行相關賬務處理,保存有關會計資料。
第三,加強賬面盤點控制,庫存限額控制和實物隔離控制。定期對賬面現金金額、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進行對賬。嚴格限制未經授權的員工接近支票簿和庫存現金,貴重的物品應保存在安全的地方。企業應當加強銀行預留印鑒的管理。財務專用章應當由專人保管,個人印鑒應當由本人或其授權人員保管,不得由一個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
3.事后監督,注重信息反饋。在現金管理過程中,除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環節之外,事后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保證。第一,推行現金稽查管理制度。為了保證資金的安全完整,使其得到合理使用,在現金管理部門應該設立現金稽查制度,對大額資金和經營資金的使用情況,實行跟蹤稽查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予以通報批評,嚴重的應該實行相關處罰措施。
第二,健全企業績效指標考評。企業在規范現金管理的同時,還要建合理的考核標準和程序。可以通過與企業績效考核掛鉤等各種形式,將各部門的資金管理狀況與部門的業績指標掛鉤,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開展現金管理工作,保證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
三、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的觀點:現金管理中,企業面臨著現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的風險,企業要加強現金管理上的風險控制,就必需全面分析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結合自身發展的目標和階段情況,制定合理的現金管理體系,統籌安排所有現金的流入、流出,使企業的每一筆現金都置于有效的監控之下,有效地控制企業面臨的各種現金風險。圍繞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類風險,本文有所側重地提出了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現金預算體系和現金集中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段九利、郭志剛、劉紅心.現金流量風險成因探析[J].會計之友,2006,(9):35-36.
[3](英)英國皇家銀行學會(CIB)著,劉霄侖主譯.現金流量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4]趙保卿.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M].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5]楊瑞芬.淺談企業現金預算管理與控制[J].商業會計,2006,(24): 42-43.
作者簡介:高源性別:女出生年月:籍貫:河北省石家莊所在單位: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學位:學士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