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二五”期間,文化產業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本文在立足闡述文化產業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文化產業存在的問題及政府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應采取的措施,通過對文化產業不斷的改進,使文化產業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文化產業 重要性 存在問題 政府 建議
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意義
首先,文化產業的發展是提高綜合國力,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時期,各國圍繞著綜合國力展開激烈競爭。文化產業的興旺與否意味著綜合國力的強于弱,它作為文化戰略的工具和朝陽產業,自然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1997年以來,世界前500強企業中,科技、文化、信息產業越來越多。文化產業卓然成為世界經濟的新的增長點,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勝利就必須要重視對文化產業的發展。
其次,文化產業是滿足人們多樣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徑。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正如丹麥學家沃爾夫·倫森說的那樣:“人類在經歷狩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后,將進入一個關注精神及情感生活為特征的文化社會。人們的消費注意力將從物質需求轉移到文化需求上”。通過大力的發展文化產業,對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質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再者,文化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而文化產業具有產業融合的特點,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融合趨勢十分明顯。例如,橫店影視城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殷旭說過,五年前,“千人團”赴橫店旅游在業內頗為轟動,如今“千人團”已成為常態,“萬人團”開赴橫店成為新的景觀。所以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經濟的重要支柱。
二、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豐富的文化資源未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我國有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是由于我國的文化產業起步晚,經驗少,與西方發達多家還存在很大的距離。如在電影方面,中國出口到國外特別是好萊塢的電影少之又少,而國外利用中國元素拍攝的《花木蘭》和《功夫熊貓》卻獲得了很高的票房。如何通過發展文化產業的途徑,把我國的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文化產業優勢,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
第二,文化產業市場不規范。目前我國尚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文化產業市場,文化產業市場運行十分不規范。如文化產品盜版十分嚴重,關于知識文化盜版的法律糾紛經常存在;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文化刊物和網站隨處可見。文化產業市場的不規范不僅不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不利于提升我國文化的“軟實力”。
第三,文化產業人才的缺失是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在現在的市場經濟下,有關文化產業的研發人才、融資人才、管理人才、銷售人才都是非常缺乏的,不能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面對我國文化市場存在的問題,政府應采取的措施
首先,提高對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認識。由于我國的文化產業的發展處于初始階段,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少人特別是政府官員沒有意識到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新的增長點,忽視對文化產業的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要讓人們從思想上意識到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意義,組織政府官員學習十六屆七中全會中關于文化方面的文件,把中央對文化產業的要求落到實處;鼓勵各大高校開設與文化產業相關的課程,培養更多有關文化產業方面的人才,同時要充分的利用我國的文化資源,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
其次,規范文化產業市場。針對目前我國的文化產業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相關部門一定要綜合的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的效能,完善文化產業市場。嚴厲的打擊文化盜版行為,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掃除毒害人們心靈的腐朽文化垃圾,營造國家文化安全的市場秩序。同時要大力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產業,努力的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
最后,要建設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要發展文化產業,人才是關鍵。而現階段我國文化產業的人才缺乏是厄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深入的實施人才強國的戰略,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加快培養德才兼備、結構合理、規格宏大的文化產業人才。國家應該加大對文化產業人才方面的投入:如扶持資助有關文化產業的課題、培養善于開拓文化領域的創新人才、鼓勵高等學校優化文化產業的專業結構同時要完善有關文化產業的人才培養、培訓和獎勵機制。總之要為我國文化產業的人才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總之,文化產業的發展是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大事情,黨的十七家六中全會也把發展文化產業提升到了戰略的高度,政府更應該以此為契機,通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讓我國的文化產業產生質的飛躍,使其真正的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參考文獻:
[1]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M]
[2]鄭春玲.經濟學史[M].東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
[3]易克等.公司資金集約化管理研究[J].當代經理人,2006,(8):65-68
[4]侯建民.論文化產業與國家發展戰略[J].天府新論,2003,(4):97-99
[5]南方日報, 2011-11
作者簡介:姓名:毛雪莉;性別:女;學歷:碩士研究生;出生年月:1986;學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專業:行政管理;研究方向: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