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繼平
2012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四師棗業公司如何使紅棗產業化做強做大,如何保持品牌的日益強勁?
一、產業化的關鍵是產業鏈的利益分配。就是建立各個主體之間的利益,特別是龍頭企業、經銷商、種植戶之間的利益連接機制。龍頭企業一頭是市場,另一頭是種植戶,兩邊都要合理分配。面對市場的風險性、復雜性,只有銷的出才能賣得好,銷售在整個產業鏈環節中處在核心地位,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帶動性。
二、優勢資源不等于優勢產業。和田好東西很多,但是做成優勢產業的并不多,就墨玉縣、洛浦縣的紅棗而言,雖然價格低卻滯銷,唯獨十四師紅棗賣得出,還逐年漲價。這充分說明品牌的價值是支撐一個產業的核心和帶動促進農產品升值的保證。
三、農產品的種植、加工始終是初級勞動,銷售才是更高層次的勞動。在農業產業化鏈條中,職工種植的產品,獲得成果是農副產品。企業的加工、經銷商的銷售把產品變為商品,更具有復雜性,它是面對眾口難調的消費者和來自市場的風險、同行業競爭的壓力,變數更多,利益空間更不穩定。雖然企業與種植戶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但是獲得利益的根本是營銷,產品的升值根本來源于品牌。
四、都說二道商販收購紅棗價格比十四師里收購價格高,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同為紅棗,為什么一師、二師、和田地區洛浦縣、墨玉縣的紅棗賣不出去的時候,商販不去搶購?這充分說明品牌效應在整個產業環節中起到無法替代的作用。近幾年來,十四師紅棗產業化發展促使職工的收入成倍地增加。種植規模擴大、產量增加,卻無法帶來產品價值的提升,反而使產品價值、價格降低;只有龍頭企業的帶動和品牌創建才能提高經濟效益,才能保證職工的利益和團場經濟效益的持久與穩定。從根本上講,有了產業化的發展,有了品牌化的創建,才有農產品價值的提升。當前,棗業公司已被評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田玉棗”已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和田玉棗”品牌成為消費者最喜愛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這些軟件都為提升“和田玉棗”品牌價值、經濟效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五、優勢的農產品必定是組織化強、標準化好,品牌化高的產品。這種利益連接方式是把農產品的種植、加工、銷售更穩定地連接在一起并使之一體化,形成緊密的產供銷產業鏈。商品的質量和品牌的創建是產業化的核心,種植戶只有生產優質的原料棗,才能保證商品棗的品質,才能使“和田玉棗”的品牌經久不衰。
六、農業產業是弱勢產業,要做大做強必須要經過工業輔助與深加工,才能改變農業的地位。無論從經濟貢獻率講,還是從發展角度上講,農業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團場幾十年的發展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前幾年農業產業化發展滯后的時候,紅棗的價格沒有超過5元/公斤。通過產業化的發展、品牌化的建設,市場的銷售份額逐年擴大,價格穩步增長,種植戶的收入成倍的增長。只有堅持樹立品牌保護意識,才能使產業健康持續的發展;只有樹立“質量第一、顧客至上”,才能擁有更廣闊的市場和市場競爭力;只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七、關于種植結構調整的思路。隨著駿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加工能力的限制、市場的不斷飽和以及專賣店品種的需要,目前需要適度種植一定規模的灰棗、冬棗、贊皇棗,不斷根據市場需要,增加紅棗生產種類,使棗業公司成為制干紅棗品種最多、質量最優、市場份額最大的加工企業。
(作者單位:新疆和田皮墨開發區昆侖山棗業有限責任公司)